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亿吨煤运通道里的守护者

新春走基层 | 亿吨煤运通道里的守护者

00:00
13:40

【开栏的话】

新时代大潮澎湃,新征程气象万千。回首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新十条”落地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多地调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为生动展示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的喜人景象,齐心协力营造喜庆安康、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春节期间,正观新闻推出“大展宏兔”春节系列报道,通过对别样团圆年里的“白衣战士”、铁路工人、“弄潮er”、传统手艺人、“神秘组织”外卖小哥、游子心中的家乡味道等进行采访报道,展现市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畅想。今日推出《新春走基层 | 亿吨煤运通道里的守护者》。

“你等个一二十秒,要来一辆车通过我们站。”老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呼啸而过的车声淹没,轰隆隆的巨响传来,我不由得暂时捂住耳朵,“我们这边就是这样,一过车噪音就有点大。”嘴里抱怨着,那张布满皱纹的黑瘦面孔却是挂着笑,老张搓搓手合拢在面前哈了一口气,转头望着列车远去的影子,浑浊的目光里盛满留恋。

这是他值守在这方小小的车站中的最后一个春运。

老张的全名叫张月洪,是新乡电务段济源车间磨滩信号工区的工长,常年驻守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磨滩站。说来有缘,他守候的这条线属于“侯月铁路”,早些年工友们总爱拿他打趣,说“侯月线,可算是把你侯来了。”他只笑笑,也不反驳。

作为1995年侯月铁路开通后第一批驻扎在“亿吨通道”上的铁路人,而今已经59岁的张月洪,曾辗转陇海、侯月两条线路,义马、嘉峰、磨滩三个工区,在铁道上默默值守37个年头,在见证中原铁路发展变迁的同时,也在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这条“亿吨煤运通道”的安全。

“老兵”的37载铁道值守岁月

磨滩站信号工区坐落在重峦叠嶂的太行山脉深处,两侧的山峰几乎将这个小站完全与外界隔绝。1994年,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晋煤外运的南通路之一的侯月铁路建成通车,磨滩站信号工区随之建立。

作为继大秦线之后中国第二条煤运“亿吨通道”,侯月铁路沿线地势险峻,大部分线路都在山区穿行,非桥即洞,磨滩信号工区的实际工作地点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这里交通封闭,仅靠与侯月铁路同年开通的“小票车”上下山通行,这段穿越太行山脉的磨滩信号工区有近30公里,其中近80%的路段都是在幽深的隧道中,还有10%的路段是桥梁。

正在进行检修工作的张月洪

为了保证能够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工区内每隔1000米都要铺设信号机和轨道电路等设备。老张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区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才能保证货运的火车顺利通过。可以说,这座隐没在深山云雾中的磨滩小站,就是一座设置在崇山峻岭中的安全“驿站”。尤其是在春运期间,侯月铁路承担着重要的电煤保供任务,磨滩小站更是平均每天接发200多辆列车,老张和他的工友们,就在这方小小的车站中,时刻保卫着“亿吨通道”的安全。

山里的冬季早晨,天色很暗,远处的山林树木都被薄雾掩盖。随着“吱呀”一声门响,老张已经拢好衣服走向不远处的值班室,通过微机监测查看路段里各项设备的情况。他管理的这座磨滩信号工区,加上他自己只有四个人,作为负责的工长,他要操心大小事务,每天分四五次去定期查看信号点的设备情况,包括晚间的值班以及各种临时紧急工作,“作为这个工长,你就要负起这个责任,就要多承担一些。”老张的语气带着骄傲。

作为晋煤外运的主要路线,磨滩站平均每天要接发200多趟列车,一年下来要运送上亿吨煤炭。数百趟列车24小时不间断的从铁轨上呼啸而过,也就意味着工区工人们必须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值守,作为工龄37年的老铁道人,老张不止一次遇到过半夜需要应急维修设备的情况。

“那是在去年冬天,气温特别低,半夜突然收到通知说区间断轨了,我们汇报之后立刻背着工具过去抢修。”怕我听不懂,老张解释道,“冬天天气太冷的时候,钢轨经过热胀冷缩,就会很容易被拉断,控制台就会显示这个区间出现问题。”他安排一个人留在控制室拿出对讲机,方便随时查看铁路状态对前去维修的工友进行人身安全防护,便转头出了屋。

隧道里需要一位工友打着矿灯完成维修工作

需要抢修的路段离站点有二十多公里,大部分都是隧道和桥梁,其中隧道能占80%左右,他们需要自己携带照明设备。但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交通工具,尤其在冬天山里经常下雪,只能靠步行,老张和工友两个人背着几十斤重的工具,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寒冷的冬夜里,穿隧道,越桥梁,有时候甚至要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到维修路段,“我们这么多年都是靠这样步行过来处理事情的。”老张说。

年关将至,新的春运高峰已经来临,老张和他的工友们,就像那块立在铁路轨道旁镌刻着“磨滩”两个大字的石碑一样,用责任和坚守保证数千万辆次煤运列车的安全通过。

老张值守的磨滩车站

太行深处的“团圆专列”

货运列车一辆接着一辆从老张的眼里飞驰而过,他穿着黄色的工服,苍老的身躯却板板正正挺立,忽然他的眼前一亮:一辆绿皮小火车缓缓驶来,三小节车厢“哐当哐当”地停留在他的面前,乘务员熟练的拿出一大包食物,欢快的声音传来,“过小年吃烧饼了!老张。”

这是老张与工友们与外界沟通来往的唯一通道。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铁道工人们没有周末和假期,而是每工作半个月乘坐火车回一次家休息四五天,这辆职工通勤的小票车与侯月铁路同年开通,被称为职工的“团圆专列”。由于山上完全买不到吃的,小票车平时还担负着逢年过节往山上运送食品物资的任务,老张和工友们平时需要什么,就提前打好招呼。

“每次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坐车回家能看看父母,他们年纪大了我也担心。”提起年迈的父母亲,老张的语气都变得柔和起来,“我父亲今年已经90岁了,他是火车司机,在陇海线开了一辈子的蒸汽机车。母亲也87岁了,而且父亲这两年身体不太好,工作之余我就想着能多回去看看他们,能给他们做个饭、说说话也好。”

张月红的父亲和母亲

老张是工友四个人里面年龄最大的,好几个年轻工友结婚的时间不久,更想能多回家看看妻子孩子,“我是他们的工长,要保证他们这些小伙伴能在家多歇两天,所以我平时一般一个月就回去两三天。我母亲也常常说‘你也该回来家看看了。’但转头又和我说,‘确实你回家也不方便。’”老张的笑里带着些无奈,却也没有更多的情绪流露了。

他的辛苦也被工友们看在眼里。据老张讲述,2021年7月磨滩站遭遇特大暴雨,导致部分路段坍塌,他坚守在一线抢险救灾,包括后期设备维修和铁路看护,在这里值守辆将近两个月,“工友想着我老长时间不回家,就商量着打了个连班,叫我这个老工长回家一趟休息一段时间。”

得知工友们的“计划”,老张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他用手机拍下磨滩站的全景、工区的面貌,收集了十八大以来铁路不断变化的图片,便乘坐郑州局管内洛阳至嘉峰的职工通勤"小票车"踏上了回家之路,准备给父母个“惊喜”。“我拍个视频、拍个照片回去给他们看,我老父亲上班时条件不如现在,我要给他看看现在的生活变好啦,今非昔比了。”老张的语气飞扬。

当90岁的老父亲打开家门看到风尘仆仆的儿子,又惊又喜。小年夜的餐桌上,老张吃着母亲为他亲手包的饺子,把拍摄的工区环境和工作照片一一为老人讲解;他还把从《中国铁路》《人民铁道》《中原铁路》中反映铁路十年发展、中原米字高铁建设和复兴号的普及等微信,一桩桩一件件讲给老人听,当了一辈子蒸汽机车司机的老父亲眼里闪着泪花,止不住道,“好,好。”

“这几十年对家庭这一块亏欠太多了。”老张叹了口气,“我回家和父母亲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春运了,再回来就不走了,在家里陪你们。’他们身体好的时候,我最起码每隔一段时间我能回去陪他们,如果他们身体不好,我就回家给他帮他们做饭,好好照顾他们。”老张的眼里也泛着莹莹泪光。

镌刻在铁道人骨子里的责任心压过了对于家人的亏欠。假期结束,老张收拾齐全就马不停蹄的赶回磨滩小站,带着老父亲的期待和祝福,开始新一轮的铁路保卫工作。

铁道生涯的最后一次春运

磨滩站的下方不远处是一条河,老张很喜欢在工作空闲的时候来这边走走。约莫是因为在山谷处,河水大部分时候并不湍急,偶尔的闲暇日子,老张也会拎着鱼竿和小桶,感受山中“隐居者”闲来垂钓的乐趣。但更多的时候,他会拍拍周围的照片和视频。山中无岁月,他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漫长值守中,将寒来暑往一一记录。

老张在沁河旁眺望远方

他看着春去秋来,看着莺飞草长,看着贫瘠大山深处的土坯房渐渐变成坚实的砖瓦,看着破旧的房屋和简易的厨房变得整洁又敞亮,看着贫困乡镇的经济一点点向前踏步,看着中原铁路数十年发展变迁,‘米字形’高铁建设完成……老张的眼神里,装着他守护了几十年的铁道路线,他说,“这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次春运,我想再好好看看这里。”

谈起驻守磨滩站近十年来的最大变化,老张觉得是生活在这附近的乡亲们,“我14年来这个站,到现在都快有十年了。刚来的时候这边环境确实不好,冬天天气冷,夜里睡觉感觉门窗到处都透着风,离这近的村子住的都是土坯房子,屋子里真的是家徒四壁,啥也没有。”回忆起过往岁月,老张的声音满是感慨,“煤运能拉动经济发展啊!政府有收入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加上这里风景好,还有铁路,旅游这一块发展也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说到动情处,老张的语气都变得有些激动,“都希望有好日子过,我真心为村民们高兴!”

老张所处的磨滩信号工区,也在近几年修缮了房屋,包括住宿、厨房、会议室都修的整洁干净,还增添了活动室。车站员工们即使逢年过节回不了家,也能在这过一个好年。

2023年1月18日上午,也就是农历的大年二十七。随着熟悉的绿皮火车出现,老张和工友们也收到了这次的新年年货,“足足有几大包嘞!有米面粮油,还有好多肉和饺子,等我们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一块做个团圆饭吃。”新年的氛围映衬下,老张的神情格外生动。

老张和工友们的新年年货

他们与往年一样早早的就做好了过年规划:值班结束之后就回工区,老张和工友们要先做个大扫除,去去一年的尘埃,打扫干净之后就一块做饭,包饺子,炸肉丸子,再多炒几个菜,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工区还有个大电视,我们就一块看春晚节目,聊聊天说说话。”老张道。

铁路的春节没有假期,老张所负责的磨滩信号工区有四个工友,平时最少得保证三个人值班,只能一个人休息。“逢年过节大家都想回家,但我是工长,另外年龄也比他们大,所以基本上这么多年都是让他们回家休息。”对工友的体谅让老张格外受到尊敬,大家也明白这是老张在磨滩信号工区和大家一起过的最后一个春节,都想过的更热闹些。

而如今新年将至,老张依旧挺立在太行山脉深处,这将是他近四十年铁路生涯中的最后一班岗,“我得在这,今年是我能参加的最后一次春运,以后就没有机会在磨滩站守护侯月通道了。”他饱经风霜的苍老面孔上,有着铁道人独有的坚毅,黄色制服的身影立在轨道旁,如山间的一棵老松静默不语,却日月不息的保卫着候月线这条“亿吨煤运通道”的安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