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邓超、俞白眉执导的体育励志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2月17日全国公映,该片除了有多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场面外,还在片中使用了杜比全景声Object技术来制作音乐,如此,观众在杜比全景声影厅观看该片时,除了在四周能感知到声音效果外,还能听到乒乓球在自己头顶上盘旋跳动的声音。据悉,这是国内首部将物体的声音作为音乐环绕声效果来使用的电影。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该片的音乐监制于飞,她向记者谈起了这次创作的过程。
不是所有电影适合这种技术
于飞负责《中国乒乓之绝对反击》中所有跟音乐有关的制作,她透露,这部影片的主题音乐请来了《碟中谍》的作曲、著名作曲家劳伦·鲍尔夫来创作。此外,由黎明、邓超和张颜齐合唱的主题曲《这里没人叫“喂”》和鹿晗演唱的主题曲《光荣之路》也让人印象深刻。不过最值得称道的,却是这部影片的音乐音效部分,“这是国内首次音乐采用了杜比全景声Object技术,让片中出现的乒乓球声音,作为音乐的一部分,成为音乐讲述故事的重要手段。”
“等了这么多年,我终于等到了一个可以做全景声Object的片子。”于飞感慨道,所谓“object”,就是“对象”的意思,“它作为一个声音的对象,可以让声音在观众的头顶上进行环绕。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点状的东西可以在观众头顶上以及四周来回地晃,让你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据悉,Object作为音乐用音效化处理最早出现在了2015年好莱坞科幻大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看过的观众可能会记得,该片中出现的音乐合成器的声音模拟各种飞行器的音效在自己头顶上盘旋轰鸣的效果。于飞告诉记者,其实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电影,因为大多数音乐都是静态的,不希望音乐当中的某个乐器一直在动,有时候会扰乱观众关注故事本身,“像弹钢琴的场景,让琴声在头顶上晃动,除非是剧情特别需要,否则就不太适合。”
她回忆,当初自己看完剧本后,就向导演邓超在音乐制作上提出了两点想法:一是在主题音乐的使用上要给人热血沸腾但同时又温暖的感觉;二是要在影片中有一些幽默的段落。“对于每个打乒乓球的人来说,乒乓球跳动的节奏,就像学音乐的人心中的节拍器,在他们的脑海里面是挥之不去的。我希望把乒乓球的声音作为音乐的一部分,并将它架构在杜比全景声的技术上,从而让观众能感受到声音的环绕感。”邓超和俞白眉很快就同意了她的建议。
大量用在幽默的场合
创作灵感来自于影片开拍前演员们的训练,他们在打乒乓球的时候,球不断跳动的声音触动了于飞的心弦,“我突然意识到,乒乓球本身的声音,我们可以把它作为采样,当做影片音乐的一部分来使用。”于是,她就请声音指导录了很多乒乓球跳动的声音作为素材,比如在影片的开头,邓超饰演的教练戴敏佳在国外追赶小偷时的这场戏,观众就能够听到乒乓球不断跳动的声音,“这会给观众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代入到这个故事里。”
片中的另一场戏,是讲一个年轻运动员被叫到领导那里问话,结果后者很机灵,自信地说了一句自己是“大国重器,不可示于人”。刚一说完,就听到有一堆乒乓球散落一地的声音,“起到了很好的幽默、烘托气氛的效果。”于飞透露,这个主意其实是导演邓超提出来的,现在看效果很好。
花了10个月才制作完成
虽然在音乐中使用Object在技术上难度不算大,但是制作起来非常的繁琐,于飞的团队花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才制作完成。“我们的声音必须对应着准确的画面,片子每改一次,我们音乐就要重新改一次,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
除了配乐使用了Object技术外,《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在歌曲的制作上也可圈可点。于飞介绍,两首主题曲《这里没人叫“喂”》和《光荣之路》都采用了杜比全景声应用object的方式进行了混音,鹿晗的歌曲还请来了人大附中金帆合唱团和北京爱乐合唱团,用童声合唱,“片中最后台词说的是未来的希望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当童声在四周响起来的时候,声音就特别有围绕感。”
于飞所在的公司DREAM STUDIOS在国内配乐高端领域占据绝对地位%。2018年,由韩延执导的《动物世界》是国内首次音乐尝试杜比全景声录制的电影;2020年,由管虎执导的《八伯》成为国内第一部音乐混音采用全景声制式的电影。于飞参与了两部影片所有的制作过程。
在电影音乐领域耕耘多年,她对一部影片中的声音和音乐的运用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看法,“做了这么多年以后,我希望慢慢地做一些减法,当片子本身在表演和视觉上足够清晰的时候,就不需要音乐再来帮忙了。我只把音乐放在最需要体现它价值的时候,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