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郑州创新动能不断涌现,稳增长成色十足

两会特别报道|郑州创新动能不断涌现,稳增长成色十足

00:00
15:05

律转鸿钧,新元肇启。1月3日,郑州市开启“两会时间”。1月4日上午,在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何雄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稳经济增长、枢纽优势、产业发展、城市品质、绿色屏障……一个个关键词勾勒出郑州2022年经济发展图景。

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展示中心 充满自由变化感的竖向钢质线条在水面倒影

2022是郑州经济发展砥砺奋进的一年。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其背后的“郑州造”受世人瞩目。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正式开通,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最后一捺完成,一幅壮丽的米字形图画在中原壮美大地版图上徐徐展开。

2022是郑州经济发展守正创新的一年。9月1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全国的437家博物馆集体亮相,各路文创产品人气火爆。10条“青年人才新政”、“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主会场活动擦亮招才引智招牌,吸引众多青年人才来郑创业就业……

回首过去一年,郑州虽频遇逆流,却仍具韧性。创新、活力与奋进精神在这座古老而又新潮的城市中持续涌动。

“郑州造”携手中国航天叩问苍穹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22年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开启“超级模式”。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神十五”与“神十四”太空“胜利会师”,天舟四号成功发射,月球、火星探测再出新成果……伴着千年的飞天梦,中国航天在太空中书写出独属于国人的浪漫。

回望中国航天逐梦之旅,星辰大海中总有咱“郑州力量”保驾护航。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所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连接器,神舟十四号飞船“神经系统”的连接器、帮助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智慧眼”、火箭热控系统“管家”、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等所用的大量电连接器、电缆网等元器件产品……这些频频出圈的“郑州造”“豫科技”引人瞩目,业已成为中国航天强国版图中不容小觑的科技力量。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梦天实验舱上,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多功能、系列化电连接器产品,占实验舱所用电连接器总数近七成,肩负着保障各类信号精准传输的重要使命。

“我们的产品在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等配套任务中均大量使用。”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遍布中国空间站周身的电连接器、电缆网等元器件产品,构建了它体内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此外,承担历次发射任务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离不开该公司产品的支持。“我们研发生产的火箭发动机电缆网产品,要在火箭发动机高温运行状态下精准传输信号,确保万无一失。”公司负责人称。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近50年来,已经成功承担了近400次火箭发射任务的配套产品生产服务,用成绩锻造出了响当当的‘航天标准’。”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电连接器副主任设计师李成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豪地表示,这份成绩背后包含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和付出,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更加凸显,但郑州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磅礴力量。

盘点过去一年数据,郑州科创工作发展劲头十足——强力打造创新平台。龙湖现代免疫、天健先进生物医学等省实验室加快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新组建1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6个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研发平台累计达到55家。

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区内部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超聚变数字、致欧家居实现全省独角兽企业零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8%、37%,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912家,总数达到1.18万家。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标准化、实体化、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全省复制推广,聚集双创载体32家、私募投资基金机构247家、大数据企业超2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310.4亿元、增长12.2%,研发强度达到2.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6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创新发展赛道上,郑州势头强劲。

“郑州都市圈”跑出便民加速度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4小时即可穿越豫鄂渝,早晨还在喝郑州胡辣汤、中午就能吃上重庆火锅,千里郑渝半日还的生活从梦想写进了现实。

蒋女士夫妻二人老家都在平顶山,毕业后共同来到郑州打拼事业并定居。在还没有买车的时间里,特别是女儿出生之后,回老家探亲成为了一件让人有些头疼的事情。带着孩子乘坐大巴或者火车,动辄需要几个小时,不仅累人孩子也受不了。“郑渝高铁全线开通以后,我自己带着孩子乘坐高铁1小时内就能轻松到达平顶山,每天的车次也多,回乡越来越便利了”,蒋女士开心表示。

2022年6月20日当天,济郑高铁濮郑段也正式开通,郑州东到濮阳东最快52分钟就可到达。这不仅填补了豫东北地区高铁空白的历史,更意味着河南所有省辖地市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米”字的最后“一捺”宣告完成”,曾经被人所质疑的纸上蓝图,终于在美丽的中原大地上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陆地通途。

郑渝高铁濮阳段 马健 摄

曾在郑州机务段工作的邵女士称,“我老家就是濮阳的,目前已经定居郑州。以前郑州到濮阳开车最快也要2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52分钟,特别方便。”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让更多人的双城生活变得简便、快捷。

2021年4月,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印发《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按照《规划》,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五座城市的时空距离将会缩短,未来郑州都市圈要打造真正的“一小时通勤圈”,基本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勤、中原城市群2小时通达。到2025年,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都市圈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同城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多城居民圈出更多的幸福感、归属感。

站台即将运行的列车 马健摄

郑州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河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海杰在《以郑州都市圈能级提升构建河南发展新优势》文章中表示,近年来郑州都市圈作为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在交通共网、产业共链、生态共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区域交通一体化基本成型。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通达所有县城,都市圈城际铁路网和‘米+井’综合运输通道和多层次枢纽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发展统筹推进。郑州都市圈内现有产业集群的网状分工结构初步显现,‘产业带’或‘发展轴’形态初步显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提速、未来产业谋划布局意识不断强化,围绕构建错位竞争、有序发展的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正在形成。”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流线型的展线、循环播放的纪录片、一本本出版物……展览似是滚动的电影胶片向公众诉说着四十年来全国文博人同心协契、中国博物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故事,站在四十周年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上,扬起发展未来新姿态。

“博博会”开幕式现场 李焱 摄

645家参展单位,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05场在线直播,1455次媒体报道,1亿人次网络点击……这场参展规模为历届“博博会”之最的盛大展会共迎来了10万余人次的观众参观。不仅郑州本地市民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有不少观众表示专程从外地赶来,“特意带着孩子从外地开车赶过来,不仅是增长孩子的见识,大人也受益匪浅,从来没有这么深入的感受城市文化发展的魅力。”来自河南省开封市的周先生一家感慨道。

越过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2022年,郑州市在经济、文化全方位多层面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全力培育本土优势企业,同时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合作,引进落地了超聚变服务器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系列最新成果和重大突破,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河南力量与中原魅力。

正在观赏的游客 李焱 摄

博博会上“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配套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9月27日数字经济峰会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农、交通、文旅等多个领域实施“数字+”“智能+”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迈出重大一步;各地各高校统筹联动,集中开展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等“百日冲刺”五大专项行动……在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构筑郑州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道路上画出了极其耀眼的一笔。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揭牌运营最新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1.4%,占全省数字产业的比重达到51.7%。在全省率先开建元宇宙产业园,编制完成《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46家企业签约落地。以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IT设备制造为主体的数据中心关联产业正在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地位更加稳固,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暖心举措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桐柏路191号院的社区大厅中,有着这样两行大字,“沿着城市记忆的桐柏路,步入见证岁月故事的邻家大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时,居民们共同商议将珍藏的旧照片和老物件捐出来建设“忆那时”板块:纪念章、获奖证书、老红军焦正大出版的图书《长征和抗日的故事》、社区老党员张延洛家中珍藏的《毛泽东选集》,还有老人把自己的结婚证也捐出来,“在这里记录了我的幸福时光,我的光荣和自豪,我想把它分享给更多居民。”

始建于1953年的桐柏路191号院,居民多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支援郑州建设的纺织专家、技术人员,它见证了郑州纺织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也随着城市的改造不断旧貌换新颜。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进程中,拆除违建20处800余平方米,对小区道路做“白改黑”约1.5万平方米,拆除局部路面做管线入地9400米,增加外墙保温2.7万平方米,做屋顶防水隔热8300平方米,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脸上挂满生活幸福的笑容。

改造后的桐柏路191号院景致宜人 徐宗福摄

作为由政府、社区、业委会、物业多方携手打造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园区,绿城幸福里”旨在复兴友爱、分享、关怀的中国式邻里文化,加速实现城市幸福生活,健全模式创新和体系执行的“枢纽”,在一年半的落地和推进过程中“三力并举”。作为社会化的首创举措,通过全国147个城市1168个园区的覆盖成效,成为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道路证明。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这一路走来,郑州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品质,为170万户居民家庭加装燃气安全装置;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统筹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养老托育事业发展,新增养老床位6万张……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一项项具体的举措,则是让千万郑州市民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老百姓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踏上2023的新征程,郑州将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接力续航,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踏上2023的新征程之际,带着中原沃土之上千万人民的企盼,蓄力、焕新、再出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