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含糊思维

中国人的含糊思维

00:00
07:24

作为中国人,我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没有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中国人,大家都是这么生活,这么思考的,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了。可是接触了一些外国人之后,通过交流才发现,原来中国人跟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上有许多不同之处,我听到评价最多的,也是让外国人最难以理解的,就是中国人的含糊思维。

中国人的烹饪就是一个例子,外国人也很喜欢中华料理,但是却很难学会。倒不一定是中国的饭菜有多么难做,而是中国的烹饪技术有太多的变数,让人捉摸不定。不知你注意到中国的菜谱没有,往往在使用调料上写个“少许”就一带而过了。“少许”到底是多少?谁也说不清(其实就是写了多少克,恐怕中国人也不会用秤cheng去称cheng的。)可是调料又是烹饪的点睛之处,一道菜的好坏,除了用料和掌握火候之外,在什么时候加调料及佐料,加多少是至关重要的。只可惜落实在文字上,“少许”二字便让外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学也做不出像样的味道来。中国饮食业,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连锁店很少,这大概跟“少许”这种含糊其辞有关。

我在日本的时候,常常教日本家庭主妇们如何做中国水饺,主妇们很认真,拿着笔记本像听课一样,一字不漏的记录,一开始可把我给难住了,我学包饺子的时候,家里人从来没有告诉我应该多少面配多少水,只是说看着面和软了呢就加一点面粉,硬了就加一点水。我也是这么教日本人的,可是他们十分困惑,不得要领。他们说:“你一定要告诉我们,面粉多少克,水多少升,蘑菇多少克,韭菜多少克等等,我们才能学会。”最后没办法。我就自己在家用量杯计算,反复试验,最后把包饺子、煮饺子的全过程都以具体的时间和重量加以“量化”,这才让我的思维与日本人的思维“接轨”。

其实,不光是做饭,在吃饭上,中国人也没有落实到“量化”上。日本人的包装食品除了有重量以外,还特意注明供几个人吃(日语叫几人份)。这在中国人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本来嘛,中国人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大肚汉一顿能吃20个包子,饭量小的女人可能一个就够了。中国人热情的待客方式也决定了“分餐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你想啊,客人来了,一人给一份量,也不管吃饱吃不饱,那不跟打发要饭的一样了嘛?所以说,中国人在待客吃饭上是没有定量的。永远是一个含糊的未知数,一定要让客人吃饱、吃好、吃撑,最后碗里还剩下很多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与慷慨。相比之下,日本人好像全民族都长着同样大小的胃,不管男女老少,吃的都是一样多。同样,我在德国到德国人家里做客也遇到类似的尴尬事情,晚饭一人只有一小盘通心粉,也没人问我吃饱没吃饱,饿的我半夜跑到主人家的地窖喝啤酒充饥,德国人不太爱吃饭,可是啤酒管够。

在含糊思维方面,中国人的时间概念也很有特色。现在商场上的中国人虽然已经很懂得时间就是金钱了,但是在对待客户上,或是出于礼貌,或是出于情面,很少给客人下逐客令(对待有敌意的人除外)。换句话说,时间远远没有友情重要,把时间卡的死死的,太没有人情味了。但是西方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把自己的时间看的非常重要,不事先预约,即使见朋友也是很失礼的。西方很多律师的收费是以六分钟为一个计算单位的,面谈、打电话和写信、写email都包括在内。你刚给你的律师打完电话,第二天账单就到了。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待时间更慷慨,但是这种模糊往往耽误事,西方人时间效率很高,但是却显得冷酷无情。在对待时间上还有一个小插曲,西方人临时关店,比如上厕所或者喝咖啡去,在门上往往挂上一张写着“五分钟后回来”的牌子,不知道这五分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写的,哪怕他们让客人等了30分钟,依然是“五分钟后回来”。

我想中国人的含糊思维是以“随机应变”的处事哲学为后盾的。含糊其辞可以让自己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相反,把话说死了,什么事情都“量化”了,到时候“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领导一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当然,中国的含糊思维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思维方式就好像游戏规则一样,大家都认可遵循了也就相安无事了。至于两种文化进行交流时,到底该入哪个乡,随哪个俗,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86218117

    读得越来越好了啊

    飞雪屏 回复 @听友386218117: 惭愧至极,止步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