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病要你命?阿根廷对英国重启马岛争夺战,各自有着怎样考量?

趁我病要你命?阿根廷对英国重启马岛争夺战,各自有着怎样考量?

00:00
12:28

英国最大的悲哀就是,明明自己的国际地位已经日薄西山,仍然怀揣着昔日的帝国梦不肯认清现实。

阿根廷最大的无知就是,以为自己进入过世界GDP排名TOP10,无视中等收入陷阱想在南大西洋横着走。

一个是帝国落日余晖,一个是经济未盛先衰,两个国家竟然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产生了交集——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

马尔维纳斯岛

上过历史课都知道,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是地理大发现时代,具体来说就是欧洲那些在大陆吃不上饭或者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人租条破船在海上瞎转悠,看到哪块土地顺眼就插个国旗宣布是本国领土。

关于马尔维纳斯这个岛屿就比较有意思了,关于它的主权争议尤为激烈,其中闹的最欢的就是英国和阿根廷。英国人说是自己本国航海家戴维斯在1592年发现的,而阿根廷人认为马尔维纳斯岛是葡萄牙人麦哲伦早在1520年就发现了。

麦哲伦

虽然世界上普遍认为马岛是荷兰人威尔德在1600年左右发现的,但很显然这一观点对英阿两方都没有好处,所以这哥俩很有默契的选择充耳不闻。

不得不说当时充满实干精神的还得是法国,由于西班牙王室衰微,英、法、奥等国为了掠夺其殖民地展开了激烈争斗,最后由法国的波旁王朝胜出。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本着“能动手绝不多说一句废话”的精神在1764年率先在马尔维纳斯岛(东岛)上建立殖民据点,第2年着急的英国紧随其后也着手开发马尔维纳斯岛的西岛。

马岛上的英国国旗

当时距离马岛仅500公里的阿根廷本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但考虑到法国强大的军事能力,西班牙没有直接和他动手,而是选择用赎买的方式购得法国在马岛的主权。西班牙作为南美洲传统的殖民帝国,在法国这里生了一肚子闷气,看到英国人在岛上更没有好脸色,于是在1770年直接来硬的驱离在马岛西岛的英国人。

西班牙对英法两国截然不同的态度,让英国人很不满意,并表示自己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随时可以向西班牙开战。后来“假牙”的西班牙服软并恢复英国在马岛西岛的前哨基地。英国当时的威胁可能也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由于自己囊中羞涩并且认为马岛没可开发的价值,最后还是放弃了马岛。

马岛上的游人和企鹅

时间一晃来到十九世纪,强弩之末的西班牙迎来了殖民时代的落幕。阿根廷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五月革命,并在1816年实现独立。独立以后的根廷认为自己享有西班牙殖民遗产继承权,马岛理所应当属于阿根廷。

当时听到消息的英国就坐不住了,我人是走了但不代表放弃了对马岛的主权,他认为西班牙都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阿根廷多少带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幼稚。的确,这头刚出生的牛犊什么都不怕,直接以“非法捕捞”为由没收了美国的三艘渔船,换来的是美国更加果断的炮击,并摧毁了阿根廷在马岛上的所有据点。

此时瞬间达到兴奋值的是英国,本着“趁火不打劫不是英国人”的精神,英国不等不靠派出护卫舰兵不血刃占领马岛。就在那以后,无论阿根廷骂街骂的多难听,马岛的实际控股人就一直是英国。英国人将其视为自己的殖民地,实力不济的阿根廷只能骂骂咧咧满脸苦笑。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成为解决区域性矛盾的主要途径,阿根廷也将马岛问题上报联合国。但是从1965年开始,联合国虽然敦促英阿两国以和平方式解决马岛问题,但实际谈判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直到1982年都没有谈出一个所以然。

所以阿根廷决定不等了,在同年的4月2日用武力收回马岛主权。让阿根廷没想到的是,他迎来的是大英帝国落日余晖下的最后一击,在历时74天的马岛海战中阿根廷败惨到连海军的泳裤都提不上去。

两家撕破脸外交自然也就中断了,但是人作为理性动物总不能为了生闷气而不吃饭,所以后来的阿根廷总统梅内姆提出“搁置马岛主权,恢复两国关系”英阿关系开始破冰,但是两国关于马岛的问题仍然会时不时发生摩擦。

马岛战争

最近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期间,阿根廷外长圣地亚哥·卡菲罗,当面告知了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格莱弗利,决定终止两国在2016年关于马岛争端签订的“福拉多里-邓肯协议”。

该协议虽然是英阿两国20世纪以来关于马岛问题的第1份正面声明,但后来被英国前欧洲和美洲事务部长阿伦·邓肯亲自证明,这是在阿根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卡洛斯·福拉多里被灌多的时候签订的,其中多数条款均对英国有利。

由此可见,英国的“酒桌外交”比起“炮舰外交”威力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福拉多里-邓肯协议”被阿根廷人称之为“醉酒协议”。

阿根廷外长圣地亚哥·卡菲罗与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格莱弗利

阿根廷人对马岛的主权声索有两部分依据。首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非殖民化浪潮,阿根廷借着这股东风强调继承西班牙殖民遗产以及结束殖民地位的需要,宣布对马岛的主权。

其次,在2016年,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判定,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基于以上两点,包括中俄在内的世界部分国家承认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完全行使主权。

可是英国也不是一个能吃哑巴亏的主,就在阿根廷外长发布媒体声明6个小时以后,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同样声明:“福克兰群岛(马岛)属于英国,岛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他们选择(该岛)继续成为英国海外自治领土。”

可见英国人在当今无法行使殖民手段时,又开始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在世界人民面前招摇撞骗。只是不等我们拆穿,英国民众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众所周知,随着英国成功脱欧,强烈想要留在欧盟体制内的苏格兰人民愤怒异常,并提出想要和英国分家的想法。

大不列颠岛上分崩离析对英国政府来说是无法承受之痛,受到政府强烈阻挠,所以针对克莱弗利的声明,苏格兰人民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岛上就那么三五个人,凑成一桌麻将都困难,却有选择自己国家的权力,而500多万的苏格兰人口却只能任由英国政府摆布。

苏格兰脱英游行

静夜史不得不佩服西方世界大大型双标行为,照他们的逻辑来说,俄乌战场上卢甘斯克地区和顿涅茨克地区的人们也应该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力,但西方国家却从没有把这些人所谓的人权和自由放在眼中。

关于马岛的争夺从来都是英阿双方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双方都有着自己不得不争的理由。首先来说马岛的地理位置十分冲要,他是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唯一通道,其次马岛的油气资源也相当丰富。

除了战略和经济价值,静夜史认为马岛目前最重要的作用是充当一个“靶子”,用马岛来转移阿根廷国内民众关于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其实这件事情阿根廷不是第一次做了,1980年阿根廷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和经济危机,当时加尔铁里总统就发动马岛争夺战转移民众视线,这就是上文静夜史说的阿根廷被揍到满地找牙的马岛战争。

而现在阿根廷国内的经济在疫情冲击和输入性通货膨胀双重影响之下也处在低迷时期,况且今年是阿根廷大选之年,阿现任总统费尔南德斯如果想要连任就必须拿出亮眼的政绩,加之英国国内矛盾不断,重启马岛问题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说马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岛屿,而是阿根廷国内出现问题以后转移内部矛盾的一个抓手。可笑的是,去年12月阿根廷夺得世界杯冠军,阿根廷政府竟然派不出一架像样的战斗机为冠军队伍的专机护航,就这样的军事实力莫说是赶走马岛上的英国人,就连马岛上的企鹅也吓不走。

再来说说英国,他除了觊觎马岛的战略和经济价值以外,这方寸之间的小岛也是英国最后一块名义上的殖民地,寄托着那个征服过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雄心,让他吐出马岛就相当于触碰到英国那根既高贵又敏感的神经。

而且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唯一让他“容光焕发”的也就是1982年马岛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尝到甜头的英国不可能轻而易举放弃马岛。

只不过,英国连更为繁华的香港都能放弃,之所以对马岛有如此大的执念,还是国际社会那亘古不变的真理,即弱国无外交!

现阶段,英阿两国关于马岛的争夺,好像并不是围绕马岛本身,更像是以马岛为借口达到两个国家各自的政治目的。还是那句话,英国和阿根廷,一个日薄西山,一个未盛先衰,关于马岛,一个现在夺不回,一个将来也守不住,急是急不来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ikaishui

    抢沙发听你的音律就像拉屎没拉出来寺的,随时准备上厕所

  • 听友203726904

    马岛在南大西洋,而不是南太平洋

  • 1515268xfwp

  • 一壶容天

    机器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