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林《春秋战国》1 东周分两段

张沛林《春秋战国》1 东周分两段

00:00
10:37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张沛林,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从今天开始,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东周的历史。当然,大家对这段历史时期有个更为熟悉的名字——春秋战国。

《史记》记载,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宠信奸佞,任用虢石父为卿,废掉了原来娶自申国的王后与太子宜臼,册立了褒姒为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搞得怨声载道,这引起了申侯的极度不满。公元前771年,即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联合缯国与西北的游牧民族犬戎,攻打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西周王都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向各国求救,但曾经为博得美人一笑的“烽火戏诸侯”,让他失信于人,救兵不至,最后被犬戎杀死在骊山之下,褒姒也被掳走了,镐京也被洗劫一空。国不可一日无君,申侯与诸侯商议共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当时的镐京原本就发生过严重的天灾,如地震与长期的干旱,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这次战争的破坏,已经破败不堪了。更为严重的是,京畿地区已经布满了戎狄部落,周王室无力驱逐,安全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了。于是在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在秦、晋、郑、卫等诸侯国的护送下,周平王无奈地将国都迁到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邑,将宗周故地的岐西之地赐给秦伯,河西之地赐给晋侯,表彰他们勤王护驾的功劳,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背过一首朝代歌,其中有一段说,“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东周”这个专有名词和“夏”“商”“秦”“汉”等朝代名称不同,它是后世学者特起的名字。现在,我们常在一些戏曲和影视作品中看到一种演绎,就是说周文王渭水边访贤成功,姜太公坐在一辆小车上让周文王来拉,用来测算周朝的运数。所谓“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这个八百年就包括“西周”和“东周”在内。

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一历史时期,但对“东周”以及“春秋”“战国”这三个词汇,恐怕很少研究过。其实,这三个名词不那么好理解,且本身就蕴含着古人对历史大势的认识。想了解这段历史,就要从这三个词汇谈起。

“东周”字面容易理解,因为洛邑在镐京之东,东迁于洛邑的周就叫做东周。但是这个词指代平王以下,至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比较晚期的事。在战国秦汉时期,“东周”常作为成周洛邑的别称。而且在战国时,曾出现过“东周国”和“西周国”两个诸侯国,因而在《史记》等史书中,“东周”往往就是指那个“东周国”。直到魏晋开始,“东周”以都城名称代指历史时期的用法才开始普遍起来。

相较而言,“春秋”和“战国”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就要稍早些了。大家都知道孔子根据鲁国国史《春秋》,另外创作了一部具有政治伦理色彩的《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其实当时诸侯国多有史书,虽然有些史书有着其它名字,但或因失传,或因孔子的巨大影响力,所以大家借孔子的书名,把这一时间段的历史叫做“春秋”。一年有四季,古人称作“四时”,那么为什么编年史书要称作“春秋”,而不是“春夏秋冬”或者“四时”?古代一些学者认为万物在春天初生,在秋天长成,“始于春”而“终于秋”,故而用“春秋”代指一年。近现代有些学者指出,根据甲骨文,殷商时期把一年划分为春秋两季,西周金文中也不见有四季的出现,四季观念萌生应始于西周末年,故而“春秋”本来就是指代一年。这就是“春秋”一词的来历了。

相比于“春秋”,“战国”似乎更不好理解了,“战”本义是“斗”,引申为战争。春秋时期,兼并战争也很多,为什么不叫“战国”,我们看《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求见燕王,曾说过“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大意是天下的战国有七个,燕国作为其中一个处于弱势。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也谈到,“周德卑微,战国既强,卫以小弱,角独后亡。”大意说周王室衰微,几个战国强大,卫国弱小,反而是最后灭亡的那个。我们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当时人把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称为“战国”,直到汉代依然如此。也就是说,战国时期,宋、鲁以及曾经国力强盛而又神秘的中山国等,都不能叫做“战国”。那么这个“战”的含义就明确了。我们用《春秋》的辞例解释,“敌者言战”,也就是说七国相敌,实力差不多故称“战国”。它同“春秋”时国家的强弱不均,时强时弱的历史现实也就这样区别开来了。

一个朝代的起点与终结容易说明,因为它有比较明确的历史事件作为标志,但对“春秋”“战国”这样人为划分的历史时期,就相对难以达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了。如春秋始于哪一年,有些学者以周平王东迁洛邑作为起始点,有些学者则严格按照孔子《春秋》的开始时间计算,当时已经是周平王四十九年了。至于春秋与战国的划分,有些学者按照《史记·六国年表》,以公元前476年为界限,有些则以韩赵魏三家灭智氏的公元前453年为准,还有些则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界。

我们上面谈到,“东周”“春秋”“战国”的名称,蕴含着古人对历史大势的看法,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拘泥地按照这几个名词划分历史时期。孟子说过,“诗亡而后《春秋》作”,孔子《春秋》的出现,本来反映的就是周王室权威不在,礼乐制度的崩坏,周平王东迁是王室衰微的重要标志,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将春秋的开始时间定位于公元前770年,不仅客观地反映出历史大势的演变,同样不违背孔子作《春秋》的精神。至于“春秋”和“战国”的界限,虽然韩、赵、魏灭智氏已经大抵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但直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的诸侯国地位才得到天下共主周王室的承认,“国际地位”得以确定,战国七雄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与司马迁《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的司马光《资治通鉴》,正是从这一年写起的。另外,田氏代齐虽然是一次重大的国家权力变更,但七雄的格局早已形成了,所以我个人还是支持以公元前403年,作为春秋战国分界线这一说法。

至于东周和战国的下限,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应视为东周的结束时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战国七雄的最后一个齐国,完成了最终统一,这是战国结束的时间。所以说东周与战国结束的时间还相差个三十余年,但“东周”一词,本来就为同“赫赫宗周”的西周作区分,突显出周王室的衰落,所以很多人并不计较东周的提早灭亡,把秦统一以前的战国时代,也笼统地算进了东周时期。

现在我们弄清楚了东周、春秋、战国,这三个名词的深层次的含义后,也就更能理解这段历史了。下期节目,我们将会讲述东周的前半段历史——春秋。围绕着春秋时期这段历史的关键词是“诸侯争霸”。

好的,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会飞的鸢尾花

    这个专题有点骗人!感觉根本不是大师在讲课,是学生在念文稿!

    被重复占用的昵称 回复 @会飞的鸢尾花: 孔子是大师,请他讲吧~~

  • 1399258kk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