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

编后语

00:00
10:58

编后话
读完本书之后,读者未免会想到:这本书其实已经很好了,不谈其在临床上是否适用,其观点已经够新颖的,实在没必要采用小说这样的手法来表述。比如降压联方那里,如不注意的话,很可能就照着在病人身上试用了,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大违作者的初衷?医学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不适合用小说的方式来表达,否则,易产生误导。对此,我要稍作解释。
这本书,相当于我学中医的自传-除了加上柳孜致这个虚拟的女主角之外,书中所阐述的东西,并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得来的,而是自身体验的心得。所以,错误的降压联方的产生也不单纯是出于小说写作的需要而拟就的。事实上,错误的认知产生了错误的方子,自服后感觉不适,才想到正确组方的方式。事实上,书中补肝敛肺汤中的剂量运用不当之后所产生的种种不适,都是我自身所经历的,包括单用白芍引起呛咳、吐大量痰涎,以及苦味用量过重引起腰痛如折、感冒之类的,因为这样而在三天内喝了一整瓶的醋,也是真实的。这本书,从2007年11月末开始写,整整用了15个月时间,单从字数来说,写这本书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是因为有些问题自己当时都没有弄清楚。是的,在中医所说的理法方药中,我也是“理”先行的,但是,自己辨证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正确,于是就额外地耗费了时间。
看到这里,有人不免就想到,既然书中的东西多是你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然后才推及医理,那么,由于个案的局限,这医理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了;另外,既然是作者的自身体验,并且,作者在外科工作了那么长时间,很少接触内科病人吧,书中的医案以及用药到底是不是真的?
怎么说呢?书中的医案基本还是真的。我在写书的这段时间确实在外科,书中除了那例胆结石病人以及感冒病人外,是没有什么内科病人,但现在不是有网络么?在写书过程中,有幸结识了几个欣赏本书的中医爱好者以及中医同道,书中的案例多由此而来。
比如,酒精性肝硬化,是结合自身的一些症状写的,因为就我的认识,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确是辛伤肝;其后一中医同道来信说补肝敛肺汤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效果确实不错。
比如,一个叫冰痞的书友,自己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看书后就兴起试一试让我开方的念头,我用调和法组方让其内服,确是2周解决临床症状。
比如,《伤寒论坛》一ID叫菊花茶的,是学针灸的,毕业后在瑞典执业,自己的孩子患慢惊风,脸上不时抽搐,并有不良的手淫习惯,当时发帖子在论坛上求助。其后,予以补肝敛肺汤与益肝汤内服月余,症状消除。
比如,一位在美国读博士的患者,睡眠差,多梦,睡中易惊醒,醒后濒死感,短气憋气,乏力,胸胁疼痛,肩背酸痛,病程已半年多。西医检查除了轻微的反流性胃炎外无异常。但自觉症状重而不能继续学业,遂休学回国,多处求医,服用补肝敛肺汤与益肝汤约2个月,症状基本消除。
比如,一例慢性活动性乙肝病人,这病人是我今年进内科后经治的住院病人,症状只有乏力、不欲饮食,但表现得比较重。入院后,予以能量支持外,施用补肝敛肺汤,服用后感觉良好。
进内科后收了一例糖尿病患者,血糖19mmol/L,尿里有蛋白十,没有明显的三消症状,人疲乏、纳差。由于当时是春节期间,医院里没有鳖甲,又不方便进药,就没服用汤药,直到快出院时给予咸+酸+苦的组方,服用两剂,并无明显感觉。
倒是去年下半年在网络上诊治了一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比较长时间。那例患者有长期烟酒嗜好,无明显症状,但血糖11.8mmol/L,血压160/90mmHg,平时用些健脾类的散剂内服,看了我的书之后兴起让我一试的念头。当时考虑不很周详,予以咸十酸十苦的组方与辛十咸的组方月余,病人血糖由12mmol/L降至10mmol/L,但血压有增高;第二个月守方服用,血糖不降反升至15mmol/L,血压也很高,180/100mmHg,当时患者信心大失,医患两人反复交流几次后,患者决定还坚持治疗;第三个月便考虑为肝肾二脏并虚,咸+酸+苦的组方暗含有“肝约”组方法在内,不利于肝虚,故表现为血压增高,于是予以咸+酸与酸+苦两个组方内服,患者血糖由15mmol/L降至8mmol/L,没吃降压药血压也稳定控制在120/80mmHg左右,该患者信心大增,自然继续坚持治疗;但第四个月后,病情出现反复,病人血糖又升至15mmol/L,经过这次反复,患者再无信心继续,治疗遂终止。
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说,对于肝虚,我还是有着比较大的把握与信心,就目前的用药来看,补肝敛肺汤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对其他的脏虚,因为没有确切的案例,目前就没有发言权。就前面所说的那例高血压糖尿病来说,辨证为二脏俱虚,用药就比较麻烦。就那几个月的治疗来看,以咸味药物为君的组方还是能降压的,之所以治疗失败,是没有采用“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很少采用咸十辛的组方以补肾气。之所以会有失误,是因为我当时认为在二脏并虚的病机中,似乎存在哪一脏先虚损而为本病之主因,既然患者有饮酒嗜好,又经过咸+酸+苦的组方降糖失败,自然是以肝虚为本,于是就采用咸+酸与酸+苦的组方,均以酸为君;而不用甘味与辛味,是怕甘味损及肾、辛味损及肝。
还要强调的是,我在探讨肝虚的病机与用药方式之后,临床上就有了遇病便辨为肝虚的习惯,这不太好。中医发展到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理论与临床派别,这些理论与派别,都能或多或少地解决一些临床问题,无谓谁高谁低的问题。书中为了凸显自己的理论与观点,对火神派的理论就打压得多一些,但并不就说火神派的思想完全没用。从制方之法来看,火神派的甘+辛,或是单用辛成方,对于脾与肺的本味亏虚还是很好的组方方式。所以,在临床上,不要拘于一家之说,如果在用药之后疗效不好,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如果能够换位思考,就算汤药探病,也好于拘泥不化吧。这也是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
另外,在写本书时,想到了几位大学同学。大学时,我们都有用针灸刺穴以及成药内服的经历,这样的经历,一般是轻尝则止,但有几个却跟我一样,坚持了很长时间,应该是很另类的了。还有另类的则是练气功。那几年正是气功热的时候,每天早上锻炼时,在校园里总能见到一批同学或站或坐凝神练功。我不知道这些长期自行服药以及练功的同学是否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如今可还安好、身体健康?曾经听本单位的同事兼学长说过,他的某个同学因为练了气功而出偏差,又有某个同学因为服用壮阳药物而出现甲亢,最后不得不求助于西医手术。而一个书友在看了我的书之后留言道:“看了你写的贺财的事,简直就是我呀。19年来我也一直在服药,比他也好不了多少,现在还没治好呢。我边看边笑,笑他和我一样啊。”我想,像我们这样的,因为年少而轻率,因为抱负而执著甚而变成泥足深陷不能自拔者应该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他们一点启示。真诚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早日修成正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娜小豆儿

    感谢小陆这一路走来的支持陪伴~

  • 小陆离子

    完结撒花

  • 无闲草堂

    啊,怎么就完结了

    娜小豆儿 回复 @无闲草堂: 考虑到年底了,抓紧赶工呀~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

  • 乐清馆馆长

    中医最需要就是悟性,这个不一样的思维切入点也许是一条不一样的路。药食同源,味可以直接复制到食物上。

    娜小豆儿 回复 @乐清馆馆长: 我也这么觉得

  • 听友193912924

    我和李老师情况,病情一模一样,今天听完了课,开始使用一下补肝敛肺汤试试,病好了我反馈一下。谢谢老师

    娜小豆儿 回复 @听友193912924: 一定监测好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不舒服就停药,最好还是再请教下附近的中医,看是否适合,有些细节不是专业中医会意识不到的

  • 眉坞老农的万卷楼

    保持情绪的优雅从容。观察你身边的人,所有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是智者,生活一定过得一团糟。生气,其实是最愚蠢的。它只是你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高手,心里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那就换个方法解决,还解决不了,那就放下,永远不要被情绪所带偏。

  • 抱元守一_rj

    为什么不成全两师徒?

    娜小豆儿 回复 @抱元守一_rj: 毕竟这不是爱情小说啊,自己脑补一下就好

  • 1365348yrjn

    谢谢中医深思

    娜小豆儿 回复 @1365348yrjn: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