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兵家使用范例3

行军:兵家使用范例3

00:00
03:04

行为士则
为了更好地领导士兵,作为将帅的就应该以身作则,做好部属的表率,成为一兵的榜样。邓艾是三国后期魏国名将。出身贫寒,少年丧父,曾为人放牛。但胸怀大志,用功自学,尤喜习兵演武,成年后即从戎,做了都尉学士。因说话口吃,改任后勤粮秣之责的官吏。司马懿发现他很有才华,擢升其为属隶,任专管文书章奏的尚书郎。后因出策屯田富国足兵和领兵征战功绩卓著,历任南安太守、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太尉等职,封邓侯。邓艾虽是位叱咤风云的将帅,但他始终十分注意表率作用和严格要求自己。年轻时他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一次他经过名臣陈实之墓,见其碑文上刻有“文为世范,行为士则”的铭文,就自取名为“范”,字“士则”,后来发现宗族中有相同者,乃改为“士载”。此后一生,他始终坚持“行为士则”的信念。作为出色的军事谋略家,他不仅重视。指挥作战,而且非常重视以身作则带好士兵。他关心士兵的疾苦,与士兵同甘共苦,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他处处身先士卒,干在士兵之前,他在遇到艰险时,带头“以毡自裹,堆转而下”,使将士们亦能跟着“攀大缘崖,鱼贯而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邓艾“行为士则”,还突出反映在从严治军和不徇私情上。在进军巴蜀之战中,蜀将诸葛亮在绵竹摆上阵势,抗击魏军。邓艾遣其子邓忠和司马师篡分别从左右攻击蜀军。邓忠和司马师篡激战失利,败下阵来,回报邓艾道:“敌军强大,不可战胜。”邓艾大怒道:“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严厉斥责邓忠和师篡,并准备立即执行军纪,斩杀二人。邓忠、师篡忙请罪重返战场再战,戴罪立功,终于攻下绵竹,打败了诸葛瞻,直捣成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