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记忆之《婚姻爱情》城市

我的童年记忆之《婚姻爱情》城市

00:00
04:19
我的童年记忆之《婚姻爱情》城市

朋友你好!我是晚秋韵今天聊聊六十年代的婚姻爱情。
每个时代的爱情都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色彩,六十年代的婚姻,大多是媒人介绍的,年轻人在情感方面表现得含蓄、收敛,没有胆量放任自己,男女双方连手拉手都感到难为情,觉得太“过分”了。山楂树看过么,那个时代的爱情就是那样的,很纯的那种,没有任何的欲望和条件要求,只要两个人相爱,其他的都不重要。

那时城里的人们结婚大都在晚上进行,因为白天要干革命工作。婚礼也没有什么准备的,一般一张双人床、一个热水瓶、一个脸盆、一个痰盂就可以结婚了。婚礼会在宿舍俱乐部里举行,屋子正中高挂着一幅毛主席的像,墙上贴副红对联以示喜庆,新婚夫妇衣着也是和平常穿戴一样朴素,胸口各自戴朵大红花。基本程序是,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共唱《东方红》或《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两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向家长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三次;向来宾敬礼。分发喜糖(当时的硬水果糖是0.96元一斤)。婚宴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多是请帮忙的人吃碗面条,面条里放两只鸡蛋。祝贺的同志大多也是以节目助兴,有的唱歌,有的说相声,快板书,即便有贺礼,也多是毛主席像章和石膏像。石膏像是毛主席去安源的那种。在新郎新娘合唱《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婚礼结束,一个新的家庭就诞生了。

一位1965年结婚的女同志回忆,当年结婚的时候,男方来家提亲,聘金是4元,聘礼是2斤糖。结婚那天是丈夫骑着单车到我家来载我领了结婚证,然后带上自己的衣物、脸盆等“嫁妆”到他们家,中午的时候丈夫家摆了一桌菜“宴请”亲友,这样就算结婚了。
到了“文化大革命”,婚姻中男欢女爱的感情成分完全被阶级斗争所淹没。“亲不亲,线上分”--阶级不合,观点、路线不同,夫妻也会反目,互相斗争,互相揭发,一个小家庭,也要严格地划清界线。那个时候人们谈婚论嫁时,首要的标准是看出身,看成份。工人和贫下中农成份是硬杠杠,共产党员是最佳配偶,相当于今天的豪门公子富二代。地、富、反、坏、右分子或他们的子女,即使男子高大英俊,姑娘貌美如花,也常常是俊男娶丑妇,靓女嫁恶夫的结果。但既便是这样,也没有人会轻易离婚的,男女两个人都将“责任”看得非常重要,不管是自己的工作,还是自己的婚姻,60后都会坚守一辈子,不轻言放弃,会一心一意跟着对方过日子,这份感情平淡,但执着。他们认为选择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即使两个人婚姻出现裂痕,也会想办法去修复它。

想想现今青年人的婚礼,你有什么感觉呢?真该感谢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为自己成长在一个物质富裕,敢爱敢恨,婚姻自由的新时代而庆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呀呀叔叔

    儿时的印象

    晚秋韵 回复 @呀呀叔叔: 老想过去,说明我老了

  • 老猫来也22

    这几天恢复好了么?注意休息哦

    晚秋韵 回复 @老猫来也22: 还行。就是嗓子有点儿哑,也没读东西,眼看断更!

  • yoki_lpb

    哈😄想起了父母的爱情💏

    晚秋韵 回复 @yoki_lpb: 简简单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确有着一生不变的情缘!

  • 玫瑰树乐园

    那时的人真的很纯洁

    晚秋韵 回复 @玫瑰树乐园: 是的😊计划经济,没有那么多想法。

  • 艾登叔叔

    那个时候社会也简单,家家户户都差不多

  • 健康管理梅竹

    记得一般送礼就是脸盆、水瓶之类的哈😊

    晚秋韵 回复 @健康管理梅竹: 就是哟!我结婚那时候有个缝纫机自行车的,就像现在的有车有房了。

  • 紫茉芸嫣

    简单美好的年代!祝2023事事顺遂!

  • yoki_lpb

    当时的人都比较简单也不会轻易离婚和放弃工作

  • yoki_lpb

    嘻嘻😄当时的确是这样,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