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非遗,我们在谈论什么?
非遗全部录完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5项(含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43个项目的入选,体现了中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于增强遗产实践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国际层面宣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都具有重要意义。
申遗时间跨度从2001年开始到2022年,还在继续,这里面有最新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的制茶技艺,中国第一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2001年通过的“昆曲”。最濒危的非遗:赫哲伊玛坎,最古老的非遗:木活字印刷术等等。
中国十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0名皮影戏,第9名中国剪纸,第8名古琴艺术,第7名珠算,第6名二十四节气,第5名中国针灸,第4名中国书法,第3名京剧,第2名活字印刷术,第1名端午节。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有着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更有甚者,对“非遗”的申报就是一个异化、商品化、去神圣化、从文化常态中剥离的过程。没有经济利益的冲动,就不会有多少人会从文化本位上关注“非遗”。
“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
“非遗”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虽然随着族群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但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现代的“非遗”,如何保留遗迹的自然状态和真实性而减少人造的成分、如何继续保持日常性而减少节庆性、如何增强实用性而减少表演性、如何体现民间性而减少官方性,才是还原前人的遗产对后人的作用,失却了这种作用,遗产就成了包袱。特别是现代看到的“非遗”,大部分是农耕时代形成并在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保存下来,能否在现代化的大潮中继续发挥作用、如何避免被现代性同化而发挥作用,是继承遗产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想起刚开始做非遗时候,很多听友和主播都希望我继续做下去,我也看了喜马平台上的非遗内容,可能某一些非遗文化有介绍,系统完整性的介绍中国非遗我还没发现,所以这也是让我继续做完这一系列的原因吧。
我总是会评论,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保护里来,只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非遗,并且愿意去保护传承,才会是非遗的后续发展之路。特别是读了急需保护的非遗,碰到的原因都是所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太多,年轻人去城市里就业,导致优秀的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今天正值西方的圣诞节,我就在想,泱泱中华,这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辈的传承和发展在哪里呢?
后续有关非遗的畅谈还会放在这个专辑里面,喜欢的小伙伴就继续关注和订阅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