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血长津湖(2)

冰血长津湖(2)

00:00
11:02

冰血长津湖(2)

长津湖西面的柳潭里,战斗打得更加惨烈。柳潭里的四周是五座高山、六个高地,实际上就在一个小盆地里边,四条公路都在柳潭里交汇。谁占领了制高点,就控制了柳潭里。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第20军,是粟裕起家的老部队,擅长野战,尤其是纵深穿插。作战部署是60师从北面攻击古土里,59师攻击柳潭里以南的德洞山口,89师一个团协同59师攻击柳潭里之敌,58师从东南西三面攻击下碣隅里,第27军79师从北面攻击柳潭里。然而,我志愿军虽然将美陆战第5团、第7团围困在柳潭里,但是由于武器装备上的落后,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像你努力着把“铁疙瘩”吞到肚子里,但是却没有能力把它融化掉,徒增了消化的负担。志愿军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况且志愿军遇到的是号称“美国王牌”的陆战第1师。美军陆战第1师,刚刚在仁川登陆中大显威风。他们面对志愿军的持续进攻,将坦克集中起来构建防御工事,并利用强大的地面火力以及空中火力打击,坚守住阵地。随着美军对我志愿军打法的适应,他们逐渐调整了战术,由此对我们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面对美陆战第1师的负隅顽抗和疯狂进攻,第9兵团伤亡加重,但是官兵们并没有因此退却一步。可是,给我志愿军带来极大困难和伤害的,不只是敌人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长津湖的严寒。美军的御寒装备是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和鸭绒睡袋,连队还有棉帐篷、火炉、电炉等,补给更是充足,一应俱全,缺了他们就再空投。与美军相比,除了彻骨的严寒的待遇是一样的,志愿军官兵们的保障真的是天上地下。但是,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没有被吓倒、冻倒。他们在长津湖叫响了“我们在这里冷,冻成这样子,要叫祖国人民不冷”的豪迈口号。下碣隅里,美陆战第1师的师部指挥所就设在这里,师长史密斯也就在这里。28日夜,第20军58师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下碣隅里发动进攻。志愿军拼死苦战机场,反复争夺东山,奋力阻止南逃之敌,对陆战第1师师指挥所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但由于武器装备存在巨大差距,影响了志愿军扩大战果,没能拿下敌人的指挥所。面对困难,战士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战法打法。他们创造了将枪身硬塞进履带中阻止敌坦克前进的打法,发明了将手榴弹扔进坦克盖子,抱着炸药包、爆破筒靠近攻敌的打法等。这些打法很多在美军眼里是不可理解的。因为这些都是“有去无回”的打法。志愿军战士们就是用血肉之躯,去最大限度地靠近敌人、消灭敌人,根本就没想着保全自己。下碣隅里外围的1071高地东南部有一个小高岭,是卡住美军咽喉的一个重要阵地。这里既能阻止柳潭里之敌的退路,又能堵住下碣隅里、黄草岭之敌的增援。参加第一届全国英模大会的战斗英雄杨根思,就带领着一个排坚守在那里。要知道,杨根思之前还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面对实力强劲的美陆战1师,杨根思跟战友们说:“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们打完了子弹拼枪托,拼断了枪托拼铁锹,拼坏铁锹拼石头,誓死守卫小高岭。11月29日,杨根思第八次打退美军的进攻后,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他把枪砸烂了,抱起炸药包,拉着导火线,勇敢地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践行了“只要杨根思在小高岭一定在”的誓言。在战场上比的不仅是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军人的血性胆气。杨根思奋勇杀敌的事迹,一下子就传遍了志愿军,他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来的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第20军第59师主力与81师协同,全力在死鹰岭阻敌,割裂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联系,阻击南逃之敌。59师激战三天后,终因火力不济、减员太大,让柳潭里之敌突围。兄弟部队发现敌人从死鹰岭下顺利南逃,而固守在死鹰岭某高地上的59师177团6连却未放一枪一弹,急得直跺脚骂娘。他们派一名参谋到死鹰岭高地上去看个究竟。当这名参谋冲上死鹰岭高地时,被眼前的现象惊呆了,这个钢铁的汉子的眼泪禁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这支曾露宿上海街头的“铁军”6连的125名官兵,全部被冻成了雕塑。他们持枪俯卧在战壕,时刻保持着战斗的姿势,仿佛在等待着冲锋号的响起,随时准备跃然而起,冲向敌人……还是在11月29日早晨,美陆战1师派兵沿着公路向我西兴里阵地进攻。走在最前面的坦克兵远远发现,公路边一个小山堡前面有个志愿军战士露出半截身子,一条手臂高举着手榴弹向他们扔去。坦克兵赶紧停车猛烈攻击。可是无论怎么打,那个志愿军战士就是打不倒,手榴弹还是高举在手。坦克兵感到不可思议,想跳下车来看看怎么回事,可又怕遇到攻击,部队在那里不敢轻举妄动。其实这位来自20军59师177团2营5连的战士,身子早已冻僵,他在举起手榴弹正要投出尚未出手的刹那间冻僵了。这位牺牲的战士,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姓名,但是他的战斗姿态却化解了敌人的一次进攻。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只有短短的22公里。这条路对柳潭里的美军来说,志愿军不顾死亡的漫长攻击,使这条路成为一条反复曲折、不堪回首的“噩梦之路”。走完这条路,机械化的美军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用了77小时,几乎是一寸一寸地挪动,为此他们付出了1500人伤亡的代价。美军能走出去已经是很幸运了。12月6日,美陆战第1师毁掉重型装备从下碣隅里南撤。我志愿军继续设置路障,炸毁桥梁,对敌进行追击、阻击、截击。美国陆战队史专家林恩·蒙特罗斯认为,12月7日志愿军对柳潭里的一场进攻,是长津湖战役中“如果不是争夺最激烈的,那也是最为壮观的战斗”。他写道:“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众多的中国人蜂拥而至,或是进攻得如此顽强。”尽管陆战队的坦克、大炮、迫击炮、火箭筒、机关枪交织成了一片火力网,但是志愿军“仍然不停地涌来,他们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使陆战队肃然起敬”。为了阻击敌人,第9兵团成建制的冻亡并不少见。古土里以南隘路处,第20军58师172团2个连,阻击美军1天1夜,歼敌800余人,全部冻僵在阵地上。黄草岭,1081高地,第20军60师180团2连,100多人全部保持射击姿势,好多战士的手指还搭着步枪枪栓,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冻僵在阵地上。他们身上没有中弹,也没有其他伤痕,全部变成了朝鲜高原上的“人体冰雕塑像”。

稿件来源:解放军出版社《战场无亚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