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王①的大葬② 17日
(1)
今天午后二时,我们一进教室,先生就叫代洛西。
代洛西立刻走上前去,立在小桌边,向着我们朗诵那篇大葬纪念辞(cí)③。
开始背诵的时候略(luè)微有点儿不大自然,到后来声音渐(jiàn)渐清楚,脸上充满着红晕(yùn)④。
(2)
“四年前今日的此刻,前国王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二世陛下的玉棺⑤,正到达罗马太庙⑥正门。
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二世陛下功业实远胜于意大利开国诸(zhū)王,从来分裂(liè)为七小邦(bāng),为外敌的侵略及暴(bào)君的压制所苦的意大利,到了王的时代,才合为一统,确立了自由独立的基础(chǔ)。
王治世二十九年,勇武绝伦,临危不惧(jù),胜利不骄(jiāo),困逆不馁(něi),一意以发扬国威爱抚(fǔ)人民为务(wù)。
当王的柩(jiù)车在掷(zhì)花如雨的罗马街市通过的时候,全意大利各地的无数群众,都集在路旁拜(bài)观大葬行(háng)列。
柩车的前面有许多将军,有大臣,有皇族(zú),有一队的仪(yí)仗兵,有各色的旗帜,有从三百个都市来的代表者,此外凡是可以代表一国的威(wēi)力与光荣(róng)者,无不加入。
大葬的行列,这样地到了庄严的太庙门口,十二个骑兵奉(fèng)了玉棺入内,一瞬(shùn)间意大利全国就与这令人爱慕(mù)不已的老王作最后的告别了,与二十九年来做了国父、做了将军、爱抚国家的前国王,永久地告别了!
这实是最崇(chóng)高严肃(sù)的一瞬间!上下目送玉棺,对了那色彩黯(àn)然的八十旒(liú)⑦的军旗掩(yǎn)面泣(qì)下。
这军旗实足令人回想到无数的战死者、无数的鲜血,我国最大的光荣、最神圣的牺牲及最悲惨(cǎn)的不幸来。
骑兵把玉棺移入,军旗就都向前倾(qīng)倒。其中有新联队的旗,也有曾经过了不少的战争而破碎(suì)不全的古联队旗⑧。
八十条的黑旒,向前垂(chuí)下,无数的勋(xūn)章触(chù)着旗杆叮咚作响。
这响声在群众耳里,好像有千人齐声在那里说:
‘别了!我君!太阳照着意大利的时候,君的灵魂(hún)永远宿(sù)在我们臣民的心胸里!’”
(3)
“军旗的头又抬(tái)到空中了,我们的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二世陛下,在灵庙之中永享着不朽(xiǔ)的光荣了!”
以下理解与解释,供参考:
(为相应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所附文字,图片略)
① 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王,就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也有叫“Victor Emmanuel II”“维克托二世”的。
网上虽译名不同,叫法各异,但作为第一个统一意大利的君主,是不会有第二人的了。
就像我国经历春秋战国之乱后,秦王嬴政,一举统一天下,做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就有了“秦始皇”的称呼。
不过,这位统一意大利的国王,却仍然被称为“二世陛下”,也许他并不太看重这“一”的名分。
在不同译本中,看到的这位国王的称呼还有:维托利奥·埃马努埃勒国王、Vittorio Emanuele。
② 大葬(zàng),文中指的是前国王的葬礼,应该是那种正式的、有着隆重仪式的葬礼吧。
就像2022年9月1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葬礼。
而从文中的描述,也能感受那份隆重,阅读时可以留下心。
③ 那篇大葬纪念辞(cí),就是代洛西在安利柯家中,花一小时就背诵下来的文章。
详见日记:“1月12日 友人的来访”。
④ 红晕(yùn),估计是随着文章的背诵,代洛西愈来愈投入其中,他的声音越加清晰,而脸上也泛起红光吧。
又忍不住想对比下几个版本的翻译,这文字上的功夫,许就在细节的刻画上吧。
英文版的内容是:
and began to speak in a vibrating tone of voice, raising it by degrees and flushing in the face.
( 其中,“by degress”是“逐渐地”的意思;“flush”在英文字典里有这样的解释“if you flush, your face goes red.”)
意译本是:开始用自己那种强有力的声音朗诵,而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激动。
立人译本是:开始背诵的时候,略微有点不大自然,到后来声音越来越清楚,脸上充满着红晕(感觉像夏先生的文字)。
喜马拉雅版本:(没有这篇文章)
王干卿译本:面对着我们,满脸通红,用开始有点颤抖而后来变得清晰的声音朗诵起来。
夏丏尊先生的文字:开始背诵的时候略微有点儿不大自然,到后来声音渐渐清楚,脸上充满着红晕。
夏先生用“略微有点不大自然”来展现那刚开始说话时,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时的代洛西的声音,而没有直接翻译成“有点颤抖”。
想来也是,作为“级长”,在大众面前讲话对他应该不成问题,除非是这国王与葬礼都不同寻常,所以才让代洛西在开始时略微有点“不大自然”吧。
能让人感受其中渐进变化的,又是夏先生的文字。
⑤ 玉棺,是棺材的美称。
可能原文说的是灵车(the funeral car),也有版本翻译成“灵柩(jìu)”的,“灵柩”是死者已经入殓(liàn)的棺材。
在英文版本,还看到棺木、灵柩的另外的说法,如:bier,coffin。
⑥ 罗马太庙,就是罗马万神庙(Pantheon)。万神庙是供奉众神的寺庙,以罗马的“万神庙”最为著名。
⑦ 旒(liú),是旌(jīng)旗悬垂的饰物。看其他译本有翻译成“黑幔”的。
自己猜想,是旗帜上垂了黑色的绸带,就像人们表示哀悼时要佩戴黑纱,而那八十人的方阵,也许是举着八十面旗帜,旗帜上又挂有黑纱。
看英文是“which were draped with crepe and carried by eighty officers. ”。
⑧ 古联队旗,其他版本都有具体的名字的,夏先生直接用联队表示了。
如英文的“the old and torn flags of Goito, Pastrengo, Santa Lucia, Novara, Crimea, Palestro, San Martino, and Castelfidardo”。
这些名字对意大利估计是有特殊含义的,是仅仅是地名,还是代表相关战役,自己一时还不清楚。
不过,还是去做了其他的功课,自己设法完成了一幅文字较为清晰的今日意大利的二十大行政区地图。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