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后,毛泽东曾说过:“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这番话可谓是语重心长,发人深省。毛泽东也是这么做的,这从他对女儿李讷的教育中就能看出来。
李讷是毛泽东最小的女儿,但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溺爱她。李敏和李讷小时候的早饭都是简单的稀饭、咸菜、馒头片。其中馒头不是圆的,是那种长条形的,切成片以后蒸出来吃。这可谓是再普通不过的伙食了。
有一次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送了毛泽东一桶咖啡和牛奶,说是要给他的子女改善伙食,大师傅于是给李敏和李讷煮了牛奶,弄了咖啡、面包、黄油,孩子们则兴高采烈美滋美味地享用了这些特殊的食物。
但毛泽东知道此事以后,马上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对李敏和李讷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李敏因为小时候在苏联吃过苦,多少还能够接受批评,但李讷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她当时就委屈地哭了。但毛泽东并没有因为她掉眼泪而表现出心疼。时间久了以后,李讷也就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1952年,在中直育英学校读小学五年级的李讷,接到班主任布置的一项任务: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每个同学都需要制作一份节日礼物,既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结成小组共同做,还可以请家长帮忙,以实际行动向儿童节献礼。
李讷回家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毛泽东,并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毛泽东很高兴答应了女儿,随后在长35厘米、宽11厘米的宣纸上,用毛笔题写了一张条幅。
第二天,李讷回到学校以后,将毛泽东写的条幅交给了老师,老师将条幅打开后,发现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八个字。师生们都感到十分荣幸,学校还专门把这张珍贵的条幅裱了起来,挂在大厅的墙上。
后来老师问李讷,为什么主席要写两遍“好好学习”。李讷回答说:“昨天我央求爸爸给写几个字,爸爸写了‘好好学习’四个毛笔字。但不小心被水滴弄了水印。于是爸爸又在这个‘好好学习’的左侧偏下写了‘好好学习’四个小字。”
“好好学习”四个字,深切地反映了毛泽东对子女传承优良家风家教的深切要求。
1956年的一天,毛泽东正在院子里散步,他问身边的警卫员:“你觉得是李敏好呢,还是李讷好?”
警卫员回答说:“都挺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有上进心;对我们都很尊重,身上没有高干子女的那种优越感。”
毛泽东却说:“我看她们不如你们有出息,也不如你们有前途,她们比你们吃的苦少,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
警卫员争辩说:“主席,您还想叫她们怎么吃苦?比起普通人家的子女来,她们吃的苦只多不少。”
毛泽东却严肃地说:“她们还没有为革命做贡献呢!人哪,生活还是跟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出息了!”
1958年1月下旬,李讷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因为她小时候打针时针头不幸断在肉里,一直没有取出来,这次也要一并手术取出来。毛泽东对同时要做两个手术的女儿很牵挂,于是给她写了一封家信,鼓励她战胜病魔:
念你。害病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这是意志不坚决,我也常常如此。病情好转,心情也好转,世界观又改观了,豁然开朗。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你以为如何?……
信里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呵护,又透露出他对女儿的勉励鼓舞。
1959年,李讷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她对于利用课余读一些大部头的历史著作,感到有压力。毛泽东得知以后,在12月30日给她写信,信中说:
要读浅近书,由浅入深,慢慢积累。大部头书少读一点,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可以搞通了。
李讷把毛泽东的话听了进去。后来她学习了《庄子·秋水篇》之后,认识到了自己有自高自大的毛病,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己对人的态度,要彻底和同学打成一片,于是她向毛泽东写信汇报了这一思想动态,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又在1963年1月4日给她回信,信中说:
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可以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
现在好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大学期间的李讷,努力过着工农子弟的生活,住学校,吃食堂,每周六下课才回家。
有一次,李讷放学晚,卫士长李银桥担心她走夜路不安全,便偷偷派车去接她回家。毛泽东知道这件事后狠狠地批评了李银桥,他严厉地说:“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行?不许用车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们自己骑车子回来。”
在1960年全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正在上大学的李讷每个月也只能领到27斤的粮食定量,这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她是远远不够的,她也经常饿肚子。
李银桥知道以后,搞到了一包饼干,偷偷给她送了过去。李讷看到饼干以后,连忙环顾四周,确定周围没人才敢拿起两块放进嘴里,匆匆嚼了两下就咽了下去,让人分外心疼。
不料这件事情又被毛泽东知道了,他发了火:“都说了不让搞特殊,你们怎么还给她送吃的?”
李银桥只好说:“别的家长也有给孩子送东西的。”
毛泽东更生气了,他拍着桌子说:“别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谁叫她是我的女儿呢,还是恪守本分的好。”
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六,李讷放学回到了家里。炊事员也知道李讷在学校挨饿的事,那天晚上他特意准备了四菜一汤,还有辣子、酱豆腐等4个小菜。
回家以后,李讷对毛泽东抱怨说:“我的定量老是不够吃,菜少,全是盐水煮的。上课肚子老是咕噜咕噜叫。”
晚上吃饭时,李讷先伸鼻子伸到热气腾腾的米饭上嗅了嗅,然后开始猛往嘴里扒饭,饭太烫,她嘴里含着饭,咝咝地向外吹热气,才吹了几下就咽下去,烫得她眼泪都流出来了。不一会儿,桌上的饭菜已经被她“消灭”得差不多了。
一旁的卫士尹荆山看了以后,眼眶不禁湿润了,李讷可是毛主席的小女儿啊!谁能相信她会饿成这个样子?
毛泽东也慢慢地放下了筷子,怔怔地望着女儿出神。李讷于是问他:“爸,您怎么不吃了?”
毛泽东说:“哦,人老了,吃不多。我很羡慕你们青年人。”
李讷信以为真,于是对毛泽东说:“您不吃,我就全打扫了啊!”
毛泽东说:“打扫完,‘三光’政策,不要浪费。”
李讷吃完以后,又对尹荆山说:“尹叔叔,还有汤吗?把这盘子涮涮,别浪费。”
尹荆山再也忍不住,眼泪水夺眶而出,他又跑到厨房给李讷拿了两个馍馍,然后将热水倒进菜盘,把盘子都涮了让李讷喝。
毛泽东慢慢站起身,走进了院子里,凝视着那棵古老的柏树,久久一动不动……
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当时李讷正患有神经衰弱症,而且比较严重,但毛泽东还是将她安排到江西省瑞金县沙洲坝大队上坝生产队劳动锻炼。
不知不觉,李讷已经是快30岁的大姑娘了,毛泽东对她的个人问题非常关心,但还是表示:“她的婚姻,我不干涉,找个工人也行,农民也行。”
后来李讷认识了在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当服务员的小徐,两人经常一起干活、打球、聊天,渐渐地产生了感情。最终李讷郑重地向毛泽东报告:“我自愿与小徐结婚。”
毛泽东在了解了小徐的背景以后,一向主张婚姻自主的他当即在结婚报告上写下了:同意。
李讷结婚的时候,毛泽东专门派人给她送去了满满一大包袱的结婚礼物,可待打开后却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原来,包袱里装的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毛泽东送这样一份礼物,可谓是用心良苦,他认为即便是结婚这一人生大事、女孩子最幸福之时,女儿仍然要加强精神层面的修养,他希望女儿时刻都要注重加强思想理论素养的提升,他更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够学习马列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教育始于家庭。毛泽东对子女的教育,堪称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楷模!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