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访美之后,普京最新表态值得玩味

泽连斯基访美之后,普京最新表态值得玩味

00:00
12:20

俄乌冲突从今年2月末开打,至今已经十个月整,大半个地球都被或多或少地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战争何时能结束?乌东何时恢复平静?这已不光是当地人关心的问题。而近期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系列发言,其中就颇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似乎这场冲突的终局仍然遥不可见。

前不久,泽连斯基化身初出茅庐的“创业家”,登上了前往美国白宫的飞机,亲自跑到华盛顿拉赞助。虽说泽连斯基今年已经“化缘”了不少次,但是亲自出现在美国政客面前带来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满头白发的政客们俨然成了泽连斯基的“小迷弟”,高兴地大手一挥就甩出了一大笔军事援助。

这笔援助甚至包括像“爱国者”导弹这种美国担心局势升级,一直不愿意给的大杀器。泽连斯基乐得刚回基辅就发短视频,说“我们正朝着胜利努力。祝大家享有愉快的一天!我们将击败他们。”

美国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意味着本就不利于俄军的局势朝着更坏的角度发展过去了。在泽连斯基结束访美之后,普京也在克里姆林宫发表了谈话,他表示,“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系统,不如俄罗斯自己研制并大量装备的S-300防空系统,美国只是在“延长冲突,仅此而已”。“乌克兰目前还没有收到这型系统,一旦美国提供,俄罗斯就会摧毁它们”。

至于事实是不是这样,我们放在后面再谈,但普京在这次讲话里还透露出了一个相当不同寻常的信号。他在谈及此次“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换了口吻,称俄罗斯的目标不是“转动军事冲突的飞轮”,相反,是为了结束这场“战争”。

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首次使用“战争”二字来描述这次冲突。

这不是简简单单改个叫法的问题。今年3月份普京专门签署了一项法案,将使用“误导性术语”列为刑事罪,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这里面指的“误导性术语”,其实就是指“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的官方口吻从来没有称呼这次冲突为战争,俄罗斯也反对将其称呼为战争。

美国国会发言人对此表示,“终于,在300天之后,普京宣布了这场战争的真相”。但还有一些美国官员不敢相信这件事,认为普京很有可能是“口误”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普京会承认这是一场“战争”,他们甚至还要观察几天克里姆林宫的官方表态才能下结论。从中也足可见普京这番改口带来的冲击。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师出有名”,出兵要有正当的理由,能像史记里面记载的“我蛮夷也”的破罐子破摔,放眼古代历史也找不到几个。没有道德上的追求,怎么拉拢到支持自己这一方面的人呢?

这个道理放在现代也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就连美国这样信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在出兵伊拉克的时候也要给自己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虽然其国务卿鲍威尔最后拿出来的可能只是一管“洗衣粉”(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讲的),但起码美国还是煞费心机找了一个理由的,虽然这个理由一眼假就是了。

而俄罗斯此次出兵乌东,打的是“特别军事行动”的旗号,宣称要清扫纳粹势力,还乌东以和平,并且一直都在强调这不是一场战争。为此甚至拖到9月份战局实在展开不下去,才开始了局部的动员,整个国家也还没进入战时状态,仍然相当地克制。而今普京在公开场合表示这是一场战争,是否意味着局势还将升级,俄罗斯下一步会有更加严厉、更加夸张的行动?要知道军事行动和战争完全是两个级别的策略。

一旦俄罗斯国内将“特别军事行动”定性为“战争”,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那么恐怕俄罗斯这台战争机器将无所顾忌地开动,美国官员担心的也是这个。不可否认,俄罗斯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里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但是谁又能因此笃定俄罗斯丧失了拿下乌克兰的能力呢?无论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曾错误的估计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这个民族在被逼到山穷水尽的时刻总是能力挽狂澜。

美国官员甚至连普京“口误”的说法都提出来了,但这很大程度上也是“推己及人”。普京目前身体状况很好,不是今年80岁的拜登能比的。拜登口误那不叫新闻,那是老年人应有的症状,特朗普就曾多次攻击拜登的口误,全球媒体甚至已经习惯拜登的口误了。而普京万万还没到能在公众面前出现口误的岁数。

事实上,近期俄罗斯“鹰派”势力的发言也多了起来,两者联系起来看并不乐观。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日前在报纸上发文,就俄乌冲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果俄罗斯无法获得最大程度安全保证,紧张局势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世界仍将继续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和核灾难的边缘摇摆。

虽然他也强调“俄罗斯将会尽一切努力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其发言中的肃杀不言自明,谁要真的和克里姆林宫玩“俄罗斯转盘”,赌最后一颗子弹?

而这种局势的升级,就是由美国援助乌克兰“爱国者”导弹开始的。

爱国者防空导弹可能已经成为了美国对外军售的一张名片,和“战斧”巡航导弹享有同样的知名度。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里,爱国者导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多国部队撑起了一张形同铁幕的防护网,伊拉克广泛装备的苏制武器没占到什么便宜。

当然,普京对S300的信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综合性能来看,爱国者导弹的确不是S300的对手。S300弹体全长超过7米,可以装载200多公斤的战斗部,甚至还能临时改成对地的导弹来使用,它同样也是俄罗斯对外军售的名片。我国就曾引进过S300并最终仿制成功,现在仍装备于部分部队的红旗-15,就是仿制S300的产物。

但装备的性能差距倒是其次,背后意味着的冲突升级才是最主要的危机。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苏斯洛夫日前表示,美国可能会在明年向乌克兰提供能够攻击俄罗斯领土的远程导弹、无人机等武器。美国持续介入俄乌冲突,将使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并导致俄美之间的对抗升级。

苏斯洛夫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开战之时美国连重型装备都不敢支援乌军,唯恐俄罗斯发难,援助的东西只是反坦克导弹这种单兵武器。北约也同样唯唯诺诺,德国甚至把上世纪的存货——“针“式单兵导弹都拿了出来,这还是东德时期的装备,乌军甚至担心它炸在自己手里。

后来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的标准越来越松,援助的东西也越来越好。几个月前,美国刚把自己的现役主力火炮——M777援助给了乌克兰,这门火炮足有155毫米,相同口径的东西在解放军这里主要装备给合成旅一级使用。然而,现在美国甚至连爱国者导弹这种装备都拿了出来,爱国者导弹已经可以摸到战区防空的边,援助的装备一下子就迈入了战役级别。

平心而论,美国此次援助乌克兰的爱国者导弹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总装备量太少了,目前只打算送一套,也就将将能否防御一个重要节点,例如基辅或者别的什么城市。但是,这背后蕴藏着的不断升级的援助规模,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正如上文德米特里·苏斯洛夫所讲的那样,今年美国能援助乌克兰爱国者导弹,明年美国能拿出来什么东西?是不是要把“战斧”导弹也一并送给泽连斯基了?

迄今为止,美国还没有这么做,但不代表它一定不会这么做,乌克兰不是没有得到美国远程导弹的机会。考虑到莫斯科距离乌克兰的直线距离,届时乌克兰甚至可以算作加入北约了,毕竟从来没有美国的导弹离克里姆林宫这么近过。

这种互相试探底线的行动,恰恰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就是美苏不断试探底线发生的,差一点就引发了全球的核大战。这边美国加大援助乌克兰的力度,俄罗斯反手就亮出了核弹头,并准备要打“战争牌”,两国的底线又在哪里呢?

近期俄罗斯军工领域的变动也同样佐证了这一点。据“今日俄罗斯”(RT)、俄新社报道,北京时间11月27日上午,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罗斯联邦军工委员会成员进行了部分调整,任命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不要小看这个军工委员会和副主席的位子。该军工委员会有权力监督俄罗斯国防工业,能够决定重大的国防项目,包括军事工业综合体重大政策制定、国防军事装备保障、相关部门工作组织协调以及监督执行等。它每年还有大约146亿美元的独立预算用来采购装备,主席是普京自己。

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关系人尽皆知,把他放进军工委员会,普京的决策明显是要对这个委员会进行一番改组。改组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这次的特别军事行动。由此观之,俄罗斯这根弦正绷得越来越紧,越来越细,“战争”,恐怕真的不是普京的口误。

现在摆在普京和俄罗斯面前的,是一条没有退路的斗争。旷日持久的冲突,伤亡许多的士兵,大量消耗的武器,这一切都在说明,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一经爆发,就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俄乌必须要分出个胜负来。

就在12月25日,普京还对塔斯社的记者表示,俄方并不拒绝就乌克兰周边局势进行谈判,并准备与所有相关方进行谈判。当然这也不是普京第一次表示和谈的愿望了,但10个月都没能有什么进展,和谈的希望其实是很渺茫的。

一方面乌军得到的武器援助越来越多,军费甚至都不用自己出钱,背靠欧洲和美国的支援,它不会有难以为继的时候,和俄罗斯耗下去就是了,乌克兰现状难道还能更糟糕吗?另一方面,俄罗斯不可能承受这样的失败,乌东地区的归属决定了俄罗斯未来的命运,倘若拿不下来,恐怕就连白俄罗斯这样的铁杆亲俄派也会改旗易帜。

因此,这两国是必须要打下去的,那么冲突的烈度也必然会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之下不断提高。或许我们日后回忆时会发现,爱国者导弹是美国在2022年援助乌克兰的装备里规格最高的,但放在2023年甚至不值得一提。

毛主席早就对美国这种坐收渔利输出战争的行径有深刻认识。他在1956年就表示:“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渴望战争,不要和平的,仅仅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中的某些依靠侵略发财的垄断资本集团”。近70年过去了,美国有什么改变吗?它当年怎么援助李承晚、南越的,现在就是怎么援助乌克兰的,驱虎吞狼的计策被白宫一以贯之地继承了下来。

至于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是否会升级为战争,还是要看美国能不能像当年古巴导弹危机那样悬崖勒马,早日收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