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林《春秋战国》2 桓公匡合:王道让位于霸道

张沛林《春秋战国》2 桓公匡合:王道让位于霸道

00:00
10:58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张沛林,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上期我们聊了东周、春秋、战国这三个名词的含义,和它们的起讫时间,这期我们进入春秋时代,了解诸侯争霸的历史。

在阅读古籍的时候,尤其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古书,我们常常会看到由两个数字组成的一个词语,就是“三五”,它不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三五知己好友”的那种约举之数,而是两组重要的天文或政治概念的简写,比如《史记·天官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为国者必贵“三五”,这“三五”指的是三十年和五百年,当时的人对天道时运的一种看法,以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天官书》中还有“为天数者,必通三五。”这里的“三五”则指的是日、月、星三辰,和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

另外“三五”最为常见的含义,除了“三皇五帝”和“三正五行”外,要数“三王五霸”了。“三王”指的是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五霸”的说法就更多了,甚至有些汉代学者将五个名额平均的分配给夏商周三代。比如夏代的昆吾,商代的大彭、豕韦,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都曾被视为五霸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周室卑微,五霸既殁”,指的是战国时期,既没有西周的稳定局面,又没有五霸出来安定局面,可见司马迁将这个五霸完全认定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了,其中以齐桓公和晋文公最具有代表性。

可以说王与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概念之一,有关于它们的讨论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简单来说,王道是以仁义治国,霸道则是靠实力维持秩序,后世的学者大多采取尊王抑霸的态度,似乎不考虑历史的实际情况,把恢复三代之治作为理想,而以称道五霸是一件很可耻的事。这不能说是迂腐,毕竟有了完美的那么一个乌托邦,谁愿意追求等而下之的这种霸业的东西。但就是这个乌托邦是什么样子,如何实现这个乌托邦,也就是在理论上阐释这个王道,往往是要通过批判霸道实现的,毕竟这个三代离我们比较遥远,齐桓、晋文的事迹相对来说更为显著些。所以想要理解中国人在治国平天下方面的理想与态度,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周平王元年,就是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拉开了帷幕。用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的话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司马迁将齐、楚、秦、晋四国视作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核心,这是十分正确的观点,毕竟其他有争霸能力的企图的诸侯,比如说宋襄公、越王勾践,这些都是昙花一现。齐、楚、秦、晋四国的强盛才是始终保持着的,也基本奠定了战国时期的格局。但这是就整个的春秋之世来说的。

春秋初年,一开始称霸的并不是这几个国家。当时齐国在东海之滨,领土非常的大,又坐拥鱼盐之利,经济非常富庶,但北面尚有戎狄的威胁。楚、晋实力虽强,但内部矛盾太多。秦刚成为诸侯,还得收拾周王室故地的烂摊子,更无力称霸。反而是后来的晋、楚间骑墙站队的郑国,最先有了霸主的样子。郑庄公不朝觐天子,侵占周的土地,还把周的农作物收割走了。甚至郑庄公和周桓王交战,手下还把周天子射伤了,所以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庄公虽然强势,但毕竟和齐、晋等大国有差距,他死后郑国内部发生夺位之争,实力便大打折扣了。

至于齐、楚、秦、晋四国的争霸与郑国不同,虽然四者时有起伏,比如齐桓公时齐国强,晋文公时晋国强,楚庄王时楚国强,但是四国始终在春秋时期保持着大国地位。这不是偶然的,甚至他们的强盛还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我们说就是周王室真的衰落了。西周的衰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周厉王、一个周幽王的昏庸、暴虐就能造成的。而且在西周衰落的过程中,一直还拥有着权威。比如《史记·齐太公世家》就记载着,周夷王时,也就是周厉王父亲在位时,纪侯向周夷王告齐哀公的黑状,周夷王就把齐哀公抓来给煮了,立了哀公的弟弟为国君。大国的国君说杀便杀,说立就立,天子在行政方面的权威可见一斑。又比如《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君熊渠认为楚是夷狄,不用中原文明国家的名号,于是给自己的三个孩子都起了王号。但周厉王十分残暴,熊渠非常害怕厉王来征讨自己,后来就又把王号给取消了。可见当时西周王室的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

但是到了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实力就削弱得厉害了。土地面积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虽然东迁后,王畿的面积还比得上一个大国,但是相较之前大大的缩小了。且军事实力也严重的削弱,用《周本纪》记载的周大夫富辰的话说,“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就是说周东迁后,要倚赖晋国、郑国的保护,说话的底气是完全没有了。原来各诸侯国在西周初封时,大的不过方圆五十里、一百里。在西周时,各地已经开始发生兼并,进入春秋时期,没了王权的限制,各诸侯国凭实力发展,这种兼并就自然加剧了。

齐、楚、秦、晋四国强盛的相似原因,就是这四个国家都处在当时中原地区的边上。在边地的好处就是,向外扩张的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土地资源容易获得。但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周边的少数民族侵扰,比如《史记·齐世家》记载,姜太公初到封地,当时东夷的莱国人就来征伐,和太公争夺这个营丘之地。直到春秋初年齐僖公的时候,齐国还受到了北方戎狄的攻击。但与蛮夷之地相交,安全存在隐患也不全是坏事,国君时刻能居安思危,国家军队频繁战斗,军事实力就得到了一定的淬炼。同样是宗周故地,王室放弃了就衰落下去,秦国努力经营就能称霸西戎,对待危机的态度是十分关键的。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融合方面,中原的礼乐制度和四方的蛮夷文化,自然是中原地区的更为先进,但站在今天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两者则是平等的、不分高下的,各有优劣的,单一的文化在发展中难免发生扭曲变态、弊端丛生。深处中原与蛮夷之间,不同文化能得到调剂、取长补短,便于国家的健康发展。

齐、楚、秦、晋所在的外部条件,可以说是四国强盛的基础。后来吴国与越国的一时称霸,与此也大有关系。身处中原腹地的鲁、卫、宋、郑等国受到了限制,只能甘当小国,很难与四国相敌。比如在齐桓公与晋文公之间,宋襄公从主观上,他也想学习齐桓公称霸,但实力远远不够,诸侯多不服从,于是在盂之盟被楚国抓住,泓之战又因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偏等敌人渡河列好阵才发动攻击,最终惨败,被射伤而亡,成了天大的笑话。大概宋襄公到死也不能理解,自己所践行的这个仁义之道就是当年齐桓公达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大事业的方法,怎么自己就不能真正的实现霸业了呢?

春秋时期的霸主,多少都要讲究一点“尊王攘夷”,拥护天下共主周天子以维持平衡,这到底是不是假仁假义呢?也是我们值得探求与思考的问题。

好的,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松风书院小央

    好听好听还好听。100个好听

  • 琳海峻涛

    给人家定义蠢猪式,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大师吗?

    听友294721586 回复 @琳海峻涛: 这位算不得大师,就是一个普通科研人员。但是“蠢猪式”不是他定义的,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评价宋襄公的。

  • Allen_xxz

    好好的一档节目,被这平铺直叙,让人昏昏欲睡的播音给毁了

  • 1399258kk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