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二年的时候,太平军席卷全国,八旗兵、绿营兵都打不过太平军,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为什么能打败太平军?曾国藩作为一名文人,他为什么能将湘军培养成虎狼之师?他制定的4条战略,很多人都说太傻,毛主席却说他很聪明,这又是为什么?
曾国藩在创立湘军的时候,便严格制定了4条战略,并坚定不移执行。这4条战略看起来拙笨,但是却蕴含着大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现在开始分析:
战略一:选士人。清朝八旗、绿营兵皆为世兵制,兵与兵不相知,兵与将不相习,而且他们贪生怕死,畏敌怯战;曾国藩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他把德放在首位,什么是德?曾国藩认为首推忠义血性,因为血性便不惧困难,忠义便不会背叛,所以曾国藩选了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罗泽南、王錱、赵烈文等100多人。
感悟:忠义血性,过去叫信仰,现在叫价值观。作为将领,是团队中的高管,必须要把价值观放在首位,它比能力更重要,因为有忠义,就不会背叛团队;有血性,则具有执行力。
战略二:选乡民。清朝八旗兵、绿营兵无事坐领工食,有事闻风溃散,遇到战争转身就跑,但是对付老百姓却非常凶狠;所以曾国藩选择老百姓,因为他们能吃苦耐劳、遵守纪律,不会虚头巴脑,惹是生非。更为关键的是,乡僻之地民风彪悍,作战中不会临阵溃逃,这是战斗力的保证。
感悟:百姓就像白纸,非常便于培养,曾国藩选用他们为兵,可塑性非常强,很多企业拒绝频繁跳槽的老油条,喜欢录用来自农村的员工,道理就在这里。
战略三:结硬寨。曾国藩规定,在作战之前,首先要勘察地形,选好营地,然后迅速挖壕沟、扎花篱,使敌人无法靠近;结硬寨是持久战思想,可以防止敌方偷袭,也可以大大减少己方伤亡,从而降低己方死亡率,能够保障己方有生力量,而敌方一旦被围,无法得到补给,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感悟: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任何事都要站稳脚跟、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管理,没有健康的公司文化,你拿什么在市场中竞争?
战略四:打呆仗。曾国藩打仗都是正兵,他首先保证自己不输,然后每次进步一点点,积小胜而大胜,直至完胜敌人,这种呆板的战法,效果虽然慢一点,但是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战法培养了湘军独特的作战风格,一步一个脚印蚕食敌人的力量,从不投机取巧,也不急功近利,让太平军束手无策。
感悟:职场中聪明人很多,但是取得大成就的往往是那些笨人,他们聚焦目标、心无旁骛、死磕到底,这不是笨,正是企业最宝贵的执行力。
带兵打仗就如同在市场竞争,所以人们把商场比作战场,带兵也和管理员工一样,都要求忠诚、能力,要想选人、用人,这就必须了解人性、把握人心、懂得人情,才能把兵带好、才能将员工管好。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看金锋写的《职场避坑指南》(淘宝有售),这本书能解决职场中的很多问题,内容有大谋略,也有小技巧,教你在轻松解决同事推卸工作、同事甩锅、同事打小报告、同事邀功等等棘手问题,让你在职场中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你一定要看看。
占个座
职场避坑指南 回复 @金子会发光1: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