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计以逸待劳:兵家智慧故事1

第四计以逸待劳:兵家智慧故事1

00:00
04:49

第四计以逸待劳:兵家智慧故事

司马懿装疯卖傻
以逸待劳,“待”字是关键。在机会没有出现之前,无论如何也不能贸然出击。为了拖垮敌人,要忍得住一切挑战甚至羞辱,直到把敌人胖的拖瘦,瘦的拖垮,垮的拖死。《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团五丈原诸葛禳星》就讲述了司马熬面对诸葛亮的羞辱,隐忍不战,最终逼迫诸葛亮退兵的故事。234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司马懿和诸葛亮再次交手。司马懿在谋略水平上不及诸葛亮,数次吃败仗。然而和蜀军相比,魏军的巨大优势是本土作战,后方稳固。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运输受到地形的限制并不顺畅,司马懿深知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以逸待劳,只要自己坚守不出,诸葛亮的粮草用完了自然会退兵,同时,自己也可以乘胜追击。但诸葛亮也深知自己的劣势,所以不停派人挑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当时诸葛亮的身体已经恶化,自知不久于世的他就把一套妇人的缟素衣裳放在大盒之内,并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军营寨。诸葛亮在给司马懿的信里说“您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一决雌雄,像这样躲
避刀箭,和妇人有什么区别?现在送您一套女人衣服,如果您还有男子胸襟,请早日决定决战的日期。”京剧《胭粉计》中就描述了司马懿在接到这套衣服后,亲自穿上衣服并搽脂抹粉装腔作势地来到阵前,扮作女人。诸葛亮的激将法没有成功,反被司马懿气得病情加重。在戏里诸葛亮唱道:“仰面朝天自嗟叹,司马懿可算得将中魁元。有刚有柔是好汉,诸葛亮比司马难上加难。思想起司马懿心中大患,不由我鲜血往上翻。”诸葛亮最终壮志夫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观《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老对手多年来的交锋记录可以发现,诸葛亮很早就名震寰宇,而在那时司马懿还只是曹操手下的文学之士,只在很小的圈子内小有名气。当
诸葛亮辅佐刘备占据荆州益州之后,才发现对手从姓曹和姓夏侯变成了姓司马。219年,关羽失荆州。222年,刘备在夷陵遭到惨败。自此之后,刘备集团损失了一半的势力范围和数十万的兵力,蜀汉政权的实力大打折扣。在此之后诸葛亮不断北伐,其目的就在于不断消耗魏国的实力。但是由于失去了荆州,诸葛亮北伐只能依靠险峻的栈道和川陕陇之间的崎岖山路,和后方的联系不便,军粮运输非常困难。因此诸葛亮的北伐是一种机会主义冒险,时时面临军粮不济
的风险。在两军交战之际诸葛亮每每主动求战,希望速战速决。而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难处心知肝明并坚守不出,屡次用以逸待劳的计策拖垮诸葛亮,堪称识大体的英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有声的角落

    学到啦

  • 有声的角落

    表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