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年轻」的在场

李国华:「年轻」的在场

00:00
15:41


李国华/Li Guohua


这是一场由89组画作构成的新绘画展,也是26个年轻人和存在、彷徨、迟疑对抗的故事。不,准确说是28个,因为还有他们,年轻策展人——李国华、曹筝琪娜。


《图像的震撼——80、90新绘画》这场展览,刚开展不久,就因为成都疫情的爆发,而暂停开放。也许此时,通过文字、视频等新媒体方式,向大家再现这场新绘画展,那些作为独立个体的、充满矛盾张力的他们,是否可以被更清晰地看见?!


这场展览,源自策展人李国华对老师吕澎提出的“新绘画”的深入探究,不过呈现焦点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家,而是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时代的变化,注定了观察视角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大家依然在反复思索:绘画,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以及一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同为80后的李国华,并不想为80、90人的绘画定义,更无意于为这批图像总结“方法”,在他看来,一切所谓的“逻辑的”、“概念的”、“理论的”立场,都难免构成一种“套路”、一种“误读”。


近年来围绕美学的探讨,一直笼罩在知识学的阴影下,这恰恰是尊重并欣赏“高度个体性”的李国华,所无法趋同的。也许,他的老师吕澎,所坚持的“这个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要的不是先锋艺术,而是不同的艺术”,也早已成为了他的艺术态度。


他,欣赏一切对普遍同质化和平庸化趋势的反驳。


“个体”的张力,无疑在“年轻”一代上更为凸显,自然也更加吸引李国华。或许是他也越来越意识到,年轻的独特,在于一种野性的状态。而不确定的时代土壤,让“野性”随时发生。


这三年来,是疫情肆虐全球的三年,也是整个人类都在面对剧烈变动的三年,世界撕裂、对立、重组,个人生活和宏观世界在更猛烈地冲击着年轻一代。 


李国华和这些年轻艺术家们,他们敏感、细腻,在直接的碰撞中,总想扒开一丝缝隙,狂热地、游戏地、梦幻地,也专注地、务实地创造着,确证着自我意志,找寻着自我选择的价值,留下着这个时代的几分焦虑、几分颜色。


如展览的四个版块所呈现的问题,“生存与身份”、“感知与起念”、“精神的魔方”、“根性的延伸”……多个并置的、正在发生的鲜活个案,与观者照面,以一种令人震惊而又压抑的方式敞开。


他们用戴着普遍观念镣铐的自由舞蹈,构成了“图像的震撼”,也组成了图像背后不可言说的思性与诗性! 


李国华依然坚信:绘画总是遭受冲击,但绘画不曾没落。对可能性之维的开拓,对个性自由观念的指向,对一切生命真实状态的关注,是其不死之价值。


因而,这场展览震撼谁不重要,发出“震撼”本身更重要,至少这些年轻人的“在场”,让人们看到了:原来,这样也可以?!可能性,是多么旺盛!


图像的震撼  前言


当观念艺术兴起后,绘画的危机就诞生了,一些艺术理论家不断担心绘画或许在艺术史意义上会走向“死亡”。然而事实却是,直到今天绘画仍然在当代艺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最为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身上出现了复兴的倾向!他们创作完成的图像,正在形成新的历史震撼!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绘画发展到当下,在年龄和艺术整体风格上,大致形成了三代人的格局。他们分别活跃于1980、1990年代,1990年代末、20世纪初期,还有就是2010年以后的全新一代。这三代艺术家,因为历史背景和艺术史发展的状态不同,有着各自的重心和艺术方向。如果说围绕着第一代当代画家们最为明显的词汇是转变、改革、开放的话,那么围绕着第二代、特别是第三代的当代画家们,最重要的词汇则是全球化、市场化、多元化、科技化。并且,与过去人们会用一些特别的词汇:比如“新生代”、“政治波普”、“艳俗艺术”、 “玩世现实”、“影像绘画”来定义或命名画家们的主流风格时,在新世纪后成长起来的这批画家们,并没有一些特别或者具有普遍辨识意义的词汇,可以给这个群体进行定位,所以“新绘画”这个带有笼统性质的称呼,似乎成了能够对他们的绘画作品进行定义的最佳名词。当然,“新绘画”也有一些自身的全新特征:


首先是,他们不再有本质主义的追寻或者明显的功能化表达。在“’85美术思潮”盛行的1980年代,对绘画的本质主义、对生命和社会“真理”式的追求,流行一时。不过这个现象,在“新绘画”群体里被大大降低了。即刻的、当下的、肉身的感受和体验,是“新绘画”群体更为关注的对象;第二,“新绘画”群体面临的社会语境不只是单纯的中国问题,而是全球化与本土杂糅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中,艺术家的创作既融入在全球物质变化与科技潮流。这使得他们的创作不再具有特别的针对目标,而是变得包容和多元;第三,“新绘画”群体强调绘画语言的动态化,形象与语言并重、观念与表现并重。并且,提倡创作观念多元化,观念与技艺也必须是平行的,而不是主次关系;第四,“新绘画”群体从诞生起,我们就看到了市场的身影。可以说,这些被归类于“新绘画”的艺术家们是在市场完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得益于中国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走出校门没多久后(相比较上一代),就纷纷与画廊、机构签约,进行了合作。他们的作品不仅仅在国内外的美术馆、双年展上呈现与展出,也在拍卖市场、艺术博览会、私人沙龙里被频频展出。


最后,“新绘画”在全新一代中的兴起,也与艺术史发展的本身的逻辑有关。在经历近四十年的发展后,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种种轮回,特别是观念的浪潮全面性地席卷艺术创作后,空洞和过份的形式主义让人们对艺术的未来再次产生了焦虑。于是强调技艺和观念的并重的“新绘画”,再次成为年轻艺术家们的选择,绘画也继续成为年轻艺术家感受生活、感受文明、感受思想、感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如何,年轻的“新绘画”将再次成为讨论的主题!而本次展览就是邀请一部分中国1980年、1990年后出生的全新一代绘画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向人们阐述新世纪绘画发展的全新面貌。并且因为年轻的冲击力和创造力,他们将再次形成震撼的图像,不仅延续和呈现全新的艺术史,也展现着当下全新的文明成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