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大的成功学?《狂飙》中的反派为啥让人更有代入感

黑老大的成功学?《狂飙》中的反派为啥让人更有代入感

00:00
05:45

“如果没看《狂飙》,那我将看不懂最近互联网上40%的内容。”近期,电视剧《狂飙》高开疯走,在一众热播影视剧中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临近收官,超23万豆瓣网友为它打出了9.1的高分,打破最近几年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评分记录。

然而,不少观众对剧中反派人物高启强产生了深深的共情,甚至将这部剧称为:黑老大的成功学、上位记。同样由演技精湛的演员诠释,比起绝对正义的安欣,高启强为啥更让人有代入感?

给人以审美快感的反派上位记

作为一部扫黑除恶剧,《狂飙》讲述了以京海市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政法队伍,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长达21年的正邪较量,且少有地细致描摹了正反两个人物的命运走向。

故事一开始,是在2021年,此时的安欣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不得志“老油条”,满头白发的他嘴里说着认怂的话,只想着赶紧退休领退休金。但在21年前,他还是一个眼里有光的愣头青,一身硬骨、意气风发。曾被他施与善意的菜市场卖鱼贩子,反而摇身一变成了称霸一方的黑社会头目。

两人身份的大反转,引发了观众的追剧热情。人们虽为安欣的变化而揪心,但更好奇的是,一个被小混混欺负得无能为力的底层小人物,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在之后近20集的剧情中,高启强的身份三级跳,与安欣一次次被打压、背叛的饱受磋磨,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是升级打怪般的励志爽文,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心酸过往。习惯了在虚拟世界寻求快感的人们,很容易将情感投入到走得不那么艰难的人生路上。以至于有大批观众产生慕强心理,羡慕起风光的高启强。

慕强心理的核心在于人们对自我提升的渴求,但渴望得到提升的心理建立在对个人现状的不认可之上。人们会用追逐强大的他人来掩饰自己的卑微,即使他的所作所为是不符合道德,甚至不符合法律的。只要他做到了自己无法做到的事,那么在他身上,就投射出了一种自我追梦成功般的情感。

高启强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且他拥有许多正面品质,爱护家人、足够聪明、会学习、有原则……起码在刚开始,高启强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而是涉黑事件中的受害者,甚至他的初心只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好日子。高启强的一步步上位,不仅是类似于男频网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逆袭故事,也包含了践踏阶层、毁灭一切的复仇叙事。这给慕强的心理弱者,提供了用以纾解情绪的代偿机制。

让人共情的底层人物命运线

当然,慕强心理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相较于代表公权力的警察,出身普通的高启强更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且后者拥有相对完整的故事线,观众可以在多个时间线中,见证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不归路的。

起初,高启强是个老实巴交、受人欺凌的底层小贩。为了保住自己的摊位,他只能把安欣伪装成自己的靠山,即使只是狐假虎威式的境遇改变,也意外尝到了权力的好处。后来,为了凑够弟弟开店的钱,他无奈之下去当打手,但从此卷入了黑社会的纷争,在泥潭越陷越深,再无全身而退的可能。

看上去,高启强在命运面前的错误选择,更多的是认知局限下的随波逐流,以及绝境面前的走投无路。正如剧中所说:“我们的社会当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分配,导致了基层的百姓觉得,如果不靠非法手段,是无法实现致富的,所以就有了铤而走险的一些人出现。”高启强一条道走到黑的路上,充满了偶然,又都是必然。

“人物的特征自然和所在地域时代紧密相关”,导演徐纪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希望我不仅能塑造出这个反派人物,还能把他与时代背景、社会土壤的关系拍出来。”

理想主义者安欣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代表,圆滑世故的高启强则象征着在传统人情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投机分子。两人的博弈,不是简单的警匪对决,而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法理精神与人情传统的碰撞。

《狂飙》借助对剧中反派角色的塑造,发掘了黑恶势力形成的根源,实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对时代变迁的展现,进而反思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高启强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向观众发问:如果你站在他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做?或许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有成为高启强的野心,只是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机遇。

对于这样的问题,创作者曾借剧中人物对高启强的评价表明了观点:“以他的聪明才智,原本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可惜在十字路口之间,他选择了另一方向。”又让安欣总结道:“我们总要面对许多次选择的机会,我们要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这决定着我们,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当电闪雷鸣时,一切黑暗都会被照亮。在即将播出的尾声中,观众将看到安欣如何在扫黑除恶的行动中拨云见日,以及高启强将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为观众传递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即使堕落的反派让人共情、令人唏嘘,也应该选择向善的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