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
央行发布《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1月末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
同比多增3.05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
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引发热议的“超额储蓄”
究竟是个啥?
简单来说
就是相对于往年
居民新增存款明显较多
“月光族”小编不禁发出疑问
自己咋就存不住钱?!
瞬间
关于#钱都去哪里了#
再次将话题推向高潮
看到小编抓耳挠腮
身边的“实力派”来支招
70后,爱女心切的老父亲
张伟今年45岁,育有一女,今年上高二。每月发完工资,他和妻子都会抽取固定的金额,作为女儿的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除了我们夫妻每月固定储存外,还有一部分来源于逢年过节,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或者生日收到的红包。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孩子学习上,例如需要报培训班之类的。”
张伟说,每笔费用的支出时都会与女儿进行交流,一方面希望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会理财,另一方面,希望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钱的来之不易。
00后,初入职场的小白
小白在一家私企做行政工作,每月的工资都是固定的金额。据她介绍,为了不盲目消费,每月都有记流水账的习惯。转正后,估算了日常开销后,她决定每月拿出800元,按照零存整取方式存入银行。
“这样下来利息也有不少!对我来说,如果坚持下来的话,不仅能约束自己,还有满满的成就感。”
80后宝妈,333法存钱
刘芳是80后宝妈,由于要养娃的压力,每月工资拿到手后,会把钱分成3份,第一份拿出固定费用,为孩子日常支出提供保障。第二份,用于家庭的日常开销。第三份,如果有剩余会储存到固定的银行卡上,作为应急储备资金。
“孩子慢慢长大了,老人也要照顾,所以考虑得就会多一点。在保障日常开销的基础上,提供生活质量,以便周末或者假期时,能带孩子出去游玩。”
除了以上这些
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观点——
纠正消费观
划重点!!!
纠正消费观:买东西之前要考虑好自己是否真正地需要,不买可有可无的,要一定要买的话,选择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买相对价钱较贵的。
最最重要的就是,尽量避免预支消费。
曾有媒体相关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半数以上的市民均表示存款有所增加,少到几千元,多则几十万元。
人们为何越来越爱存钱了?
业内专家也做了分析:居民存款大幅度增长、储蓄意愿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因素。应正视这一现象,并采取措施合理引导居民预期,提升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将居民存款转化为长期资金,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看了“实力派”的分享
忍不住鼓掌
真的学到了!
印证了那句老话
细水长流方能长久
你有哪些可分享的省钱小妙招?
存款是理财还是存银行?
评论区唠唠~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