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战争仿佛出现了一线转机。
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韦尔希宁2月11日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了轩然大波。要知道,此时俄军在乌东战场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据外媒报道,俄军已经夺取了巴赫穆特周边的多个城市,逐渐呈包围之势。
韦尔希宁于此时提出谈判,有三点让人疑惑:一是所谓的“无条件谈判”究竟是何含义?二是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三是俄乌冲突的转机是否已经来临?
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韦尔希宁 图源网络
首先,所谓的“无条件谈判”,并不是说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判没有条件,而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不要预设任何条件。
换言之,俄乌双方可以在不停火、继续冲突的情况下,建立起一定的沟通渠道。虽然距离最终的政治解决方案还很遥远,但双方可以就具体的停火、人道问题展开对话,而不是寻求立刻解决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展现谈判的姿态、保持一定的沟通渠道要比达成共识更加重要。
事实上,俄罗斯之前就提出过此类和谈意愿。今年1月,在东正教圣诞节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在东正教圣诞节期间停火36小时,并呼吁乌方也随之停火。但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国质疑其动机不纯,驳斥了该提议。
其次,对于俄罗斯重提谈判的动机,外界也是纷纷猜测。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提出“无条件谈判”,可能有三大原因:
一是,俄军现在在战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如果现在进行谈判,俄军能掌握更多的筹码,获取更大的利益。韦尔希宁表示,“谈判要在既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并考虑到俄方此前提出的目标。”一旦俄方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权,已经公投入俄的顿涅茨克州等四个地区有可能成为既定事实。
俄军士兵资料图
二是,俄罗斯此举是用来迷惑乌军,实则是为了大规模攻势采取的“缓兵之计”,为进攻争取更充分的蓄力时间。乌克兰方面对外表示,他们获得了关于俄军在乌东地区的情报,俄军已经向前线增援了不少的兵力,将会在前线发起全面的进攻。一些分析认为,乌克兰对俄军行动的预测,应该是基于这场冲突一周年的日子,他们认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俄军势必会有大动作。
同时,这也可能是俄罗斯舆论战的一部分。通过率先展现谈判姿态,俄罗斯可以改善国际形象,有助于打破西方在外交上对俄进行更多孤立,并指出乌克兰为和谈预设的政治条件是阻挠重启和谈的主要障碍。这是刚柔并济的一套组合拳。
三是,经过一年的鏖战,俄罗斯可能也认识到,战争拖得越久,对俄乌来讲都是不利的,双方需要尽快摆脱战争的泥潭。
因此,若想结束冲突,必然要诉诸和谈的方式,双方先接触、不断商讨可能的政治解决方案。只要谈判的大门打开,乌克兰盟友内部的分歧可能就会被放大,即便乌克兰想继续打下去,欧盟也未必会给予支持,因为在欧盟内部,主张和谈的声音从未停过。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欧盟援乌持反对态度
最后,至于所谓的“谈判时机”,顿巴斯战场上的激烈交战表明,还远未到来。
在韦尔希宁提出和谈后,乌方并没有积极回应,而是宣称只有乌克兰的胜利才能结束“欧洲战争”。
今年以来,俄军延续了从去年底开始的全面攻势状态,在多线上都展开了新一轮的进攻行动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尤其是作为顿巴斯西部战线核心的巴赫穆特方向。乌方情报官员安德烈·切尔尼亚克称,俄军正在向乌克兰东部重新部署更多的部队、武器和军事装备,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命令俄军在3月底之前占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全部地区。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在为战事升级而积极奔走。泽连斯基近日连访欧洲国家,同英、法、德等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并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以争取更多军援。
更为重要的是,谈判的最终决定权其实不仅限于俄乌作战双方,还在于美国和欧盟的态度。
今年以来,西方各国显著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在提供主战坦克、远程武器问题上开了绿灯。美国总统拜登也将于2月20日至22日访问波兰。白宫方面称,此访正值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前夕,拜登将专门发表讲话,表明美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外界认为,届时,拜登肯定会明确表示,美国将为乌提供更多的安全、财政和其他援助。
因此,在西方和俄罗斯没有建立起基本的互信之前,俄乌双方几乎不存在谈判的空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