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周濂,欢迎你来上我的哲学课。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苏格拉底(Socrates) 的“无人有意作恶”,到底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人是如何被欲望俘虏而不自知的?
你一定是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戒烟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我都戒过许多回了。”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这句话里的戒烟换成减肥,“减肥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我都减过许多回了。”在戒烟和减肥的问题上,人们之所以常立志而不是立常志,通常的解释是“意志薄弱”或者“不能自制”(akrasia),比如,我知道不应该抽烟,但就是无法抵御烟的诱惑。
从哲学的角度说,“应该”蕴含着“能够”,打个比方,你“应该”珍惜生命、远离烟草,这个要求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你“能够”做到戒掉香烟,从此神清气爽、体健貌端。反过来说,对于不“能够”做的事情,我们就不会说“应该”,比如说,我们一般不说“你应该每年挣到一亿元”。可是问题在于,即使面对那些能够做到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哀嚎:臣妾真的做不到啊,这个时候,常识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你意志薄弱了,你被欲望俘虏了。
1、美狄亚为何“明知故犯”?
欧里庇德斯((Euripides)
美狄亚(Medee)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Euripides)笔下的一位人物,当她得知丈夫背叛自己之后,悍然杀死自己亲生的子女,以使负心人绝后。行凶之前,美狄亚怨念缠绕、难以自拔,于是有了下面的自白:
“尽管我知道我将犯的罪恶,但我已无法控制我的激情,激情就是造成罪恶的原因。”
“你所警告我的一切,我自己都知道。尽管我知道,自然却使我不得不如此。”
你看,这两句台词再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美狄亚“知道”杀死亲生子女是罪恶的,她之所以明知故犯,完全是因为“意志薄弱”和“不能自制”,这个解释听起来非常的合情合理。可是,如果苏格拉底在看这部戏剧,他一定会质疑说:美狄亚真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罪恶的吗?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如果人们知道如何避免恶行,而且知道不作恶比作恶更善,那么他们就不会去作恶。”这个观点可以被总结为:“无人有意(自愿)作恶”。
假如让美狄亚和苏格拉底来一场虚拟的对话,大概会是这样的:
美狄亚说:“我知道杀死子女是罪恶的,但我忍不住那样做。”
苏格拉底说:“这不是因为你忍不住,而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那是罪恶的,你的错误在于缺乏知识,没有看见真正的善。”
所以说,在苏格拉底看来,美狄亚不是“明知故犯”,她的问题恰恰在于她处于“真正的、最严重的无知”。
初看起来,这个想法与常识相差太远。你一定会反问说:难道美狄亚不是有意杀死自己的孩子?难道那么多的腐败分子不是在有意识地贪赃枉法?
我想请你仔细想一想,苏格拉底的回答真的有那么违反直觉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你的错误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你的错误!我们写检讨书,在灵魂深处闹革命,查找问题不足、深挖思想根源,所有这些做法的隐含之义就是,我们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在认识上出了偏差,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脑子坏掉了。
2、一个关于“戒烟”的例子
按照这个思路,一个人之所以在戒烟问题上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不是因为他的意志薄弱,而是因为他虽然口口声声说知道吸烟的坏处,但其实还是没往心里去,没有真正严肃认真地对待吸烟的坏处,也就说,并不真的知道吸烟是一件坏事。我有一个朋友,有一次在办公室抽烟,正好手头有一个PM2.5的测试仪,当他点燃一根烟之后,眼睁睁看着数字从20飙升到了500,这可把他给吓坏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在办公室抽烟了。你看,他认识到了在办公室抽烟的危害性,所以就放弃了在办公室抽烟的习惯。当然,他显然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抽烟的危害性,所以至今没有成功戒烟。
我们在这里可以设想一下他的推理逻辑:我在室外开放的空间里吸烟,PM2.5的浓度就不会那么高;我每天控制吸烟的总量,对身体的伤害就不会那么大;退一万步讲,即使吸烟会伤害身体,甚至导致短寿,但是对比吸烟但快乐的一生和不吸烟但百爪挠心的一生,前者的快乐总量依然要大很多。所以,你看这个人是不是非常的有理性?他可是真心诚意地认为吸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你要批评他,就不能简单地说他是意志薄弱,这个时候,苏格拉底的思路反倒是成立的,也就是说,他在戒烟这个问题犯错,恰恰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他的错误!
3、如何理解“无人有意作恶”?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对“无人有意作恶”做出解释。
首先,我请你想一想,一个人做恶,最大的受害者会是谁?普通人一定会说,那肯定是别人啊,可是苏格拉底却认为,一个人作恶,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因为他让自己变坏了。如果一个人做恶而且还逃避了惩罚,那就更加糟糕了,因为他的兽性部分非但没有得到压制反而更加的嚣张了。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无人有意作恶”的意思就是“没有人会故意伤害自己”,因为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趋善避恶”的。你看,我上面举的那个烟民例子,他在为自己做辩护的时候,不正是在强调这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而不是有害的事情吗?
其次,苏格拉底认为善恶是非是有客观标准的。智者派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那就是在混淆是非善恶,这是意见不是知识,哲学家要寻找善恶是非的知识,而理性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它们。有德性的人就是有真正知识的人,没有德性的人则是缺乏真知的人。所以说:“德性即知识”。
你一定还记得苏格拉底的使命是督促雅典人“关照自己的灵魂”,因此,这里的“知识”就与“认识你自己”这句箴言联系在一起了。
苏格拉底说:“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自己合适,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由于有这种自知之明,他们还能够鉴别他人,通过和别人交往获得幸福,避免祸患。但是那些不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才能有错误估计的人,……他们既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与之交往的是怎样的人;由于他们对这一切没有正确的知识,他们就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要陷入祸患。”
这一段话说的非常清楚,理性、知识、德性、幸福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逐渐递进的逻辑。有理性的人必然拥有关于自我的知识,他也因此是有德性的人,有德性的人一定能够得到幸福。这毫无疑问是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有意思的是,维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 似乎也认同这一点。在一封私人信件中,他写道:“我勤勉地工作,希望自己能更好(better)和更明智(smarter)。当然,这两者本就是一回事。”也就是说,维特根斯坦认为“聪明人”和“好人”根本就是一回事。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反面(negative)的角度去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这句话:“蠢人”和“坏人”根本就是一回事,所以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才会目睹这么多“又蠢又坏”的恶人恶行。
好啦,目前为止,我已经尽可能同情地理解“无人有意作恶”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番道理虽然深刻,但与日常的道德直觉差的还是很远。以那些腐败分子为例,作为党和国家多年教育的干部,他们当然知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个道理,但是在面对江诗丹顿和爱马仕的时候,他们就是会意志薄弱、难以自制。这样的人可不是因为脑子坏掉了,而就是良心坏掉了。
二、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分歧是什么?
1、“拥有知识”不等于懂得“使用知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批评苏格拉底,认为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这样一来,就取消了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因此也就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对人的影响。说的直白一些,少数时候理性是欲望的主人,多数时候理性是欲望的奴隶。而且人性并不是天然向善的,在那些又蠢又坏的人当中,多数不是因为太蠢了所以才会变坏,而恰恰是坏的肆无忌惮,才会显得愚蠢。
Aristotle by Francesco Hayez (1791–1882)
亚里士多德说:“知道公正的人不会马上变得公正。”这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这就好比能够背诵八荣八耻的人不会立刻成为有耻且格的人,要把“舌尖上的知识”变成“行动上的知识”,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所以,亚里士多德才会说:“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做”,也就是行动和实践。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不说:“每天反复说的事情造就了我们”呢?这是因为“拥有知识”不等于懂得“使用知识”。《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者,她博闻强记,知晓天下武术的所有精华,但是却手无缚鸡之力,就是因为在“拥有知识”和“使用知识”之间,缺少了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实践。同样的,整天高谈阔论礼义廉耻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就在生活中遵守礼义廉耻。
回到前面举的烟民例子,他给自己提供了很多合理化的理由,其实,很可能都只是借口而已,很可能他在心里根本就不相信这些借口,他就是百分百的“不能自制”。人在这方面真的是“万物之灵”,我们总是非常容易地原谅自己的错误,而且非常善于给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
2、言行不一:说好话,做坏事
不久前,一帮朋友聚会,有一位老烟民再次宣布:我要戒烟了!结果没有一个人搭理他,大家连翻白眼的力气都不想使。因为言行太不一致,以至于使人对其言论彻底丧失信心,这是不能自制者的普遍下场。
在私人生活中的言行不一,那还只是小德有亏,大家顶多觉得这个屡戒屡吸的老烟民是一个笑话,在公共生活中的言行不一,那才是大问题,尤其是政治人物的言行不一,那可是流弊无穷。当年国人就常以“好话都被他说尽了,坏事亦被他做尽了”来笑骂汪精卫。然而恰如燕京大学的教授张东荪所言,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言行不一致却不止汪氏一人。这个风气一开,极容易传染”,到那个时候,不只是政治人物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也会上行下效,竞相模仿,一旦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们就会对宣传性的言论彻底丧失信心,视若无物。
好了,在结束这一讲之前,我想做一个简单的小结。苏格拉底是个理性主义者,他强调知行合一,如果知行不一,那一定是“知”出了问题。而亚里士多德是个经验主义者和常识论者,他同样强调知行合一,如果知行不一,很可能是“行”出了问题。你会认同谁的观点呢?
读书看到《不自制、放纵与冷漠》,初读似与好友不期而遇的喜出望外,越读心情越复杂,竟不禁打了个寒颤...
周濂 回复 @白羽静风尘0: 真是一个好学深思的读者
同意蘇格拉底。我想蘇格拉底對“知識”的定義中本就包含了“行”,是主動去“認識自己”過程中得出的經驗與心得,是對於自我的認知,而非現代所說的被動習得的別人的經驗。沒有做到,是因為對此事要做的必要性沒有深刻的理解。對於從外界習得的知識,若是內心沒有深刻的認同,行為上終究不會做到一致,而且總要找些理由來搪塞,好像要挽回點什麼。我們的認知裏有重要和不重要的事,那些重要的,會格外要緊,會盡全力做到,而那些沒有做到的,問問自己的心――答案往往是,我沒有優先去考慮它,我找不到不得不做的理由。若是有一天我找到了這個不得不做的理由,我深深認識到應該去做,我就會盡全力做到,若做不到,心不安定。關鍵是內心的認知。
周濂 回复 @妙兒_: 分析的很好👍
德性即知识,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真正的知道才会有所行动。说“知道道理却过不好一生”的,往往是不知道道理的
总感觉抽烟的例子并不适合作为讨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材料,用来讨论意志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是否一而二的比较好;或是用来讨论自由的群己界限之类的。
周濂 回复 @1386486qehu: 抽烟的例子意在探讨意志和知识在道德错误中的作用。这跟把它用来探讨群己权界并不矛盾,但那是另一个话题另一种思路了
苏的道德哲学是和理性挂钩的,也就是说如果明知故犯,其原因就在于“知”不够彻底。在想美狄亚那件事儿上,苏也许可以这样反驳:“不,你并不知晓你犯的罪恶。”美狄亚也说激情已经冲昏了她的头脑了,也就是说理性遭到了压制。我总觉得这里头涉及一个“知”的限度问题。因为只要是涉及这个问题,不论怎么样都可以说是“知得不彻底”或者“非真正知道”。那么重点就在于:“知”的限度在哪里?什么是“知”?怎样才算“知”?
周濂 回复 @林戈iNgo: 因为缺乏真知,所以知就有限度。所以根本问题在于真知到底是什么?柏拉图后来很明确地说真知就是对理念的把握,这就涉及到知识即回忆这个命题。柏拉图专题中我们会涉及哦
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这个话题太好了!知和行是一个反馈系统,而不是单向的,认知促使行动,行动反过来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王阳明传习录中说:未有知而未行者,知而未行,只是未知
太喜欢周濂老师了,读书的时候就看周老师的书。现在成了老师,更要学习各方面的人文知识,所以赶紧买了新书结合音频一起看,太赞了! 在哲学家中,对苏格拉底有一种特别的亲近,喜欢他的反诘法,认同他的“无人有意作恶”,我自己常说“知而不行,还是不知”,最佩服他赴死的智慧。一个人得有多智慧,才能设计好他的一生,包括死亡,把死亡作为他在雅典做一只牛虻这个毕生使命的最终篇,也是高潮,把死亡作为最后的哲学教诲送给雅典,送给哲学史。这根本不是牺牲,这是“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的最佳演绎。 推荐北大出版社的《西方哲学名篇选读》,结合起来读,既有哲思又有语言之美。
周濂 回复 @虾虾sensei: 谢谢你!请问现在教什么呢?
苏格拉底的观点不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吗?
恶是恶行,而非恶知,否则的话,就该有“思想警察”了……我女儿学校的思品课有一课“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考试后,A对B说,我很难过,考试没及格。B对A说,我也很难过,我差1分就满分了。意图说明“同学之间沟通要讲技巧”。同样是思品老师,要求同学们写纸条揭发带手机的同学。所以,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呢?知是什么?说是什么?做又是什么?美德是什么?可以教吗?谁有资格教?怎么教呢?这真的很难……比如揭发这事可以理解为讲原则大义灭亲,是可以被解释成美德教授给同学的。所以……我认为知一定是重要的,否则黑的说成白的,就从根本上混淆了善恶。恶行却是真恶,造成坏影响,教坏年轻人
周濂 回复 @Spring1126: 这个评论有深度!思想警察的问题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会进行讨论。再次谢谢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