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心,其利断金?俄罗斯畅想的中俄伊铁三角能否无往不胜?

三国同心,其利断金?俄罗斯畅想的中俄伊铁三角能否无往不胜?

00:00
11:13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这句话对今天的俄罗斯而言尤其适用。而通过俄乌冲突,俄罗斯也真正看清了很多国家,尤其是某个东方大国。

按照俄罗斯的想法,当俄乌两国大打出手,西方国家闻声而动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紧密团结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约周围,组成最广泛的抗俄“民主”统一战线,俄罗斯的盟友们也该自觉行动起来,风风火火地投入到与西方国家硬碰硬的事业中。

然而现实情况是,以哈萨克斯坦为首的昔日苏联盟友,不仅没有为俄罗斯两肋插刀,反而马不停蹄地插了俄罗斯两刀,一再公开反对俄罗斯的行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示范效应,让俄罗斯本就不太友好的国际环境雪上加霜。

不过,作为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对昔日同在屋檐下的苏联兄弟的本性还是心知肚明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它们加起来也不值一提的实力,就是反戈一击也不足为虑。俄罗斯真正在乎的,是那个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

但这个东方大国,除了多买了几船俄罗斯的打折石油,在国际社会给帮俄罗斯吆喝了几嗓子,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严格恪守“中立”,具体来说就是和西方国家称兄道弟,让俄罗斯体会到了寒彻骨髓的世态炎凉。

印度:没错,正是在下!

关于这个问题,印度的选择其实无可厚非,毕竟印度本就是吃“左右逢源”这碗饭的。虽然从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在印度身上砸了太多钱,生生将印度万国牌武器的俄制武器比例砸到70%以上。但相对敦实的体量,注定了印度同样被美国等西方国家争相青睐,自己也具备了上蹿下跳的大国雄心。

所以,印度对俄罗斯的仗义,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对不多。俄罗斯虽然上火,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理解,并再度确信:印度就是俄罗斯的酒肉朋友,关键时刻绝对指望不上。

但问题是,战局已经逆转,昔日的秋风扫落叶般的风卷残云早已被“再而衰,三而竭”的步步惊心所取代。而想要停战谈判,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的乌克兰又一再拒绝和谈,只能打下去的俄罗斯,如果不做寻求患难兄弟的打算,结局只能是在形单影只中越来越不美好。

那么,放眼世界,俄罗斯能够依靠的盟友何在?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曾云:“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那就是陆军和海军”。只是,当前的俄罗斯陆军和海军一个赛一个拉胯,俄罗斯的盟友,注定还得从俄罗斯之外寻找,而俄罗斯等到的“盟友”,一个叫中国,一个叫伊朗。

在俄罗斯看来,相比于左右横跳的印度,中俄伊3国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三国都是西方国家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有着深厚的反美反西方基础。因此,随着伊朗奋进17年终于成功加入上合组织,3国组成坚不可摧的“铁三角”,必然能在西方国家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中无往不胜。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静夜史认为当然真的不是,因为任何两个国家的称兄道弟都不奇怪,但三国同心却最是复杂伤神,尤其是是中俄伊这样大相径庭的3个国家。

在静夜史看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组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不仅综合国力鹤立鸡群,更对欧盟和日韩等所谓盟友进行了无孔不入的控制。通过空前惨烈的二战,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先是在1947年推出了旨在将西欧各国纳入美国主导国际市场的“马歇尔计划”,又在1949年主导建立了军事同盟性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此西欧各国成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

而亚洲的日韩则直接是美国在战后的势力范围,其地位比欧盟更低下。可以说在美国一系列手段的控制下,其盟友不得不依附于美国,并享受美国的霸权红利,本质上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反观中俄伊“铁三角”,当前的俄罗斯作为倡导者,在连苏联盟友也就是昔日势力范围都搞不定的情况下,你要说它能带着中伊一起走,恐怕俄罗斯自己都不信。

而没有号召力,俄罗斯的号召自然也就只能是自欺欺人的笑话。

中国虽然综合国力后来居上,但俄罗斯明显又不愿意接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尴尬现实。静夜史始终认为,上合组织之所以凝聚力不及北约,缺乏强有力的领袖是最大的缺陷。

同样的问题,必然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中俄伊的“铁三角”里。

而除了尴尬的领袖,3国也无法组成离不开彼此的产业互补集团。

虽然中俄和中伊都能形成能源和技术的互补关系,但俄罗斯与伊朗却“同性相斥”。要知道,作为波斯湾沿岸的中东国家,石油是伊朗举足轻重的出口创汇产品。而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同样富甲一方,可以说俄伊两国本质上是竞争关系。

因为没有紧密的产业互补,3国也就缺乏携手并肩的前提。

而且更尴尬的是,俄伊两国不仅在经济结构上竞短争长,自古以来还是水火不容的宿敌。

历史上的波斯帝国,作为名副其实的中东强权,不仅雄踞伊朗高原,更将势力范围延伸到高加索和中亚广大地区。

而沙俄帝国自1480年挣脱金帐汗国统治自立门户后,就开始了一日千里的扩张。蒙古留下的“噬土成性”基因,让俄罗斯对土地天生狂热,尤其是南方的温暖土地。再加上彼得大帝“走向四大洋”的遗嘱,俄罗斯更是对印度洋心向往之。而这,必然导致两大帝国的狭路相逢。

而在经过几次激烈交锋后,波斯陆续丢掉了在中亚和高加索的势力范围,其本土更是被沙俄和后来的苏联长期占据。

所以,伊朗从内心对俄罗斯并不亲近,反而是深入骨髓的恐惧和防范。向俄罗斯出售无人机,除了创汇的现实需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立场也是重要因素。但两国积重难返的历史恩怨,注定了两国不可能打心眼里推心置腹。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俄,作为山水相连的邻国,因为共同敌人而形成的“背对背拥抱”关系再亲密,也挡不住因历史恩怨导致的相互防范。尤其是俄罗斯,不仅远东长期对我们封闭,连两国的交通线和管道,也基本是“一线牵”的状态。这直接导致当俄罗斯因西方国家经济制裁而走投无路,却因尴尬的基建条件无法发挥“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效果。

中国和伊朗方面,虽然因为没有山水相连,客观上不存在中俄和俄伊因领土争端导致的历史恩怨,但巴铁与伊朗因俾路支斯坦等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却也可能让我们殃及池鱼。

所以,“群龙无首”的尴尬和缺乏产业互补的缺陷,彼此难以回避的矛盾,决定了中俄伊这样的“铁三角”,不仅不铁,甚至还有点儿锈迹斑斑。

而更尴尬的是,这种“铁三角”的提法,本就是老掉牙的“冷战思维”。

不可否认,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就没有摆脱两大集团你死我活的冷战思维,尤其是北约,本就是僵而不死的冷战产物,处处散发着“是敌人就来砍我”的斗争气息。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应该用魔法打败魔法,用冷战的思维打败西方的冷战思维。

原因无它,打不过!否则俄罗斯也不会每年在圣诞节缅怀逝去的苏联了。要知道,当年的苏联之所以走向分崩离析,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穷兵黩武的冷战,耗尽了苏联的最后一丝气息。如果俄罗斯不汲取苏联解体的沉痛教训,重走冷战路,结局只能是重蹈解体的覆辙。

而且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重建苏联比团结中伊毫无疑问更有价值和可行性,而当年的苏联本就因失败而分崩离析,所以冷战思维本就是个走不出来的死局。

更重要的是,无论中国还是伊朗,都不愿意附和俄罗斯的冷战思维。

从伊朗的角度来看,当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革命导师就提出了“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伊朗不愿在美苏两大阵营间站队的想法。

后来的两伊战争,虽然伊朗为了对抗美国支持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也曾和苏联走近,但随着苏联解体,伊朗再度回到了“自力更生”的状态。

如今的伊朗,作为中东的“另类”,在着力构建“什叶派之弧”,团结什叶派国家的同时,也积极加入上合组织,不断扩大朋友圈,展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

中国就更是如此,从1959年与苏联交恶,同时对抗美苏两大阵营的围堵,我们就坚定了自力更生并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决心。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我们虽然和俄罗斯抱团取暖,但团结更多国家的战略方向没有变,以“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而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局限于它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价值观等因素,而是从全人类的根本命运出发,力主建立一个平等、互利、广泛的朋友圈,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的霸权主义文化形成了强烈对比。

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也逐渐认可了我们的理念,并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匪浅,包括俄罗斯和伊朗。

而且,我们在打造中俄能源通道的同时,也与伊朗签订25年的战略协议,更和其它海湾国家和中亚国家等积极互动,通过能源多元化,提升我们的自主水平。

所以,我们的格局,比俄罗斯的冷战思维更大更高明,事实证明这种摆脱冷战思维的思路,才能真正团结俄罗斯和伊朗以及更多国家,组成比中俄伊“铁三角”更有群众基础的反霸权力量。

静夜史认为,当前的俄罗斯,与其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所谓盟友身上,倒不如认清现实并想方设法在战场上赢得主动。毕竟战场上的胜利比任何口感都更有号召力和影响力,也更能实现俄罗斯的大国复兴。

静夜史始终认为,一味自欺欺人地为俄罗斯唱赞歌不是真正的挺俄。真正希望俄罗斯好的人,敢于指出俄罗斯的问题所在并积极地出谋划策。

可惜,这样的声音注定难逃湮没。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