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数十万人的超大组织如何实现高效协同?

太保:数十万人的超大组织如何实现高效协同?

00:00
15:42

你好,欢迎来到《钉钉·数字化案例课》,我是钉钉COO库伟。这一讲课程,我给你带来的是中国寿险行业的中流砥柱——太保寿险的案例。我会从三个方面,带你一起看看它是如何通过钉钉,实现超大组织内外部协同,从而促进业务创新和增长。


“太保寿险”的全称是: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01年11月,是中国太平洋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保”,旗下的专业寿险子公司。


其实说到保险,我想你并不陌生,尤其是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的人寿保险。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死亡、年老、伤残、疾病等都是生活中的危险,人寿保险就是以人的生命身体为保险对象的保险业务。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升级,人们对保险从“不了解、被销售”,到“有认知、会比较”,保险意识在不断升级。 


在人们保险意识升级转变的背后,也是整个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受疫情的影响,以及保险业市场饱和度攀升等多重因素,保险业“利差损”风险加大,保险投资收益率有所下滑,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数字化转型是保险业的大势所趋。在数字化的转型过程中,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个性化困难,同时也要解决行业的共同难题。


下面我们就从困扰太保寿险,这一保险业领航者的三大烦恼,来看它是如何借助钉钉为自己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的。 


我相信在不少朋友的儿时记忆中,都有那么几个常年在外“跑保险”的亲戚。即便是在今天,你的身边一定也有不少专业的保险从业者。


其实,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保险业中,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业务员,也就是他们的“外勤人员”。


我们之所以有一种他们似乎遍布我们身边的“错觉”,恰恰体现了他们行业的组织特色:从业人员众多,尤其是规模庞大的外勤人员。


对于太保寿险来说,它更是行业中少有的超大组织:拥有外勤人员几十万人,内勤人员4万余人。那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事情,在太保寿险,困难都会被放大数倍。


比如审批,规模小的公司层级少,流程短,审批效率高;这个常态的问题,在太保寿险感受会明显不同:层级多、流程复杂,关键是等待审批的人多。


所以,太保寿险它需要直面超大组织带来的管理难题。从业人数众多,尤其是外勤人员;以及组织结构复杂的问题,从总部到地方各级分公司,从内部各职能部门到一线各级别业务员。多个组织层级,多条职能系统,交错纵横。


外勤人数众多的同时,工作流动性大,日常难以集中有效管理,出现问题需要沟通时常常找不到人,导致客户跟进服务不及时等问题。


在外勤人员与内勤人员的沟通中,也存在着信息沟通不顺畅的问题。比如,当一线业务员与客户介绍产品确认保单,需要内勤人员协助核保时,这中间的反馈效率越高,越能够帮助一线业务员留住客户,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


如何提升这个超大组织的日常运营效率,尤其是提升一线业务员与内勤人员的沟通效能,让它具备新锐组织所擅长的敏捷反应能力呢?


2019年底,太保寿险开始与钉钉团队探索在企业专属领域的合作,共同搭建钉钉内外勤协同办公工作台。2020年2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太保寿险联合阿里云、钉钉等团队,仅用20天就完成了钉钉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广。 


太保寿险发挥专属钉钉的平台能力和定制化优势,将原有的办公系统集成到钉钉端,用钉钉作为协同工作的统一入口,实现了对内勤外勤的高效管理。 


对外,钉钉的实名认证、实人认证、考勤机、考勤报表等功能,能够对外勤代理人的考勤进行管理。这样就实现了对外勤团队的出勤和展业情况的精细化管理。


对内,太保寿险利用钉钉打造了多个互动工作助理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部署在钉钉群中,可以基于企业各部门维护的知识库与员工互动,高效地查询反馈企业各部门的相关制度政策与业务信息。 


太保寿险的内勤人员,还可以在钉钉群内添加喜报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实时对接保单出单系统,并根据保单中的机构信息自动匹配到对应的钉钉部门群。这个部门一旦有业务人员签订了新保单,喜报机器人会自动在部门群发送喜报,起到了通过业务战报来激励团队的目的。


同时,借助钉钉的音视频会议,太保寿险能够让团队随时随地开展多功能线上会议,大大提升了远程办公和沟通协作效率。


过去流程繁琐需要漫长等待的“审批”,如今,通过钉钉实现审批在线协同,平台对审批发起、处理都有及时的消息通知通过平台传达给相关人员,再也不用“耐心等待”了。 


我们来总结一下:借助钉钉,就可以实现组织的高效协同。即便是超大组织,即便是在复杂的内外部协同的沟通场景下,钉钉强大的在线协同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便捷的沟通协同。 


好,解决了这第一个烦恼,那接下来我们来看困扰太保的第二大烦恼:如何让数据安全稳定? 


 保险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数据积累的行业,数据产业及数据技术,已成为行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因此,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都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议题。


在跟太保寿险合作的过程中,钉钉也一直致力于数据的“安全稳定”。在使用专属钉钉解决外勤运营赋能问题之后,太保寿险再次引入了“专有版钉钉”,升级内勤员工安全管控策略。


 为了实现对业务流程的数据监管,在与钉钉合作建设的“太好钉”——太保寿险专有扁平化协同平台上,构建了组织内部协同办公与管理场景中的各类安全防护能力,从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密码安全等,多维度保障平台的安全可控。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本地化。经过定制化开发和小型化处理,“太好钉”摆脱了原有庞大的飞天底座,把所有应用基于太保的环境,做了本地化部署。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在不依赖外部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让用户同时在内、外网,也就是PC端和移动端同时使用。在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同时,又把数据全部保留在太保本地,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第二,防拦截。集成了硬件加密机,做到了客户端发送消息端对端的加密,将国密算法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密码技术,为“太好钉”平台,提供应用级信源加密服务,满足用户消息传递的安全保密。


第三,防泄露。使用了EMM(企业移动管理),水印和防截屏技术,让信息及文件只能在企业内部传送,难以泄露到外部,保护员工移动设备使用企业数据的过程。同时可以通过日志,对文件操作做审计,旨在确保企业数据和内容安全无虞。


关于如何实现数据安全稳定,我们来总结一下:


钉钉能够帮助太保寿险实现组织数字化,将组织结构可视化,从源头解决“人”这个因素带来的不安全性。同时采取工具本地化部署,集成加密技术,防止信息泄露,实现信息传递的全方位防护监管,解决“工具”这个因素带来的不安全性。 


总之,钉钉能够提供金融级别的安全性、稳定性、强大的集成定制能力。借助钉钉,太保寿险实现了数据可信,让数据安全稳定。 


接下来的第三点,我们来看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如何让员工充满激情。 


 数字化有一个非常大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在更加扁平的组织和更加流畅的信息中,被看到。


叶军总裁在发刊词中讲到:拥有数字韧性的企业非常注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如何用数字化的手段能够看到这些人才,能够让这些人才充分发挥战斗力,这是数字化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事情,在太保寿险正在发生,有越来越多来自一线的员工,正在被看到。


现如今,衡量一家保险公司发展状况的标准,不仅仅看保额“量”,对“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这里的“质”,主要指的是老客户的复购、增购比例。


在市场竞争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多,获客越来越难的背景下,加大老客的复购、增购比例,持续陪伴客户成长,这成为保险业乃至各行业寻求增长的新要求。


太保寿险江苏分公司深刻领悟这一增长方向,精细化管理客户的理赔流程,从中寻求突破:


当寿险产品出险客户完成理赔后,也就是在客户对保险服务有了较好体验后,分公司会即时安排业务员进行回访,并根据客户需求推荐新的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


这整个链路是由运营团队发起,再分配到一线业务员,由业务员协作跟进后续进展并即时反馈。


本质上讲,这属于分公司的个性化业务创新领域,不同分公司差异很大,总部一般提供不了类似功能。所以在过去,要不靠人工操作。比如,通过打电话通知业务员,去跟进某一个理赔过的客户。业务员跟进完成之后,再通过电话等方式反馈跟进效果。


这样由人工往返的操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但是,促进客户复购和增购,时机非常重要,对于一线业务人员来说,高效的专业的反馈,才更有机会赢得客户的信任。


要不靠全代码开发的方式,少则三四天,多则一周。


现在,借助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工具,就可以快速解决这类问题。

2022年3月份,太保江苏分公司数字化小组员工,在收到营运团队的提质需求后,基于钉钉低代码平台只用了1-2天的时间,就搭建出了“小型理赔案件分配管理应用”。


在寿险类产品,客户完成理赔后,通过这个应用,分公司运营将客户相关的理赔信息录入系统,再根据客户所在地,分配给当地的绩优业务员,也就是太保寿险的“诚信服务大使”,并在钉钉上生成一条代办的任务记录,提醒该业务员后续及时跟进服务客户。


在业务员接收完成任务后,直接在线反馈任务进度,是否执行,是否完成拜访,以及拜访结果等。


这样在钉钉端,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跟进拜访老客户的闭环。小应用上线一年来,江苏分公司总计分配了1147单,涉及客户1069人,最终实现加保客户447人,涉及保费62.5万元,加保率达到 41.8%


这就是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一线的员工不再是执行的末端,而是可以自主创造,去优化可以触达的流程。


而这得益于钉钉一直致力打造的“开放性”:给企业提供一个PaaS化的能力,提供更开放的生态,来解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好,以上就是太保这节课程的分享。 


我们来总结一下,钉钉是如何帮助太保寿险更好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


首先,是为组织提供了敏捷反应的能力。这一点对于超大型的太保寿险来说,非常重要。本讲的开篇提到过,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保险业,借助钉钉与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系统打通,实现组织在线后,就可以借助钉钉上强大的沟通协同工具,实现对组织的精细化管理。


第二点,是让数据安全稳定。借助钉钉的底座能力,将企业数据安全相关的系统集成到钉钉端,对整个业务流程,实现全链路的监管,通过本地化、防拦截、防泄漏等技术,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可信。 


第三点,是让更多的一线员工被看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借助钉钉开发的生态,当收到一线业务反馈时,借助低代码,就可以高效开发应用,为个性化业务创新赋能,通过提高老客户的复购、增购比例,促进保险业“质”的提升。 


可以说,借助钉钉这一个入口,就可以实现对太保寿险整个业务的闭环管理。 


太保集团创新研究院总经理刘钊告诉我,接下来,太保数字化的重点是“智能化”。包括三个层面:


操作层面的智能化,将人从重复的低端的事情中解放出来。


辅助人工的智能化,提高人工效率。


辅助决策的智能化,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未来,钉钉会继续与太保共同探索,共同促进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我们下一节案例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幸扬

    数字化让人类单个组织的规模大大增加,早期人类以几十人的族群聚居,数字化却能管理十多万人的组织

  • 乐天派丶

  • 忠诚哥y

  • 平常心_9ir

    刚刚

  • 听友404449230

    读的真好继续保持

  • 来自子襟的襟巾

    亚茅斯熏鲱鱼 回复 @来自子襟的襟巾: 你会发现你在一起的时候才

  • 听友444265286

  • 听友408141838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