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林《春秋战国》8 百家争鸣:人性是善还是恶?

张沛林《春秋战国》8 百家争鸣:人性是善还是恶?

00:00
10:49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张沛林,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上期我们讲了孔子见老子的故事,这一期我们继续聊一聊思想问题。


诸子学说百家相融

提到战国时代,大家除了会想到战国七雄外,那一定还会想到“百家争鸣”。对于当代人来说,知道儒、道、法、墨等各家名号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留下的书卷了,它们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曾说过,“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这其中,春秋战国诸子占的分量可不小。或许大家没有通读过这些著作,但是其中的大量名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常会引用的。有无数的成语,虽然大家或许不知道它的出处,却也是家喻户晓的。比如“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等等。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为春秋战国的诸子立传,如《管晏列传》,就是管仲和晏婴的列传。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管子》和《晏子春秋》两书,不是他们本人的文字,大多篇目开始形成于战国时代,是推崇他们的后来学者假托他们的名义创作的。又如《老子韩非列传》,记述了老子和另外两位“老子”,即老莱子、周太史儋,和庄子、申不害、韩非子的基本情况。司马迁将老子与韩非合传,指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反映了道家、法家的学术源流,被近代以来的学者称赞是一大卓识。在上期我们也谈到,儒、墨、道、名、法等学派的名号是后人归纳总结的,在“百家争鸣”中,除了学说相抵触,各家间在发展中呈现出了融合的趋势。

在司马迁为诸子所写的列传中,有一篇比较特殊,司马迁在他创作的《史记》的每一篇末尾都会有一个“太史公曰”,或是感慨或是评价。而今本《史记》中,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篇,“太史公曰”却出现在了卷首,《孟子荀卿列传》就是其中的一篇。司马迁谈到,我读《孟子》,当读到梁惠王问“怎么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简而有所感慨,自言自语地说:唉, 只管谋求利益,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子极少谈论利的问题,原因就是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凡是依据个人利益行动,一定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百姓,好利的弊病又有什么差别呢?

孟子对于司马迁来说是古人,司马迁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古人。梁惠王问孟子“怎么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孟子说,“全国上下都交相谋求利益,这个国家就危亡了”。这是孟子的历史经验,孟子之后的一百多年,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对历史的认知,或许令他对孟子的话有了深切的感受。司马迁之后的两千年,我们依然看到了不少,因为贪求利益以致国破家亡的事例,可以说这是古今同慨了。

《孟子荀卿列传》和《老子韩非列传》一样,并非只记载了孟子和荀子两个人,还略谈及邹衍、淳于髡、慎到、公孙龙、墨子等,可以说是诸子百家的一篇重要的合传。而以孟子、荀子作为主要传主,则可以看出孟、荀在当时学界的重要性,和在司马迁心中的地位。


人性善、恶之争

大家都知道儒家经典《大学》中有着这样一种顺序,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对于个人修养、家庭以至于社会的治理,有着较为全面的理论、方法,而孟子、荀子正是其中的代表,且两个人对其中较为基础的层面“人性”,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孟子持有的是“性善论”,不是说人生下来就是全善的圣人,人和兽的差别虽然是很小的,但在人的性中,有异于禽兽能为“善”的因素。孟子为了论证这一点,曾经举过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孟子说,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他称作“不忍人之心”,怎么知道人人都有这种“不忍人之心”呢?当你看到一个小孩子马上要掉到水井里去,你一定会突然紧张害怕。你这种突然惊恐的心理,他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个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相邻朋友中博得好的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叫声。我觉得这个比喻真的很形象,通过他的描述,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相似的感受,虽然孟子这样的论证并不科学,仅是从经验层面而言的,但是很有说服力的。孟子将小孩子要掉进井中,使人产生的心理推演开来,又把“不忍人之心”做了进一步的区别,认为,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都不能算作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怎么下功夫去修炼自己的品德,就是将人本来就有的这四个“端”扩充开来,这四端在我们心里或许只是“星星之火”,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有自省的心,去践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自觉,使他们达成一种行为上的事实,在个体层面的实践,个体就能成为圣贤;在国家层面的实践呢,国家就能够太平。“人皆可以为尧舜”,成为道德的楷模与英明的君主,都在于“四端”的扩充。

同为儒家,荀子当然同意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他也指出“涂之人可以为禹”,就是说大街上的人都可以成为大禹一样的圣人。但是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持有的是“性恶论”。他认为,人虽然有一定的智性,但天生不仅没有善端,且自出生以来就贪图利益和各种感官的享受。那么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因为人是有社会组织的,需要互助合作的,如果大家都顺着自己贪婪的欲望无度地索求,必然会引发争端,造成巨大的混乱。所以需要制定集体的行为规范,使人的欲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又不能造成纷争与混乱。这种节制人行为的规范就是“礼”,按照“礼”行动就是有道德的人,不按“礼”行动的人就是没道德的人。所以在本性上,圣人和强盗是相同的,只不过圣人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成了有道德的人,强盗或许只是顺从自己的本性而已。荀子对人的社会组织的阐释,在那个时代是比较深刻的,被近代以来的学者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开端。

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魏晋之后佛教的传播,使“佛性论”成为中古最为重要的思想话题,从而使人性是善是恶不再成为需要讨论的问题,“善性”是怎样的才是最重要的。唐宋儒家学者通过思想的回溯,以孟子学说为基础发展了他的“性善”学说,也使孟子取得了“亚圣”的地位。而荀子的思想影响看似不大,他的学说却和秦汉以后的中国政治有很大相似性,甚至有些学者指出,荀子学说中透露出的“礼表法内”的趋向,才是中国封建王朝真正的理论根基。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差别,对学者来说仍然是重要的问题,但对于不以钻研学术的人来说,孟、荀给我们的启示,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毕竟他们的学说终点是一样的,即在社会中成为心理健全的人。不妨就按照他们的方法,扩充践行心中的善意,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以期成为一个良好的个体,这或许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好的,读史使人增长智慧,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子荷Anna

    越听越喜欢!大师们讲解得太好了!起到了真正的“教育EDUCATE”意义:启发、引导!重温历史,令人追古思今,开放胸襟、静对未来。~~持续关注和学习、思考……

  • 张好古东

  • Sheoln

    漲知识

  • 李安陈

    👍🏻👍🏻

  • 江南渝

    学到好的知识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