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不能有能看懂的新闻节目,我们能不能有更好的精神生活?”这是来自听障群体的发问。
聋人是社会上不能被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理应享有平等获知信息、共享文明成果的基本权利。而新闻作为这一群体了解身边事、融入社会的重要窗口,多年来经历了不断完善以适配聋人需求的过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各省、市开始推出带有手语主播的新闻节目后,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并逐步推动落地。2015年2月,《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中要求“制定实施国家手语、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又提出“鼓励省、市电视台开设手语栏目,逐步推进影视剧和电视节目加配字幕”。到目前为止,有相当一部分新闻节目已经配备了手语主播。
但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听障人士中能够完整看懂手语新闻的比例并不高。2021年,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一项面向585位聋人的调研指出,“完全能看懂”电视手语新闻的聋人只有7.69%。对于大部分聋人来说,新闻节目只能“看懂不到一半”。同时,另一个需要关注的事实是,在老年群体中,听力下降的人数也正在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聋人观看新闻的主要障碍有两点:一是内容方面,相比口语来说,手语体系词汇量小、发展滞后,加上新闻播报使用的一般是标准手语,和大多数听障人士生活中使用的自然手语有手势和语序上的不同,容易造成观众的理解困难;其二则是新闻节目分给聋人的空间不足。在节目中,手语主播一般被放在角落一个面积只占屏幕大小十分之一的窗口内,不仅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无法被完整展示,也给听障人士的观看造成了不便。
如何制作适合听障者的新闻节目?按照“问题-措施”的路径,可以讨论的具体方案其实有很多。例如,针对聋人观看不便的现状,可以调整屏幕比例、补充浮动字幕,或是开设无障碍新闻专栏;同时,新技术能够被用来提升翻译效率、降低节目制作成本;而面对手语翻译准确性问题和专业手语播音员缺口,则需要通过长期重视教育,逐步建立完善的手语翻译培训、测试和鉴定体系,培养储备人才来解决。
然而,“查漏补缺式”的思路,往往会比较滞后。作为能够无障碍接收与表达信息的群体,健听人长期生活在以自己为标尺设计的世界中,对聋人碰到的重重阻碍缺乏感知,而聋人群体的需求表达形成一定舆论声量,再得到解决又需要时间与机遇加持。于是,两千万听障者的问题目前还只能停留在“被看见”的层面。
因而,归根到底,当前最为重要的还是转变观念,抛弃“健听人本位”思想,以平视姿态了解听障人士真实需求。在手语新闻这一领域中,聋人本身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推动听障人士参与共建,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这种让问题前置的思路,也有助于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加快完成从“有”到“有效”的跨步,进而达成共同的平等愿景。
手语新闻主播在电视屏幕上只占据了非常小的一个角落,但这扇小窗口却是聋人与健听人交流的通路,也折射了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该有的温度。我们也依然期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能够撬动更多无障碍问题的解决。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