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真正的爱与忠诚,只能给出去一次

【紫鹃】真正的爱与忠诚,只能给出去一次

00:00
12:06

紫鹃:木石今日,明镜前身

刘敏涛(紫鹃独白)

我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公子王孙虽多,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只有宝玉的心倒实,最要紧的是从小一处长大,脾气性情彼此都知道了。我劝姑娘,早趁着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做定了大事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的: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西南联大时期,国学大师吴宓组织过一个“石头社”,石头,指的是《红楼梦》的别名《石头记》,入石头社的都要自比一位红楼人物。吴宓的人物谁也想不到,这位人到中年、满腹经纶的教授,把自己比作林黛玉的丫鬟紫鹃。他说,林黛玉是美的化身,那么紫鹃就是美的守护者。对于高纯度的美,全然懂得,已经很难,而紫鹃不仅懂得,更终身为之尽力,她不疑,不叛,不懈,不衰,直到像杜鹃一样,为春天啼尽了最后一滴血。

吴宓说:“这是紫鹃一生之大节。”

要不是有紫鹃在身边守护着,宝黛这一对冤家闹的误会,只怕还要多十倍。有一年端午,宝黛两人为“金玉姻缘”拌起嘴来,气得宝玉连那命根子似的玉也不要了,抓下来就往地上砸。过后黛玉心里又愧,又不便挽回,正没日没夜闷着,亏得紫鹃直言:

为那玉闹了也不是一遭两遭了,论前日的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挺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着。

黛玉才要答言,突然宝玉在外头叫门,竟是求和来了。若没有紫鹃提前劝说,那宝玉来了,正撞上黛玉吵架剩下的怨气,再加上这几日不通音讯的闷气,说不定和好不成,反而再吵一场回去。

恋爱中的人就像拿着满满一壶感情,往对方的空杯子里倒,倒得溢出来了,还不会停手,反而怪对方怎么任他的感情白流了。这时,就非得有个酒席上的令官,铁口直断一下。紫鹃便是黛玉的令官,就像《西厢记》里的红娘一样,总说自家小姐不是,其实一心要成就小姐与书生。要论忠仆,袭人对宝玉也忠,平儿对王熙凤也忠,但紫鹃的忠,不是主仆伦理,而是为了自己的心。紫鹃曾经这样说过她和黛玉的感情:

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又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她又和我极好,比她苏州带来的还好,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

为了刻画一个与众不同的忠贞者,曹雪芹用一种奇异的笔法,反而绕到了忠诚的背面去,用失去来讲忠诚。从他给紫鹃起名便可见一斑。杜鹃啼血,是忠贞,是刚烈,但同时,杜鹃也是一种劫夺之鸟,会偷走其他鸟的幼崽。就像爱与恨一体两面一样,忠贞和劫夺也是相伴而生的:你若要知道一个人是否真的忠贞——面对劫夺,拼死守护的,那便是忠贞了。拼死守护而不得,宁可舍了性命也要随他而去的,那便是忠贞了。


所以,紫鹃最惊人的一步,便是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她假称黛玉要回苏州,来试探宝玉的真心。这个谎话,平白也不好说出口,直到有一次宝玉关心林黛玉吃燕窝的事,叮嘱紫鹃道:我想着林妹妹每日吃燕窝,宝姐姐送的虽好,毕竟宝姐姐也是客中,不便总和她要。因此我在老太太面前露了个风声,如今听见每日有人给你们送一两燕窝来,这便是了。林妹妹吃上三两年,只怕病就好了。


紫鹃灵机一动,心中便打定了主意,她故意说:在这吃惯了,明年家去,哪有闲钱吃这个?

宝玉吃了一惊,忙问:谁?往哪个家去?


紫鹃见宝玉着急,越发款款地编出一篇有情有理的话来:自然是你林妹妹回苏州家去。姑娘来的时候,原是没了父母,老太太心疼她年纪小,接来住几年,大了该出阁时,自然要送回林家的,难道林家的女儿在你贾家一辈子不成?所以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也有人来接的。前夜里姑娘说,从前小时候玩的东西,有她送你的,叫你都打点出来还她。她也将你送她的打点在那里呢。

宝玉听了,竟像头顶一个焦雷,当下发作起呆病来。回到怡红院中,两个眼珠子直直的,问话也不答了。奶妈妈掐他人中,掐得深深一个指印,也不觉疼,急的奶妈妈捶床捣枕地哭起来,连说不中用了。前边贾母王夫人飞也似赶来,袭人便头一个冲出去找紫鹃来算账。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才哎呀一声哭了出来,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只叫道:要去连我也带了去!


众人这才知道,让宝玉一下死了大半个的急症,只是一句“要回苏州去”的玩笑引出来的。但在宝玉看,他与黛玉的情分是何等贵重,连万一也不可以有,无人时宝玉拉着紫鹃赌咒发誓道:我只愿这会子我立刻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块都化作一股烟,一股灰,一阵大风吹得四面八方都散了。这才好!

这番掏心掏肺的剖白是对着黛玉的,而听到的人却是紫鹃。曹雪芹用了一个非常中国的手法,他没有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让两个主角面对面告白,面对面殉情。正相反,他把最炽烈的示爱,和最冰冷的死别,都用同一面镜子反照着,这面镜子便是紫鹃。黛玉没有亲耳听见宝玉的告白,宝玉也没有亲眼见证黛玉的死亡,从头到尾,亲耳所听的,亲眼所见的,恰恰都只有紫鹃一个人。

所以黛玉去世后,一个深夜,宝玉敲响了紫鹃的门。这时,他与宝钗已经大婚礼成,但宝玉忍不住要问,林妹妹死前究竟是什么情形?她恨我负心吗,她又流了多少眼泪呢?对着那扇敲不开的门,宝玉喃喃自语,祈求着,抽泣着,像一个失去了一切的空心人。但此刻,他又的确是一个坐拥金玉姻缘,有贤妻,有美妾的富贵公子,几乎占尽了世人艳羡的一切。两个人影交织在一起,投影在紫鹃心里,令紫鹃的一片酸热之心,一时冰冷。她的心中浮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觉悟:人生缘分都有一定,未到头时,大家都是痴心妄想。真到头时,那糊涂的也就不理会了,那情深义重的也不过临风对月,洒泪悲啼。可怜那死的未必知道,这活的却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倒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

这一念起时,紫鹃的前途便已经明白了。不久后,她陪伴削发为尼的惜春一起出家,从此终身服侍惜春,不改初衷。王国维说,真正的解脱者只有宝玉、惜春、紫鹃三人,而紫鹃仅仅是观他人之苦痛,便能解脱,不免又高出百倍。其实,事情也未必如此玄妙。我们记得,宝玉专门问紫鹃要过一面菱花镜,这个细节是什么意思,历来没有统一的观点。我想,曹雪芹可能把紫鹃就视为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映照了炽热的爱意,也映照了冰冷的死亡,就像冰与火,但是,有哪一面镜子能在冰与火之中幸存呢,碎裂是唯一的结局,除非变成一种无知无觉的材质,远远地逃出人世去。紫鹃未必是像王国维说的那样,解脱了。她只是太聪慧,无法承受在清醒中碎裂,不得已,将自己变成了草木石头。

在此,红楼梦中那无处不在的隐喻,又浮出了水面——宝玉黛玉的姻缘名叫“木石前盟”,而木石前盟最忠诚的守护者,最后的结局正是化为了草木,化为了石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楼一夜听春雨2333

    紫娟是个好姑娘!一心一意为着黛玉,姐妹情深,动人的情谊!

    昀在晴天 回复 @小楼一夜听春雨2333: @喜马社区

  • 红星照耀东方i

    姐姐演播的非常生动,人物声音刻画的非常好

  • 鸭鸭的姑姥姥

    听的好感动。喜欢紫娟。

  • 听友315468314

    抖音播放关于《红楼梦》的节目太多了,最经典到位的要数本节目

  • Mia小五

    所以婚姻不幸不如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

  • 梦里梦外红楼依在

    又到了更新时间

  • 玖甜好多愚

    红楼梦里面都是悲哀的女孩子,好可怜的

  • 1365567kzps

    始终忘不了黛玉葬花时看慬归宿那段,我们的归宿又是什么呢?如花儿那样吗?

  • 李滨鑫

    李滨鑫龙湖天街小雨润如酥

  • maxiaohua

    多亏有紫娟,要不林妹妹更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