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频频出圈,导演冯铮讲述做节目要先明白三个问题: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是我做?

“国潮”频频出圈,导演冯铮讲述做节目要先明白三个问题: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是我做?

00:00
12:43

墨凝纸上,即是一座幽山,墨点晕染,即是一淙溪泉。

透过千载光阴缝隙缓缓铺展的一卷古画,云起楼图拨云见日,鸟瞰远望步入画中。挥毫泼墨间,白鹤点睛复活,穿越水墨丹青里的千里江山,翱翔于重重晕染下的恢弘长卷,化身为温润如玉的书生,挥袖、回首之间移步换景,将秀丽山川与古今建筑在翩然起舞中一一呈现。

这段令人惊叹不已的视觉盛宴,来自河南卫视《国风浩荡2023元宵奇妙游》中的《瑞鹤归》演出片段。

从汉之起源到唐之浪漫,从宋之风雅到明之意趣,节目延续了“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的剧情形式,以穿梭时空的方式,走进歌与舞、戏与曲、人间与烟火,通过一场“国风浩荡”的奇妙之旅,在点点灯光中解锁“元宵节日”古今空间,带领观众感受正月十五灿如华昼的元宵节日,体会时光流转中那些不变的精神和情感传承。

古都林立的中原沃土,作为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从来都是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故乡,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世界。近年以来,河南正借助一个又一个的文化IP,开启传统文化宝藏之地的进击之路。

而如何发掘传统文化的基因?如何在以传统文化为主打、以现代科技为手法的新媒体时代,为观众带来源源不断的视觉盛宴?为此,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了河南卫视《国风浩荡2023元宵奇妙游》的总导演冯铮,走进一场国风浩荡的奇妙旅程,见证中国传统节日在历史长河中的绵延发展,探索在传统文化领域内持续耕耘发展的新方向。

导演冯铮

“找回独属国人的元宵仪式感”

正观新闻记者: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晚会节目中,一贯使用“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手法,将厚重历史与综艺节目结合起来,今年的元宵晚会将如何以新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

冯铮:今年的重点在于重启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尽管我们一直在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对于年轻人来说,并没有一些所谓的外来节日那么受欢迎。我们总是强调仪式感,是因为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被人淡忘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节目,用元宇宙的概念引入,让大家能感受到传统元宵节所寄予的期待与意义。

元宵节由古到今,是不断演变的,我们这次的节目延续了“中国节日奇妙游”的网剧加网综的架构形式,其中的剧情开头部分在江苏无锡荡口古镇取景。开篇是在元宵之夜,小女孩彤彤戴上VR眼镜,和爸爸一起进入元宇宙空间,通过主角的视角,展现了从汉到唐、宋、明各个朝代元宵节的发展变化,以元宇宙的概念让观众可以跨越时空,体验到元宵节的场景。

在有着“正月十五燃灯祈福”习俗的汉代,人们祭祀先祖,祈愿庇佑。这一部分我们通过《中国神话·女娲补天》节目,以现代舞的形式重新讲述女娲补天救世的故事。而唐代元宵节气氛更为浓厚,我们通过《盛世大唐万国来朝》的场景,展示了唐代流行的胡旋舞、绿腰舞以及恢弘大气的宫廷舞。宋代时上元夜取消“宵禁”,青年男女有了更多浪漫邂逅的可能性,这一部分的舞蹈《只若初见》,就表现了人们对于理想爱情的憧憬,甚至加入了一些超现实的元素,“瞬间即永恒”。

我们希望能够在有限时间里,带领观众感受不同朝代元宵节的民俗文化,通过与不同朝代IP人物的跨时空对话与元宵节体验,古今共情,掀起一波元宵回忆杀,找回独属于中国人的元宵仪式感。

正观新闻记者:相比已经出圈的《唐宫夜宴》,今年有何新的创意与看点?

冯铮:今年节目中比较新奇的一个角度,我觉得是戏曲节目。

我们通过剧情和特效、融合摇滚戏曲配乐等创新表现戏曲表演里的硬核技艺,并特别邀请电影《满江红》插曲配乐演唱者张晓英出镜演唱,具体呈现是在古色古香的古镇大院中,模拟戏曲班教学的场景,把跷功、水袖功、毯子功等次第出现,构成一幅戏曲绝活众生百态图。

电影《满江红》插曲配乐演唱者张晓英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磅的是视觉特效,我们和深圳的一家合作伙伴一起呈现的,一个很接地气很乡土的戏剧,衔接了一个比较壮观的特效,在这里还是使用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因为我们不愿为了保险去进行成功经验的复刻,创新就像炒股,结果要么很好要么很差,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我们必须不断冒险创新。

“小演员最冷的8岁生日”

正观新闻记者:拍摄过程中,有哪些幕后故事可以分享?

冯铮:印象比较深的是在荡口古镇,那天是1月16日,拍摄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雪,突然降温到零下几度,南方湿冷的天气让大家很难熬。晚上过了12点钟,我看到出演主人公的小女孩被冻哭了。

因为拍摄的是上元夜的场景,只能在晚上录制,这么冷的天,孩子就哆嗦着背台词,我们都感动得忍不住流泪。录制暂停,就赶快抱着孩子,希望传递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温暖和安慰。

后来到了凌晨,小孩子边哭边说,‘我过了今天就8岁了,这是我过得最冷的一个生日。’当时感觉特别心酸,尤其是小孩子又很懂事,哄好了就立刻开始说要继续拍摄,说害怕耽误剧组时间,我们都特别心疼也特别内疚。第二天赶紧给孩子买了个蛋糕,希望能为她补个生日。

演员张晓龙为小演员彤彤送上生日蛋糕

这是其中一个故事,这个小女孩的坚持让我们都挺感动的。但不仅是这个小女孩,整个节目的演职人员、拍摄者都很辛苦,为了更好地把节目呈现出来,工作人员幕后都付出了很多。

正观新闻记者:此次节目故事呈现背景为无锡荡口古镇,选择此地点有什么特殊契机或原因吗?

冯铮:之前我们的节目集中展现的是盛世大唐,或者东京梦华,都是一些偏北方、偏都市的古代的繁华都城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中的拍摄主要是以宏大叙事为主,讲述的是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历史。

但这次我们想把视角变得小一些,变得温柔一些,细腻一些,想要把故事呈现得更柔美。所以这次选择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孩儿和她的父亲,他们去往的地方也是一个水乡的古镇。

当然这样的选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地点换到了水乡古镇之后,就意味着拍摄的角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之前做节目的很多拍摄经验都用不上了,需要重新探索,找到更适合的拍摄手法,才能呈现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中国古典舞是蒙尘的明珠”

正观新闻记者:作为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发源地,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元素,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您在做节目的时候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冯铮:做节目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在我看来无非先想明白三个问题: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是我做?

如果做节目有三重境界,第一种境界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我知道,所以我做得又先又快又好,这种类型的节目一出就炸,这就叫抢占先机。第二种境界是,大家都知道这种节目好,在大家都做的情况下,你需要做的更出彩才能成功。

第三种境界就是弯道超车。当我们发现在某个领域,我们永远也无法超越别人的时候,就只能换一条赛道,选择弯道超车。导演们面临的往往都是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看准一个方向,但因为各种机遇、资金等问题无法实现,不得不换个门类,被迫选择一些相对小众且冷门的艺术形式。

人们常说美食总藏在街头小巷,我们就试着去找到这一类没有被人发现,或者说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它的美被人发掘的东西。比如舞蹈,它就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艺术门类,在做这个节目之前,我们一直觉得舞蹈不就是个背景艺术吗?但真正了解之后,我们发现舞蹈完全可以作为整个舞台的主角,尤其是中国古典舞,就像一颗蒙尘的明珠,没有人发现这是一个富矿,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以此为例,我们做的就是找到这种被隐藏的宝藏。

正观新闻记者: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您的节目创作有何影响?

冯铮:从内容创作方面来说,传统文化中可待挖掘的东西浩如烟海,五千年文明的任何一个门类、一个方向,甚至一个物品上,都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点。我们这次去研究灯笼,就发现灯笼的变迁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领域。

其次,我们需要创新的不只是中国传统节日,我们需要孵化出更多IP。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再好的IP也会有它的生命周期,我们还需要探索更多新的节目、新的IP,甚至是新的样态、新的载体,探索更多丰富的节目、试听产品等。

“在传统文化领域内我们将持续耕耘”

正观新闻记者: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主打的节目并不在少数,您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或者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冯铮:我觉得这个事儿要分两个角度看。第一个角度就是我和我的战友们找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新的打开方式。

其实传统文化的东西一直就摆在那里,但我们不能像以前的节目一样,甚至就像把课堂搬到了电视上一样,进行一个自上至下的、教育的、说教的这样一种模式。这种传统的模式四平八稳,力求全而非追求新,其实观众是很排斥的,不考虑到与用户的交互,你注定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我们有幸找到了这么一条新的路,是建立在我们这么多年对于传统文化领域的探索和无数次的失败之上的。

第二个角度其实是顺势而为。当下传统的审美、复古的审美、女性的审美,这三个审美意识的崛起造就了我们的行为,风往这边刮,我们就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十年前做《汉字英雄》的时候,有个选手的标签就叫汉服妹妹,她去哪儿都一堆人关注,可是这几年在大街上、景区里有人穿汉服你还会注意看吗?不会,因为到处都是。

这个趋势就是,当认同一种事物的人已经隐隐从少数的另类者变成了一个大的群体,这就叫做文化认同,而现在的文化认同趋势,就是传统文化的美,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们的爱国意识其实是很强的。

正观新闻记者:当代年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趋势直线上升,您对此有何看法?

冯铮:传统文化就像是看书一样,虽然大家可能每天或者每年看书的时间不是那么多,但是几乎所有的国人,从老到小,不管是有文化、没文化,不管他是干什么的,所有人共同的认知是看书是件好事,尽管我可能鲜有时间看书。

文化也是这样,大家都认同传统文化,它有养分,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只不过在这个难于寂寞或者说苦于寂寞的时代,往往选择读书的人是比较少的。但我们的国家足够大,我们的人也足够多,所以即便是占有一个小众的市场,即便每个人可能只有到一个特定的时候才会想起去看书,想起去关注传统文化,它就依然能够让我们找到立足之本。

最后,一路走来我们立足于传统文化,习惯于也善于去做中国传统文化里垂直细分领域的资源整合和再开发,未来发展方面,在传统文化领域内持续耕耘可能依然是我们的主赛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