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是考研出分的日子。20余省份陆续公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初试成绩公布后,复试分数线即人们常说的考研国家线预计3月中旬公布。
考试出分每每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着历年国家线作参考,大部分考生在查分之后便可知晓其能否上线,这也就意味着研考考生需要开始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准备复试、选择再战亦或是关注就业。
这几年,考研报名热度让考研隐隐有成为“二次高考”的趋势。研考考生身份多为本科应届毕业生、已工作报考非全日制硕士考生和放弃工作专心备考考生。准备复试的选择无需多言,但当复试和调剂失败,则也需重回原点,同样去关注选择再战还是回归就业。在这两个方向作出选择并不容易,也是真真切切困扰无数考生的现实问题。
以应届生为例,准备考研基本等同于放弃了就业成功率相对最高的“秋招”,当考研失利就必须迅速作出抉择,保留应届生身份抓紧准备“春招”,亦或是放弃应届生身份不工作再战一年。尽管应届生身份去留本身颇具争议,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当下应届生身份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拥有着来自政策倾斜等各种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逐年增多、经济环境形势变化调整、市场用人需求日新月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在如此现实因素下,很多人的认知里就会觉得,拥有一份硕士学位文凭将帮助自身在就业市场中多一分竞争力。
对用人主体而言,以硕士学历作为标准进行人才筛选,是一种高效率的人才发掘方式。尽管人们都知道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但对于连年涌入的大量就业人群,用人主体在大体上保证选拔质量就必须设置硬性指标来进行筛选。
没有过多缓冲时间,必须即刻选择继续提高学历还是迅速积攒工作经历,是当下就业市场的现实图景。选择考研再战可能还会面临失利的风险,而选择本科就业一样也要担忧长远晋升空间。
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考研将会成为绝大部分本科应届毕业生和以本科学历步入职场人群的重要选择,而每年考研出分之后,无论政策如何变化,研考考生都将要选择决定出一条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路径。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这将是他们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前的一次重要选择。从这一角度出发,得知考研成绩之后的选择,于个人成长的帮助实则更大。
任何时候,适宜自身发展的选择远比随波逐流更为重要。因而在考研出分之际,我们当然祝贺考研成功者,但也需要向研考失利的考生们表示,你们同样将经历着另一项有助于自身成长的过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