作家李尚龙讲过一件事。
年初,一位朋友向他哭诉,自己年过30却活得一团糟。
想努力一把,结果遇到行业寒冬,“出师未捷身先死”。
想逆转人生,却打不起精神、挪不动腿,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被定格。
于是,恍恍惚惚一天过去了,浑浑噩噩一年过去了……
李尚龙一阵苦笑,这已经是第3位向他发出同样感慨的朋友了。
世界风云变幻,生活艰辛委屈,很多人都被这种“人生的失序感”刁难得欲哭无泪。
“内忧外患”之下,原本握牢在手的安全感、掌控感土崩瓦解,很多人陷入焦虑、疲惫、崩溃,一路滑向了不可预知的方向。
失序感,正在废掉你的人生
曾经有段时间,新锐作家杨熹文为了某种追求,孤身一人去到国外生活。
刚开始她还志气满满,却没想到,生活远比想象的难以预料。
为了工作,她时常饿着肚子忙碌一天,直到晚上,才匆匆把一盒油炸外卖塞进肚里,结果胃疼了一宿。
因为钱赚得太少,她被迫住在潮湿阴暗的出租房,屋里的衣柜也有一扇门永远关不上……
眼下的不如意,让杨熹文对生活感到不满和失望。
外界的不确定,渐渐打乱了她生活和内心的秩序。
但她却没有积极做出改变,而是任由自己生活在这种失序里。
一年内,她换过数个住所和工作,整个人颓废不堪。
但越是不顺心,她就越是想快速改变;而越是想快速改变,她的生活就越是杂乱不堪。
她非但不去重新规划当下,重建生活秩序,反而顾此失彼地越陷越深。
她任由食物在冰箱里腐烂发臭,也不愿花10分钟做清洁;
她宁愿忍受胃痛吃着油腻的外卖,也不愿给自己煮一碗热粥;
她抱怨地上的头发多到可以做假发,也不想弯腰将它们捡起……
久而久之,失序的生活就像一辆脱轨列车,拖累着她性格大变。
渐渐地她变得自怨自艾,成天到晚地抱怨“为什么上天不肯让自己走运”。
现如今很大一部分人,何尝不是在失序生活的压迫下焦虑不堪。
一心想要逃避失控的痛,却接二连三地遭受它更多的重创。
到最后,只剩下无助的自怜:
“我怎么这么差”、“生活怎么这么苦?”、“我要怎么努力才能过好这一生?”
焦虑支配下,当一个人任由这种失序感向自己发起猛烈攻击,精力与热情势必会被消耗殆尽。
当我们没有力量摆脱失控的处境,更别提重建内心稳定的秩序。
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自己
网上有个很火的问题:
“如果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一个逐渐失序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学者许倬云给出一个答案:
“浪潮之下,每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声音是微细的。
但我们必须要自救,不能等先知和圣者来救。”
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变化,脚踏实地地把自己变成最确定的一个。
投资人良叔大大,曾讲过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
2000年,大学毕业的他怀揣热情,勇闯深圳。
可三个月过去了,手持二本文凭的他根本找不到工作,手里的钱也花得半分不剩。
心情正低落时,女朋友也闹着要分手。
没过多久,家里又摊上大官司,需要赔十几万元。
这桩桩件件的大事,如泰山压顶,压得他四肢僵硬、喘不过气,甚至产生了濒死的身体反应。
既然改变不了现实,就只能调节自己。
他要求自己把心态放平,把精力集中到做事上。
他不挑工作,哪怕是在只有4人的小公司里做翻译,兼出纳、行政、内务,只为夯实基本功。
工作之余,他读夜校、学法律、学英语、做义工,充盈生活,为走出低谷蓄力。
当他专注于做好每一件有反馈的事情时,压力和烦恼渐消,失序的生活也开始回归正轨。
他攒钱帮家里还了债,还得到在500强公司做销售的机会。
再后来,学历不占优势的他,凭借过硬业绩从业务主管一路升到营销渠道总监,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罗振宇说:
“以前,变化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现在,变化就是生活本身。”
时代的浪潮风起云涌,每个人都是裹挟其中的扁舟,浮沉起落,永无停歇。
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在失控中找到节奏,稳住身心,踏出一条前路,实现逆风翻盘。
在不确定时代,如何找回内心秩序?
有句话说得好:
“当周围动荡不安,内心被不确定包围时,最重要的不是殚精竭虑掌控不确定,而是去寻找确定的东西来稳住心神。”
我们都希望拥抱有序,追求可控,但失序、随机才是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既然外部环境难以撼动,不如稳固大后方,专注学习与成长。
当一个人无论面对何种处境,都能把日子过好,他也一定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位置,安身立命。
1.加固内在稳定性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一书中,有一个故事。
1975年,美国钢琴家基思要举办一场音乐会。
直到演出前他才发现,钢琴音调不准,几个黑色键还坏了。
面对突发情况,他没有慌乱,而是努力弹好这台坏钢琴。
为把琴声传到后排,他用力演奏,激情四射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满满活力。
高音键不能用,他就奏起中音,乐曲听起来耳目一新。
就这样,这场意外下的音乐会,反倒成了基思职业生涯中最独特的演出。
雨果说:“纵然走在摇晃的地上,步伐也要坚定。”
一个人对抗风险最好的办法,不是逃避闪躲,而是加固一颗定海神针般的强大内心,以不变应万变,用有常对抗无常。
沉住气,静下心,先让自己不乱阵脚,才有足够勇气抵御侵扰,顺利度过危机。
2.守住日常节奏感
心理学家陈海贤,提出一个“场”的概念。
他认为,在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场”,去完成特定的小事,就可以过好当下,给生活带来确定性。
这个“场”,可能仅仅是一个小书桌。
当你在书桌前坐下,就会提醒自己要心无旁骛,好好工作。
慢慢地把它变成习惯,每次你进入这个“场”,就下意识地把自己从纷繁混乱的生活中摘除,进入心流状态。
“场”的形态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沉浸式读一份小报,静心做一日三餐,全情和三五好友聊天……
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真正能够抓住的,唯有当下。
正如《何为良好生活》中所说:
“不管好坏,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
只有把当下过好,让生活中的一切回归序列,失序感也不会将你磋磨。
3.增加人生支点
学者刘擎说:
“如果要建立起局部的秩序,你要有一种远见,不能仅仅依附于当下此刻的状况,而要将其前瞻性地与未来秩序关联。”
朋友小文原本在银行做柜员,朝九晚五,生活安逸。
但强烈的不安感让她在工作之余经营账号,成了小有名气的穿搭博主。
36岁那年,她遭遇职场瓶颈,干脆辞职做账号。
经过发展,她的收入不仅远超工资,还开了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人活于世,不能只有一个支点。
尤其是在随机的世界里,一旦唯一的支点断裂,生活的大厦就会分崩离析,引发更大的人生危机。
多拓展一些支点,主动和不确定过招,即便遭遇兵荒马乱,也能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
置身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如果注定无法逃避,我们能做的就是,稳住心态,修炼自我,增值自身。
就像一句说话的:
“无论人类学家提供了怎样的建议,人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越过荒谬,抵达真相,在更具体的生活中清醒地活着。”
在失序中守序,在莫测中笃定,是每个普通人的必修课。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生活的定局中找到掌控感,在专属的节奏下过好这一生。
如何加入早起群呢没找到二维码
人太多了,有本事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