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被挤爆,越来越多人没挺过这个冬天,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火葬场被挤爆,越来越多人没挺过这个冬天,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00:00
07:55

疫情正在从大城市向乡镇、农村地区蔓延。一些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或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沉默性缺氧”“病毒性肺炎”等情况,最终导致死亡。即便普遍认为奥密克戎致死率不高,但它毕竟夺走了那些脆弱的生命。在一些偏远的基层,这正在真实地发生。

——《医学界》

01

元旦前一天,“肺部CT检查需求暴增”登顶热搜,据《观察者网》报道,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家医院一周以来CT肺部检查需求量急剧上升。

以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为例,这家医院肺部CT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平常的6倍。孝感市中心医院也是一样,两台CT连夜运转,平时一台CT就能满足。

对此,媒体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的主任。主任说“大家不需要恐慌,绝大多数是上呼吸道感染”,但主任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认为肺部可能有炎症时,会建议对肺部CT检查,在这些患者里,观察到肺部有病变的患者比例并不高,约为10-20%之间”。

我觉得这样说话是不负责任的,虽然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但10-20%这个比例绝对不算低。我们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乘以这样的比例,换算下来也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本来感染了就很遭罪,好不容易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康复了,谁也不想自己再被查出肺炎,没日没夜被病痛折磨着。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大家自己平时多注意观察,有哪里不对劲就别拖着,该去检查还是要检查的。毕竟你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给你提建议的人可不会对你负责。

02

在第一波感染达到高峰后,还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因为感染,很多身体吃不消的老人没能熬到这个春节。

其实只要你留心,你就会发现我们关注的话题一直在变。

一开始,我们讨论的是“还不放开我们就要喝西北风了”“生意真的做不下去了”等关于经济方面的话题。

后来,我们开始讨论“买不到退烧药怎么办?”“哪里能买到抗原和连花清瘟”。

慢慢的,这些声音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院士、教授、名人或名人家人去世的消息。通过这些消息的缩影,我们也意识到了一个现象:这个冬天短时间内老人们密集去世的现象愈发严重。

眼下,很多城市的殡仪馆已经开始了24小时连轴转状态。可哪怕已经连轴转了,还是满足不了激增的需求,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排号到下个月。

有西安的网友分享了当地殡仪馆的情况:

家里长辈去世了,火葬场灵车不够用,只能租用救护车拉人。殡仪馆的办事大厅里人山人海,连空余的冰柜都没了...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说:

一位朋友的大伯在医院去世后,连太平间都未进,经过复杂的关系,从ICU直接送到了火化点。

通过胡锡进的分享,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胡锡进朋友所在的圈子用大白话说属于“顶级圈子”,周边基本上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这样的人在处理这些事情时都会觉得麻烦,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对于此时去世的一些老人来说,或许有尊严的离去,都成了一种奢望。

除了这些,被疫情冲击下的乡镇农村同样值得我们担心。农历新年在即,在外打拼的人们纷纷回家过年,这意味着农村的感染高峰随时可能到来。相比于城市丰富的资源,资源有限的农村此时形势无比严峻。

03

日前,在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记者问:

“大家从自己的亲朋好友总是能听到自己家里老人有去世的这种情况,好像比往年要多很多?”

接受采访的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说了一句实话:

“肯定会多,这一点我们要承认。”

农村现在到底在面对多大的挑战呢?为此,《医学界》采访了家住河南周口市鹿邑县某乡镇的李欣。

李欣对于新冠的全部认知来自互联网,她一直觉得奥密克戎是“重感冒”,所以没当回事。直到爷爷病倒后,她才发现自己低估了病毒对老年人的冲击。

后来,她85岁的爷爷出现发烧、咳嗽和双腿无力等症状,在当地诊所输液。三次输液依然不见好后,一家人将爷爷转入了当地的一家二级综合性民营医院,这也是当地比较好的医院。

入院后,爷爷被查出病毒性肺炎,肺部发白,再加上基础病,只能采取输液和吸氧两种治疗方式。

第二天情况恶化,医生告诉她要做好心理准备。本来准备将爷爷送入ICU抢救一下的,但因为哪怕插管再多,最多只能维持几天,所以最后还是放弃进入ICU。

对此,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副院长说不管是重症肺炎、低低氧血症还是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都有对应的治疗方法。

但是,童朝晖副院长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乡镇和农村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都有限。那些大城市专家总结出来的方法经验,在乡镇农村完全不适用,这是脱离实际的理论。

如果你现在去农村看看,或许会看到村子里很多家都在发烧,一户户地输液。大街上也看不到什么人,门诊里却挤满了人。

发烧的人实在太多了,很多卫生院的其他科室都被改成了临时输液间。

其实像上面这样的画面,已经在很多农村乡镇里真实地上演了一遍遍。

湖南某村庄,发烧的人们从室内挤到室外。没有输液座位,就搬来椅子,支起吊杆,坐在门口输液。

云南曲靖某村庄,卫生院门诊里挤满了来输液的老老少少。

但是事已至此,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抱怨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这也不是抱怨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做到的只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提高意识和对病毒的认知,我们大部分人都和病毒交手过了,也知道病毒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

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病毒的危害,不麻痹大意。过年回家,一定要准备点药品、口罩和抗原带回家,那些在我们看来再寻常不过的物资,在村子里的老人们看来却是很难以企及的。告诉老人们用药知识和健康常识,不恐慌不大意,更不要乱吃药。

第二,是我们要在确保自身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多赚钱。我不想说那些“假大空”的理论,我只知道经历过这次疫情,很多人都发现了,钱有时候虽然是万恶之源,但关键时候真的是个好东西,没钱寸步难行这句老话真的有它存在的道理。

最后,送给大家三个字吧:

往前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