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河南文博的2022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举世震惊的考古新发现接连发布,文博界的盛事“第九届博博会”在郑州成功举办,多家特色博物馆正式投入运营。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岁末,顶端文博特推出“回望河南文博2022”,盘点回溯今年值得铭记的十大河南文博热点。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馆
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不仅是一条经济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凝结着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智慧,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5月18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重点文化工程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
洛阳是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的城市之一,最早的隋唐大运河在洛阳挖下第一铲。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中,一层、二层为“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基本陈列展厅,展出精品文物400余件,讲述由隋唐大运河带来的都市繁荣和文化交流,展示隋唐大运河中心洛阳的城市地位及大运河开凿的背景和技术成就;三层为“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互动体验展厅,整个过程以环幕影院、互动游戏、语音问答等形式展示沿线城市风貌、河工技术、漕运制度改革、仓储方式等。
◆北宋开封州桥遗址真容显露,海马飞兽跃进现实
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开封北宋州桥遗址进行发掘。经考古工作者接续努力,州桥遗址的真容已完全显露,其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河道两侧的石壁,石壁上祥瑞图案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完全一致,可谓历史照进现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北宋时期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
北宋东京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对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城市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轴线上的州桥是最具代表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刘海旺认为,州桥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于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探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郑州商城发现金覆面
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东大街南、紫荆山路东、书院街北区域配合基建考古中发现一处商代贵族墓地。其中青铜墓葬M2出土了金覆面、金泡和金箔,这是在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商代中期的金覆面。
消息已经披露,让很多人联想到了2021年初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黄金面具。资料显示,三星堆黄金面具年代为商代晚期,而金覆面年代为郑州商城白家庄期,为商代中期。二者是否存在联系?
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看来,金覆面是覆盖在整张人脸上的,古人是为了“精气神”不要散了。中国自古就有不败金身之说,说明商代时期就有了这种概念,和三星堆黄金面具有很大的区别。
顾万发说,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人黄金面具和使用黄金制品来看,很可能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此次墓葬出土的金覆面以及大量用金的现象,对于进一步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出现的黄金面具、黄金装饰的文化风格等提供了新的参照材料。
此外,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自2021年底开放试运营以来,被誉为郑州又一座文化地标。后历时148天的整体设施、展览提升工作,于7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南阳黄山遗址入选2021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月31日上午,顶端新闻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来自河南的南阳黄山遗址不负众望,成功入选。至此,河南已有50个考古项目入选“考古奥斯卡”,稳居全国排行榜第一。
3月30日到31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包括我省在内的全国20个考古项目展开角逐,经汇报演示、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后,最终选出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南阳黄山遗址在不久之前还入选了“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和“202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山遗址考古领队马俊才告诉记者,黄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南阳盆地中遗址面积最大,遗迹规格最高,内涵丰富,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仰韶文化晚期“木骨泥墙前坊后居”式大型复杂房址
在黄山遗址的西侧,一条白河穿城而过,但在遗址东侧,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古人工运河和码头。这条人工运河宽27米、深7米、长500米左右,与东、南、北三面的古河构成了大型环壕聚落,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
◆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再度上新
9月16日,顶端新闻记者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进展会上获悉,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更多道路与墙垣被发现,此外还出土了大量带有红漆的陶片,推测周边可能存在制漆作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2020年秋季至今,新发现宫北路上的门道,宫城以西区域围墙的东南拐角,东南角近直角,内侧被破坏较多;新发现宫西路向北延伸200余米,道路的东西宽度约15米,道路两侧均有宽约2米的南北长条形夯土墙。东侧的夯土墙,应为祭祀区西侧的围墙;西侧的夯土墙,应为祭祀区以西区域的东侧围墙。
根据宫南路、宫北路向西延伸分别达470余米、410余米,均超过宫城的东西宽度,且继续向西延伸,我们推测作坊区、宫殿区、祭祀区以西至少各存在一个分区。“井”字形道路西南路口、西北路口应各有4个区域围墙的拐角,分别对应宫城西南角、作坊区西北角以及这两个区域以西区域围墙的拐角,宫城西北角、祭祀区围墙西南角以及这两个区域以西区域围墙的拐角。
赵海涛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城市的主干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从大布局方面,就像玩一个关于古代城市的拼图游戏,我们找到了城市的骨架,就能看出这座城市大的格局究竟是怎样的构造。
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专题通报了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改变了以往对于宫殿宗庙区整体格局的认识。殷墟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发现一条围沟环绕其外,突破了对于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
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出来,部分道路两侧密集分布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为进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殷墟考古研究将在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引下,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介绍了120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000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
◆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对外开放
11月1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项目正式对外开放,迎来了首批前来参观游览的客人。这标志着中国文字博物馆全面建成。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了主体馆、甲骨碑林主题广场和字坊,已于2009年11月16日开馆;二期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项目。续建工程建筑面积是主体馆建筑面积的三倍,分东西两个场馆,东馆为“徽文馆”,西馆为“博文馆”,与主体馆“宣文馆”形成合抱之势,俯视效果犹如汉字的“合”字,整体建筑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创新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
汉字公园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东西两侧,总占地面积214亩。公园建设将汉字文化的多维度表达方式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通过特色水系、高低错落的植物和色彩形态各异的建筑,把生态、自然、人文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汉字之源”“汉字之变”“汉字之趣”“汉字之美”“汉字之韵”“汉字力量”六个汉字文化展示园地,成为自然天成、新颖美观、文化休闲、艺术享受的汉字文化特色主题公园。
◆中原、三星堆、良渚顶端牵手!三地馆长畅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今年7月,在《求是》杂志上,河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作为地方博物馆代表围绕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表了系列文章。中华文明为何是“多元一体”的?中原文明、三星堆文明、良渚文明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影响?
9月19日至22日,河南日报·顶端新闻联合浙报集团·天目新闻、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共同推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我们的五千年”大型融媒直播活动,带领观众分别走进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和良渚博物院,通过沉浸式逛馆,让观众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9月22日下午,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做客“顶端无界”文化沙龙,在馆长们妙语连珠中,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脉络愈发清晰。
◆第九届“博博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从2012年至今,我国博物馆事业走过了跨越式发展的10年,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日益成为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满足人民需求、增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
今年9月,以“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为主题的第九届博博会在郑州召开,全景式地集中展现了中国博物馆建设、保护、研究、展示、管理方面的新理念、新面貌、新项目、新成就,以及博物馆藏品保护、展示方面的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制作等。
645家参展单位,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05场在线直播,1455次媒体报道,1亿人次网络点击……在后疫情时代,第九届“博博会”绽放出的熠熠华彩令人惊叹。
本届博博会参展规模为历届之最,展览总面积6万平方米,共有645家博物馆及企业参展。展览设有“主题展示区”“博物馆展区”“文博相关企业展区”“文博公益事业展区”四大展区。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也是第九届“博博会”期间推出的重磅展览之一。该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展出2021年评选出的全国百年来100处大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展示了中国百年考古筚路蓝缕的历程和辉煌灿烂的成就。
与该展览同时推出的还有“文明的渊薮——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展示河南地区百年考古一系列重大发现。这两大展览汇集全国文博力量,吸引21省79家考古文博单位参展,展出来自全国的889件精品文物,其中仅一级文物就多达115件,部分还是考古发现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的珍贵文物。
◆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完工,卢舍那大佛曾身披金箔
7月21日上午,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宣布,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正式完工。
这一消息意味着,周身布满脚手架和防护网的卢舍那大佛将要再次向世人显露她的庄严宝相。
此前因奉先寺保护工程,卢舍那大佛已经“闭关”长达228天。
本次奉先寺保护工程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渗漏水治理,根据奉先寺地质状况、裂隙分布、渗漏水病害发育程度等,对奉先寺崖顶区域及崖壁渗漏水进行治理;二是危岩体加固,对奉先寺崖顶区域及崖壁危岩体进行加固,提高岩体稳定性。
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马朝龙介绍,工程实施中,龙门石窟研究院创新文物保护理念,联合上海大学、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科研团队,对奉先寺展开科学的病害调查、保存现状评估与科技考古工作。科研团队运用X荧光光谱仪、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等高科技检测技术,取得了包括卢舍那大佛等造像表面金、银元素和琉璃眼珠等多个新发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
河南是文物大省,也是近代中国考古事业成长的主阵地,新中国考古第一铲正是从河南挥起。
1952年6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正式成立,成为全国最早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之一。1981年更名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94年改名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年定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如今河南考古已经走过整整70年时光。七十年来,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河南考古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引领了河南乃至中国考古学科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配合治淮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国家大型水利工程以及铁路、高速公路、城市扩建等建设工程,完成了繁重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自1990年至今,河南省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数量50个,为全国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和研究的项目27项,数量在全国考古院所中名列第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指南针计划”等多项国家级文化科技战略课题项目,进行了大量文物调查和田野发掘工作。围绕东亚地区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课题开展自主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果。几代学人薪火相传、踔厉奋进,用一系列重要发现揭开中华文明史上一页页溢彩华章,实证了1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先后承担了3项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子课题、29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4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此外,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还初步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动物考古标本数据库”科研平台。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