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拿1/3存款买房? 先别急着骂

专家建议拿1/3存款买房? 先别急着骂

00:00
10:16

最近又有专家上热搜了。他是原中房集团董事长、现汇力基金公司董事长孟晓苏。他因为一句话被骂上热搜:中国老百姓去年又增加存款15万亿,如果15万亿的存款,其中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的购买、装修和其他的购买,那中国经济不就能够顺利恢复了吗?

网友们听了直摇头,纷纷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热搜发酵后,他主动回应了几个争议点:

一是拿出1/3存款去买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房屋销售额从2021年的18.2万亿下跌到13.4万亿,减少了接近5万亿。他所说的“拿出5万亿买房”,就是指的减少的房屋总销售额。

二是从来没有强迫低收入家庭去买房。如果稍微对孟晓苏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他是支持住房双轨制的。他曾经多次强调,要给低收入家庭、新市民与青年人家庭提供保障房,包括产权型保障房与租赁型保障房,而不是只能去买商品房。政府要履行提供保障房的责任,央企国企要尽快回归保障轨。

三是居民存钱不花钱,和高层判断一致。之前无论是重要会议还是高层发言,中国2023年都将面对经济收缩、供给扩张、居民预期减弱的局面。针对有购买能力居民的预期不良与信心不足等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因此孟晓苏强力支持扩大居民的改善房需求,支持有能力的家庭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既符合中央判断也符合实际情况。

孟晓苏绝对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少数说真话比较多的专家。他在过去两年讲过很多与楼市有关的笑话、段子,在业内流传很广,几乎每一个都值得细细品味。

2022年12月底的一场线上企业家新春联谊会上,他又再次说了好几个有关楼市的寓言。

第一个是默多克的故事。

众所周知传媒大佬默多克结婚离婚多次,每回都是先找好新人,人选落定了再与前妻分手。他在1956年、1967年和1999年与三位女人结婚,随后又在2016年与女友第四次结婚,可惜这段婚姻在2022年8月也结束了。孟晓苏总结说:默多克每次都是找好新老婆,不愁家务事没人管。很多人看不上中国已经形成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还发动大家找新经济增长点,又找不到。

这部分人认定其他国家的支柱产业好,要抛弃自家的支柱,把别国的支柱拿过来。然而正是因为房地产成为中国支柱产业,才拉动了无数上下游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支柱产业有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不能跨越发展阶段。

第二个是一则笑话,叫做《糊涂县官》。

这位县官不识字,有一天审案子,原告名字是金止未,被告名字是郁卞丢。县官看不懂,就把原告误叫成“全上来”,被告“都下去”。结果就是先喊全上来受审,再喊都下去受审,下面的衙役也听不懂,两边人马被来回折腾。

这和中国楼市调控周期很类似。历史经验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从来都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说要调控就严防死守,说要放松就一地鸡毛。

第三个是一个趣闻,是孟晓苏的老朋友分享给他的,叫做《最佳咖啡厅》。某一天上海解放后,粟裕将军和夫人在街上走着,粟裕忽然指着一家咖啡厅大声说,这家咖啡厅一定不错。粟裕的妻子楚青很是惊讶,丈夫从来不喝咖啡也不懂这些情调,她就问粟裕为什么这么说。粟裕将军解释说,只要在这个咖啡厅阳台上架几挺机关枪,就可以封锁整个街道。

答案听起来牛头不对马嘴,但其实表现出了不同人,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态度各有不同。

中国楼市过去房改三十年,最大的分歧就在于房价,很多人看到房价上涨就开心,看到房价下跌就悲伤。如果站在年轻一代的角度上看,有房和没房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让商品房价格下降,而是建立更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孟晓苏多次强调,要让新市民、青年人家庭能够住上保障房,通过让他们享受一次房改政策,帮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了解孟晓苏的人,肯定能理解所谓的“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只是媒体吸引眼球的一种方式。不了解他的微博朋友,只是想发泄一下情绪,也不关心这句话的上下文,以及孟晓苏的楼市观点。

网友们需要的是一次狂欢,而不是理性讨论。

中国楼市房改之后狂飙突进三十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保障房逐渐退居幕后,二是商品房不断走向台前。所以才出现了极端情况下,所有头部房企都朝着规模、高周转、大体量、高负债一往无前猛冲。

在楼市上行周期,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打压房价限制购买,设置各种规则。一旦到了震荡下行周期,全国多地城市立刻调转方向,开始一轮轮的放松,包括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首付比例降低,房企优惠打折轮番上场。

孟晓苏曾经说过:北京之前很努力地把一个项目30万元/平方米房价降到了15万元/平方米,就像小品《不差钱》里演的那样,演员说四斤的龙虾来一只,服务员说没那么大的,有一斤多的。

老百姓日常吃不起四斤的龙虾,买不起30万一平米的房子,也买不起15万一平米的房子,就算是降到5万一平米,也需要掏空六个钱包全力以赴,再背上30年的贷款。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显然是国企、央企背景的房企,后续发展过程中,忽略了房地产的公共服务职能。孟晓苏曾经在中房集团工作,中房每年开发的项目颠覆时期占全国总量的22%。可惜随着房改推进和房企的市场化进城,中房集团逐渐退居幕后。

房价上涨,自房改之后就成了一个史诗级难题。官方数据显示,房改之后的1998年到2008年,房价总体上涨平稳,每年上涨幅度只是3%-5%。自从2009年楼市调控之后,房价涨幅明显提高,翻倍增长。

除了加强保障房建设,孟晓苏过去五年、十年、二十年,也一直在强调另一个观点:请专家们不要再拿房价下降这个说法去搅乱预期,忽悠百姓。实施情况是,市场上很多专家不断反复灌输“房价会跌”这种观点给居民,居民大部分的资产又都在房子里。然后每年实打实看到房子价格在上涨,与专家的观点恰恰相反,于是在赚了钱之后继续买房。

这些专家的言论反而加强了居民认为房价要上涨的预期,形成一个新的循环,继续有资金投入到楼市里去。这种循环一直持续到两三年前,民营房企出现洗牌和疫情导致大家收入下降,才真正被打断。

2023年元旦,全国楼市中,环京地区率先回暖了。贝壳数据显示,50城1月上旬日均二手房成交量较去年12月日均增加39%,廊坊日均成交较12月翻倍。央行和银保监会,在1月10日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其中提到了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

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财政部、央行、政府都在努力把房企引导回正规,解决商品房的很多遗留问题。孟晓苏的言论,如果换个顺序说,会非常振奋人心,最适合用在当下的时间节点。

那就是:如果老百姓拿出1/3存款,就能买得起房,中国经济就真的恢复了。我们热烈地期待着那一天,早一点到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两百斤的小居居

    每个人借高利贷都能买得起房

  • 海天一色_rt

    搞笑,钱大都在富人手上,富人又何止一套房。

  • 多听为宜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