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许多人即将踏上回乡的旅途。走访亲友,聚会应酬总是难免。为了降低感染风险,近日,有专家提出聚餐时使用公筷建议,获得不少网友支持。#聚餐要求用公筷是矫情吗#也成为热门讨论话题。某平台也在直播中发起“公筷行动”,倡议春节聚餐使用公筷。在某电商平台上,“公筷”的搜索量激增。
观察此类话题的评论区,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使用公筷真的很有必要”“即便不管控了,卫生习惯还是要保留,只要是聚集性餐饮我都支持用公筷”。事实上,分餐制早在古代便已出现,时至今日,推行公筷公勺也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鲜话题。有网友表示:“没有想到筷子也有一天会登上热搜”。公筷爆冷成为热门年货,这样“老土”的话题却上了热搜,足见人们越来越在乎“舌尖上的卫生”。
事实上,疫情早已悄悄改变了人们的健康理念和许多卫生习惯。在防控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聚餐使用公筷公勺、出门必须戴口罩、快递取件后对快递包装喷酒精等等,一些被认为关乎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动作被保留并逐渐流行起来。就笔者的母亲而言,每次从外面进家门后务必要对接触外界的重点部位喷洒酒精,做一次“全身消毒”。尽管在消毒效果方面可能不会达到预期作用,但这似乎充满着某种让人心安的仪式感。或许,人们的卫生习惯正是在这种生活小事中不断养成,在本质上,这也是一种自身健康意识的觉醒和提升。
目前,人们的生活正在渐回正轨,生活中处处都留下了努力奋斗的细节。这次疫情,让人们开始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反思,并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寻找最适当的方式。从科学佩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到使用公勺公筷,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在被不断养成和改善,并反应在这些生活的点滴小事上。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适应期。如何在疫情防控新阶段利用好这些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让文明习惯覆盖每一个生活细节,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做着努力。此前,上海某科普平台曾围绕“疫情带来哪些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主题做过调查,列举一大波“健康金句”邀市民投票,希望以此进一步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努力将防疫举措转化为市民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这些举措不失为一种固化良好卫生习惯的有效方式,人们的思维习惯乃至文化生活就是在这样的事件中被重塑。
疫情防控的这些日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强化文明习惯的契机。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疫情防控考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重塑健康习惯、提升文明素养的契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在慢节奏的生活即将恢复的时刻,如何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常态,是当下亟需思考的问题。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