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病”之计(朱丹溪)(2)

缓“病”之计(朱丹溪)(2)

00:00
10:47
故事梗概:朱丹溪先生的老同学叶仪云身患重病。绝望之际,丹溪先生恰巧到访,病人喜出望外,认为绝处逢生。可是,丹溪先生开的药却让病人的病越来越重,而他却依旧自信满满,不肯更改。不久之后,丹溪先生遇到病人的学生留着眼泪去买棺椁,说病人快不行了。可到这个时候,丹溪先生却还是坚持说病人没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病人到底能不能转危为安呢?

故事原典:
1、《古今医案按》卷三:叶先生名仪云,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其记病云: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痛作,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床,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朋游哗然议之,彦修弗顾也。浃旬病益甚,痰窒咽如絮,呻吟亘昼夜,私自虞,与二子诀,二子哭,道路相传谓予死矣。彦修闻之曰:吁,此必传者之妄也。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煮小承气汤饮予。药下咽,觉所苦者自上下。凡一再行,意冷然,越日遂进粥,渐愈。朋游因问彦修治法,答曰:前诊气口脉虚,形虽实而面黄稍白,此由平素与人接言多,多言者中气虚;又其人务竟己事,恒失之饿而伤于饱,伤于饱其流为积,积之久,为此证。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帖,安得不日以剧?然非浃旬之补,岂能当此两帖承气哉?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众乃敛衽而服。
2、《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宋濂)记载:四方之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仆夫告痡,先生谕之日,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窭人求药,无不与,不求其偿,其困厄无告者,不待其招,注药往起之,虽百里之远弗惮也。
3、《朱丹溪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附《朱丹溪医学思想研究》记述:有一次,浙中一女子患痨瘵,经朱丹溪治疗,大有好转,只是两颧赤红如丹不去,丹溪遂亲自跋涉干里到苏州,请来葛可久为之诊治,可久闻之,感激万分,说:“我见过病人请医生,没见过名医请医生”。可久为病人行针刺治疗后,面上的丹点应手而灭。(据刘元《葛可久十药神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kiralmz

    讲得有声有色的,特别适合给孩子做睡前故事听!

    奈然ovo 回复 @akiralmz:

  • 听友447457535

    讲解非常生动,寓教于乐,孩子大人都可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