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语|未来三年,正在加速淘汰这6种人

菩提心语|未来三年,正在加速淘汰这6种人

00:00
13:35

前段时间,AI绘画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不少专门从事商业插图绘画的人,看到大家分享的一些AI绘画作品,很多都“秒杀”人工画。


过去,我们总以为机器只能从事非创造性的工作,而AI的普及却改变了这个局面。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环境下:


有人原地踏步,常常随波逐流,陷入迷茫状态;


也有人抓住机遇,化危机为转机,做事游刃有余。


这就是自然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未来三年,社会正在加速淘汰这6种人。


1


心理韧性差的人


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一生中,也遭受许多挫折。


因为战乱,她和丈夫带着一家人辗转西南逃难。


当时房屋简陋,没水没电,生活困顿,还生了一场病。


面对种种不如意,她从不抱怨,也不曾崩溃。


而是尽己所能,维持这个小家庭。


油灯下为孩子缝补衣裳,买便宜的粗粮回家。


她把生活的荆棘一一除掉,栽种鲜花,装点自己的人生。


当下,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想要不被别人淘汰,首先要建立信心,不要自我淘汰。


未来,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他的心理韧性。


心如玻璃,重压必碎;心似弹簧,不惧压迫。


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所说:“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每一个坚持逆风而行的人,终都会长出强韧的翅膀。


每一个内心坚强的人,都能在逆境中,越挫越勇。


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克服对未知的恐惧,为不确定性做好充分的准备。


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扛得起危机,才能在危机中获得成长。


2


不懂抱团取暖的人


著名力学之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找到支点,借助外物,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周围人的能力是可以借助的。


不能和别人互惠互利的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降了一个等级。


热播电视剧《人世间》中,憨厚老实的周秉昆就是一个非常懂得借力的人。


起初,在杂志社主编的大力支持下,他开的饭店生意非常红火。


编辑部又找了一个空房子,让他开另一家饭店。


秉昆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店铺虽然坐落在十字路口,人流量也不少,但这个地方并不适合开饭店。


因为,周围没有一家饭馆,生意很难做起来。


他说:“开饭店还是要聚集在一起,有氛围,有人气,彼此是竞争对手,也是帮手。”


互相衬托着,生意才能好。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抱团取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身处人群之中,一定要格局打开,互帮互助,而不是斤斤计较,自我孤立。


懂得借力的人,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少走弯路。


3


不能未雨绸缪的人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叫人产生自信。”


年轻的时候,我们认为谈钱俗气。


等到中年,经历生活苦熬之后,就会发现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人情往来,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等这些日常事务,都是需要钱来支撑的。


没有存款的人,也失去了抵御生活风险的免疫力。


知道存钱的人,犹如给自己披上了铠甲,增加了一层防护。


《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玉兰嫁给许三观后,便在床底下放两口小米缸,厨房里放一口大米缸。


每天做饭的时候,她先按照全家人的饭量,从大缸里取出米往锅里倒,再从里面抓出一把米放到床底下的小米缸里。


后来,遇到了荒年,许三观一家5口人,就是靠着许玉兰偷偷积攒的两缸米和野菜,度过了灾荒。


这便是丰年存粮,荒年不慌。


成年人的世界,有钱才能活下去。


所以,不管你现在收入多少,一定要养成存钱的习惯。


有意识的存钱,便有了抵御人生风险的坚强后盾。


存钱,存的是一份底气,也是一份安全保障。


4


“一碗饭”端到底的人



前不久,看到清华大学辞退50岁副教授的消息,非常唏嘘。


这位教授40岁凭借自己的能力,入职清华大学,和学校签订了10年合同。


这十年间,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在自己舒适的圈层教书,重复着相同的内容,而没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转眼合同到期,这个“铁饭碗”也生锈了,因为没有达到规定的科研发表,学校决定不再续签合同。


职场就是如此:你贡献不大,别人就会忽视你;你能力不强,别人就会淘汰你。


只有翅膀硬的人,才有更多选择权。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专才和多才。


要么,你在一个领域里做到极致,成为领头人物;


要么,你掌握多项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不可替代。


否则,便注定淹没在人潮之中,随波逐流,远远抛在后面。


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


无人替代的实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没有一劳永逸的铁饭碗,投资自己,升级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5


做事没有耐心的人


有句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人到想要获利,但做事过于急躁,反而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在综艺节目《我是演说家》中,对一个叫游斯彬的选手印象深刻。


他在英国华威大学,攻读数学专业。


毕业之后,发现金融行业形式大好,很多人都投身其中获利不少。


便放弃在数学领域深造的机会,转行进入金融行业。


开始的时候,确实顺风顺水,赚了一笔钱。


但没过多久,股市出现危机,他赔的血本无归。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却成为了最热门的行业。


而这些行业恰恰是自己之前所学的数学为基础的。


人生就是如此,只追求短期利益,缺少耐心做事,很难成就大事。


欲速不达,不能在时间里深耕自己的人,犹如浮萍,风吹便散,无稳固根基。


世上所有的收获,都是需要同等的付出来支付的。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不着急,沉住气,踏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时间才会给予回馈。


慢慢看风景,细细品人生,不慌不忙,方能行稳致远。


6

不懂取舍的人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年轻的时候,曾在学业和创业中进行抉择。


如果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机行业,他就不能完成学业,拿到文凭。


如果继续学业,他将失去最好的创业时机。


经过一番思虑之后,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现在就读的法律专业。


就算以后拿到毕业证书,也不一定从事这个行业。


而他对计算机领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冷静分析之后,他选择创业,放弃名校学历。


最终,他抓住计算机发展的最佳时机,年仅31岁就功成名就,赚得亿万身家。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陷入纠结必须做出取舍,清楚自己想要的。


人生80%的回报来自于20%的选择。


在取舍之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权衡利弊,便能得到最佳结果。


而那些不能独自决策,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人,往往错失良机,努力无果。


人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做明白。


做任何事,都要过脑,再行动,否则便是南辕北辙,白费力气。


这个时代,不缺少做事的人,缺少能独立思考的人。


选对路,则一路畅通登顶;


选错路,则无休止绕路,陷入迷茫之境,无法自拔。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一次次选择和思考中拉开距离。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过:“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着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


竞争虽然残酷,但也催人上进。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全球人口已经达到80亿,我们都是这80亿之一。


若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就要积极进取。


磨炼自己,增强心理韧性;


提升自己,习得一技之长;


认清自己,做出正确选择。


有空多读书,没事常存钱,给自己赋能;


把目光放远,格局打开,为人生铺路。


愿你能乘风而行,扶摇直上九万里,博得自己的一番新天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53566411

    会,时间久了问题就出来了。

    苍海一飞鸿 回复 @听友453566411: 结婚的前提,是彼此能接纳自己和对方的一切

  • 听友335715502

    虽然我知道会很难结婚,但是我希望会

    苍海一飞鸿 回复 @听友335715502: 理解

  • 清风徐来_Milly

    有空多读书,没事常存钱

    苍海一飞鸿 回复 @清风徐来_Milly: 未雨绸缪

  • 无尽之渺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烧得越来越旺

    苍海一飞鸿 回复 @无尽之渺:

  • 瓜苦花香

    我内心有很多憋气事无处说:身边人不能说(身边人那德行,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事故”,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想跟老师诉苦,没好意思,老师没这义务,想在手机上找一处随便说话的地方,我现在视力未恢复,脑子未恢复,手机许多功能不会用

    苍海一飞鸿 回复 @瓜苦花香: 可以的,CONG_1973_GH

  • 瓜苦花香

    自然选择,自然淘汰,人类尾巴无用变没了,人类双手进化得更灵巧 耕牛老了便卖,病了就杀

  • 瓜苦花香

    虎、豹独行,人是群居动物,方便群策群力

  • 听友42020541

    没有

  • 听友372621569

    有的 只是真的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