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世前,为何将叶剑英的兵权交给陈锡联?多年后才知高明

毛主席去世前,为何将叶剑英的兵权交给陈锡联?多年后才知高明

00:00
05:55

1976年对于我国而言,可谓多事之秋。这一年周总理病逝,毛主席病重,造成十年动乱的罪魁祸首们认为有机可乘,抓紧了篡位夺权的活动,共和国的命运到了关键的时刻!

此时,一份能够决定未来国家命运的文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就是一号文件,内容主要是两条:一是由华国锋接替周总理;二是由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身体健康原因,决定由陈锡联代替他的职务。

对于一号文件的第二条内容,国际国内的舆论都是议论纷纷,要知道,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勋,陈锡联和叶剑英都不能相提并论。那么陈锡联究竟是何许人也?

1929年,年仅十四岁的陈锡联参加了当地的红军游击队,不久后,他所在的游击队被被编入正规红军。由于陈锡联革命意志坚决,打仗勇敢,第二年他就入了党,后凭借战功,一路升迁,最终成为一名红军的师级指挥员。

抗战时期,陈锡联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他本人则是385旅的团长。开赴抗日前线后,他带领部队连战连胜,歼灭了大量的鬼子,其中最出名的还是“夜袭阳明堡”,一仗就干掉了鬼子二十多架飞机,大涨了八路军的士气。此后,陈锡联还担任过385旅旅长及太行三分区司令等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先后担任纵队和兵团司令员,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同优势敌人战斗,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先后率部参加了跃进大别山、豫北、淮海等战役。后期,陈司令还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并在重庆解放后,出任了重庆第一任市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又成为我军炮兵首任司令员。在陈司令的领导下,我军炮兵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不仅规模上不断扩大,装备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历次战役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955年,我军第一次实行衔级制度,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57名开国上将中的一员。此后,他还先后当过沈阳和北京军区的司令员,后又进入了军委常委的行列,并兼任了副总理。

叶剑英元帅建国后长期在中央军委工作,先后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从这个角度看,他很适合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但遗憾的是,1976年的时候,叶帅已经整整八十岁了,身体也不太好,这样的情况显然不适合再负责军委工作。

毛主席决定找一位年富力强的人来负责军委工作,此时的陈锡联只有61岁,对军队的情况也十分熟悉,很适合主持军委工作。

但是对毛主席的这些想法,很多人不能理解,认为陈锡联可能是搞了“小动作”,连叶剑英也对陈锡联产生了误解。当时,叶帅由于身体原因想去广州休养一段时间,但陈锡联从大局考虑,希望叶帅不要去广州,这引起了叶帅的强烈不满,两人的关系一度十分尴尬。

而毛主席对陈锡联心知肚明,知道他一心为公,并非恋权之人。而且之所以让陈锡联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也是为了日后能够顺利进行权力交接,防止动乱的罪魁祸首们趁机夺权。这一点充分显示出了伟人的高瞻远瞩,事实也证明,陈锡联在日后粉碎罪魁祸首、拨乱反正方面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陈锡联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选择了急流勇退,多次提出辞去职务,最终获得批准,他将权力重新交给了叶帅,这充分表现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实际上陈锡联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曾经长期在两大军区工作,担任了司令员长达二十八年之久。

对此,陈锡联没有任何怨言,他表示,当年和自己一起参加革命的有两千多人,解放后只剩下了十几个,想想那些牺牲的同志,自己没什么好说的。陈锡联能有这样的觉悟,充分说明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无论是叶剑英还是陈锡联,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都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们身上那种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90758147

    阳明堡念(铺)

  • 1593833kam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