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19:攻击的生物学理论—神经系统和基因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119:攻击的生物学理论—神经系统和基因的影响

00:00
09:27

趣味导入

自古以来,对于人性的争论就由来已久,有人认为人性在根本上是仁慈、知足而高贵的,而也有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性的本质是残忍、向恶的。


“性善论”这种观点以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为代表,他把社会的罪恶归咎于社会而非人性本身;“性恶论”观点则以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为代表,他因此也将社会法律视为控制残忍人性的必要手段。


到了20世纪,“性恶论”被普遍认为是由于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所驱动的,也是无可避免。社会心理学家关于攻击性总共分为三种观点:生物学影响、挫折和习得行为。今天我们就首先来学习攻击性的生物学理论。


攻击性的生物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攻击倾向产生的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和进化的需要。攻击使人们把对死亡的原始强烈欲求所蕴涵的能量转向他人。


作为动物行为专家,洛伦兹认为攻击更多是偏向一种适应性而非自我破坏:两种理论都认为,攻击性的能量来自本能,不是后天习得的。如果得不到释放,这种能量就会越积越多,直到爆发为止。或者说当有一个合适的刺激使之得到发泄,就像被困的老鼠拼命摆脱捕鼠器一样。


1924年一项对社会科学著作的调查,列出了近6000种假设的人类本能,社会科学家试图通过“命名”这些本能来解释社会行为,就像玩一个循环论证的游戏,比如,“为什么绵羊总待在一起呢?”“因为它们有群居的天性。”“你怎么知道它们有群居的天性?”“只要看看它们就知道了,它们总待在一起!”


本能理论是无法解释攻击性在个体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的。如果攻击只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本能,那又如何解释历史上很多种族在白人入侵者到来之前是善意和爱好和平的,而在之后又变得充满敌意呢?虽然攻击的确有其生物学基础,但人类的攻击倾向不能仅仅被限定为一种本能行为。


约翰•阿彻等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纵观人类历史,男性的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目的性,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生存和繁殖的几率。麦克安德鲁指出,在攻击过程中失败的一方一般会面临基因灭绝的危险。攻击通常发生在男性之间相互竞争时,或某位男性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麦克安德鲁说:“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发动攻击是获得社会成就的敲门砖。”


1997年,当职业篮球选手査尔斯•巴克利在酒吧喝酒时,突然有一名男子将一杯水泼在他身上。尽管那杯水并没有伤着巴克利,尽管巴克利也知道在打人几分钟后就被逮捕,但他还是立刻把那名男子扔向了玻璃窗。


不过,很多目击者在新闻报道中都对巴克利的行为给予了赞扬,似乎对他的攻击行为十分欣赏。当巴克利被问及是否后悔把那名男子扔到窗外时,他居然说的是“我后悔当时我们的楼层不够高“。


巴克利显然并非特例。三项实验都表明,在面对面的对抗中,那些想要提高自己地位的大学男生表现出的攻击性和欲望往往更强,基于地位的攻击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是攻击行为出现的高峰期,因为这一阶段是社会地位和争夺配偶竞争最激烈的时期,尽管暴力不再像以前一样受人推崇,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年轻男性为了争夺一定的地位和配偶所发生打斗在很多酒吧和学校依然频频出现。


神经系统和基因的影响

攻击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并非简单地受大脑的支配控制。研究者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能够引发攻击的神经机制,当科学家激活这些脑区时,人们的敌意程度显著增加了;当这些脑区的活动被抑制,敌意程度就会下降。通过这样的方法,温驯的动物也可以被激怒,当然,狂怒中的动物也可以恢复温顺。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以一只行为专横的猴子为研究对象,将电极安置在抑制其攻击行为的脑区。另一只小猴子掌握着激活电极的按钮,而这只小猴子在知道自己可以让大猴子变得乖巧后,很快就学会了在这只跋扈的大猴子变得危险时按下按钮。一位妇女在其脑区的杏仁核受到无痛的电刺激后开始发怒,把她的吉他狠狠砸向墙壁,差点砸中其心理治疗师的头。


既然如此,那些有暴力倾向的人是否在大脑某些方面存在异常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阿德里安•雷恩等人利用大脑扫描来测量杀人犯的脑活动程度,并测量了有反社会行为障碍的人的大脑灰质总量。


前额叶则被认为与攻击行为最为紧密相关的区域,并且起到紧急抑制的作用,因此前额叶激活水平越低,攻击倾向就会越强烈。结果发现,未受过虐待的杀人犯的前额叶激活水平比正常人低14%,反社会者的前额叶则比正常人小15%,而对其他对杀人犯和死囚的研究也证实,脑区异常的确可以导致异常的攻击行为。


遗传因素影响着我们神经系统对暴力的敏感性,这也是很多种动物可以被驯养得有很强攻击性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见过和听过的驯养斗鸡等;有时,这种驯养只是为了科学研究。


心理学家赖格斯佩兹在一组正常小鼠中挑选出攻击性最强的和攻击性最弱的分别进行饲养,在此后它们繁殖的26代中始终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她也顺利得到了一组凶猛的小鼠和一组温顺的小鼠。


在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攻击性有着较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气质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受交感神经系统反应性的影响。一个人在幼年表现出来的气质基本是稳定的。


—个从小就没太有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的孩子更有可能在32岁前滥用药物和被逮捕。如果一个还在8岁时都没有表现攻击性倾向,那么成年后直到48岁时也不会成为富有攻击性的人。


在分开询问的条件下,相对异卵双胞胎来说,同卵双胞胎更可能在“脾气很大”或者“经常打架”的问题上给出一致的回答。如果同卵双胞胎中的一个被判有罪,那另一个双胞胎有50%的可能也有犯罪记录,在异卵双胞胎中这一比率仅为五分之一。


I 250万瑞典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兄弟姐妹中有因暴力犯罪而被捕的人,那么本人在未来被捕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4倍。而在领养的兄弟姐妹间这一比率要低得多。这一现象表明,遗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大于环境的影响。


在一项长期研究中,研究者对几百名新西兰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攻击行为是由一种能够改变神经递质平衡的基因和童年时期的受虐待经历共同决定的。


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并非单纯地只受“不良”基因或“不良”环境的影响,相反基因会使某些儿童对虐待更敏感,反应更强烈。也可以说,环境和基因两种因素是通过相互作用对攻击施加影响的。


全篇总结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第一部分讲到了“攻击性的生物学理论”,攻击倾向来源于人类的本能和适应环境的需要,因为社会地位和竞争等因素,男性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第二部分我们讲了“神经系统和基因的影响”,我们脑部神经区域的激活和抑制,可以导致攻击水平的高低,具有暴力和攻击倾向的人,往往前额叶激活水平较低;基因作为一种遗传因素对我们的攻击行为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和童年时的不幸经历叠加,从而演变成成年后的暴力和犯罪行径。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欢迎订阅专辑,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提醒,我们下期再见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基督教徒

    评论都没有还要付费,我真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