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安徽宿州居民王某通过网购平台买了一盒宣称具有“治脚气奇效”的药,收货后却发现包装上赫然印着“卫生许可证号XXX”,而非“国药准字XXX”。王某多方咨询后发现自己被坑了,因为“标有‘药准字’的产品才是药品,具有治疗功能,而带有卫生许可证号的‘消’字号产品是消毒产品”。
想必王某的经历并非个例。生活中,不少人在买药时并不会注意产品上标注的是“国药准字号”还是“消”字号,即便注意到,不特意查询的话,也很难说出其中的区别。实际上,“国药准字”是药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药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后,取得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相较于“国药准字号”严格的审批流程,“消”字号产品不具有医疗效果,经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审批后即可上市。
如此看来,“消”字号产品属于卫生消毒的范畴,不具有治疗功能。但是,网购平台上充斥着不少号称可以预防、治疗疾病的“消”字号产品,涉及皮肤乳膏、眼药水、婴幼儿护肤品、妇科用品等。根据《广告法》,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的标签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商家虚假宣传,夸大产品疗效,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此外,一些患者在初次使用“消”字号产品时,可能发现效果很好,这是因为不法商家为了提高销量,偷偷在产品中加入激素成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对于长期使用此类护肤品的婴幼儿,危害更大,严重时会影响身体发育、危害生命健康。
虚假宣传的“消”字号产品给患者埋下安全隐患,然而另一边却是此类产品的泛滥之势。究其原因,还是监管出了问题。在生产环节,“消”字号产品监管较“药”字号和“妆”字号宽松,给了一些代加工企业钻营空间;在检测环节,抽检的局限性又导致了一批漏网之鱼;在执法上,“消”字号产品所涉部门众多,多头监管之下生产乱象被推诿、延误;在事后追责上,主要采取没收违规产品、罚款、吊销执照等,与商家的暴利相比,违法成本低,惩戒手段难以产生震慑效应。
生产、检测、执法和事后追责等层层环节的疏漏,最终造成了一大批胡添加、乱宣传的“消”字号产品混入药品市场中,让本就被“迷了眼”的患者更加难以辨别,一不小心就会踏入陷阱。因为这类产品大多价格不高,且多为外用制品,所以一些消费者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只能自认倒霉,投诉、维权动力不足,违规商家逍遥法外。
若继续纵容这些违规“消”字号产品横行市场,消费者在一次次受骗后自会作出选择,而要承担这一后果的则是整个消毒产品市场,合规经营的厂家也可能蒙受信誉或经济上的损失。这不但是对行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守法企业的不公平。
任何一个行业的有序发展都离不开各流程的严密监管,有关部门应当明确各自分工,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对厂家资质、产品成分、包装宣传等重点审核,从源头减少违规产品流入市场;并与网购平台联合起来,重点监控皮肤乳膏、婴幼儿护肤品等重灾区,对夸大疗效的广告及其商家依法追责。整顿之余,对消费者的医药常识普及也要跟上。事关生命健康就无小事,唯有全链条查缺补漏,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才能守护好消费者的健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