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女生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8年考研均失败的经历。她从2015年第一次以应届生考研,一路奋战到现在30岁,仍未“上岸”。在她晒出的图片里,为考研所做的密密麻麻的笔记,铺满了整个地板,字迹工整,用心程度可见一斑。虽然分享的文案略显情绪低沉,但也不难看出其释然后准备重新出发的积极一面。
坦白地说,女生的分享让我感动。虽然没有过考研经历,但我不难想起自己的高考时光。现在回看,那固然是一段为了命运和理想拼尽全力的美好记忆,但对于当时身处其中的人来说,那种繁重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带来的紧张,和对未来前途不确定催生出的焦虑忐忑,是很消磨人的。
何况,如今考研一族所面临的考学压力,以及作为成年人需要承受的生存生活压力甚至舆论压力,都比十几年前高中生的我更甚。
所以,我能理解这名女生,由衷希望她早日调整好情绪,找到人生新选项。这并不需要多高尚的情怀,只要一点同理心。
但网络声音显然要复杂得多。有网友质疑她“可能就不是考研的料子”,因为即便是第8次考,她的英语和政治考分也有些“低得离谱”;有人建议她“及时止损”;当然,也有人认为,“没必要嘲笑,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我愿意相信,那些出言带着嘲讽、挖苦意味的网友,并非真的对一名陌生人心怀多大恶意。他们只是从自己的阅历和常识出发,认为考了8次还没“上岸”、有些科目的低分确实不可思议;加上女生还主动在社交平台“自曝家丑”。这都让他们觉得,不吐槽一把就如鲠在喉,他们只是想通过自我表达来实现情绪宣泄,并非真想冒犯对方。
这种“心口不一”,如果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私人领域,多不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但是在网上、在陌生人之间,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人在网络发言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从众心理的暗示和群体情绪的感染,这种暗示和感染,极易在聚集效应和法不责众错觉的加持下,演变为对他人的冒犯甚至言语暴力。
要知道,每个人说出一句嘲讽挖苦的话,在被挖苦嘲讽者这里,就是成百上千倍的伤害堆积——哪怕每一个发言者都没有主观恶意。演变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变成网络暴力。
最近,网暴引发的悲剧已多次发生,遵守网络发言边界、对他人多予以一份善意,成为共识和呼声。但网暴有时候并不是那些明显的侮辱性、咒骂性言语,它也可能由你一言我一语的、口不择言的回怼、指责、批判、揣度一步步激化,最终演变成当事人无法承受之重。在一些网友发言喜欢博出位、赢高赞的舆论生态下,这种话赶话一步步增加网络公共讨论烈度的倾向值得警惕。
就事论事地看,谁说考研8次失败就一定会成功呢?失败者为什么就不能分享自己的经历呢?说到底,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在面对考研等人生关卡时,当陪跑、做“炮灰”,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考研人数为457万人,今年将突破500万。在这庞大的考研群体中,有很多人注定要面临失败的结果。考研压力大、“上岸”难的声音,在社交媒体上并不少见,考研8次失败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而已。
将自己的考研故事和心得体会发在社交平台上,既是个人的正当权利,也没有妨碍成功者享受胜利的喜悦。对其他考研失败者来说,这还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抱团取暖”;对于想考研的人来说,或许还有一定参考意义。总之,分享有利无害,围观者即便不能做到理解和祝福,也可以且应当做到尊重。
当事女生说,分享的本意是想和过去告别,已经收拾好心情准备重新出发,能坦然面对批评与质疑。这种历经坎坷仍满怀希望再出发的人生态度,和接纳包容不同声音的理性,值得一些人在网上发言前认真听听、想想。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