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嫂子铺床,新郎发现红枕头有蹊跷,他掀开枕头逃过一劫

民间故事:嫂子铺床,新郎发现红枕头有蹊跷,他掀开枕头逃过一劫

00:00
29:44

清朝末年,山东济南府章邱县北,有一个村子叫柳河村,村子里有一位妇人,前不久丈夫张青山病故,她一人带着两个儿子生活。

大儿子张大宝十二岁,小儿子叫张二宝十岁,张青山生前是一个武馆的教头,大刀耍得特别好,多亏生前留了一些积蓄,要不然这娘仨还真不好过。

在山东这个地儿,由于土地有限,不能做到人人有份儿,所以许多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这关内的土地就这么多。

这一天,张氏掀开米缸,准备淘米做饭,忽听得米缸里有“吱吱”的声音,低头一看,是一只白色的小老鼠,在米缸里爬来爬去,看来是偷吃完米以后,爬不出来了。

张氏提着尾巴捉住了它,正准备出去把它摔死,却被张二宝拦住了说:“娘,你看它多可怜,就饶了它吧,我养着它。”

哥哥张大宝一听,就不乐意了,说道:“咱们自己都吃不饱肚子,拿什么养活它?”

“我每天少吃一点儿饭,省下来给它吃,不会影响你的。”张二宝说道。

张氏拿他没办法,也只得同意他收养这只小白鼠。

每次吃饭的时候,二宝就把属于自己的饭留一点儿出来,都喂给小白鼠吃,小白鼠也很通人性,每天也不多吃,只要有点儿吃的就行,即使这样,还是遭到了哥哥不少白眼。

紧接着,又闹了两年的灾害,百姓更是食不果腹,“禁关令”被清政府废止以后,大量关内人跑到关外去,因为关外地广人稀,有着大片的土地,可以供他们种植庄稼,填饱肚子。

张氏家也已经好久揭不开锅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孩子饿死吧,张氏犹豫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她也要带着两个孩子去闯关东。

临行前的晚上,娘仨一起收拾东西,张氏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很厚铁盒子,盒子被一把精致的小锁锁着,看着眼前的东西,张氏又想起了这盒子的来历。

四年前,张青山骑马从县城的武馆回家,途经一片树林的时候,发现一个脸色苍白的男人躺在地上,胸前插着一把弓箭,张青山赶紧上前问道:“兄弟,你怎么了?”

那人看了张青山一眼说:“大哥,我被人追杀,中了毒箭,恐怕命不久矣,请大哥速速带我回家,见我娘一面,晚了就来不及了。”

“你家是哪儿的?我马上就送你回去。”张青山说。

“十里开外的王家村。”那人艰难地说道。

张青山赶紧将他扶上马,二人骑马疾驰而去,功夫不长,就到了王家村,按照男子的指引,来到一座茅屋前,张青山赶紧把男子背进了屋子。

“儿呀!你怎么了?”炕上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爬起来问。

“娘,儿子不能陪你了,你要多保重自己。”男人流着眼泪说。

然后转头看向张青山,艰难地说道:“大哥,你是好人,我走之后,请受累照顾我娘,我把这个送给大哥,就当报答大哥的恩情。”

男子说完,解下了背上的包袱,取出一个上着锁的铁盒交给张青山。

“这里面是一只金碗,乃是是宫中之物,这锁是京城有名的锁匠打制,没有钥匙是打不开的,一旦砸毁铁盒,金碗就会损坏,失去它原来的价值,大哥拿着他,说不定哪日会遇到有缘人打开锁,大哥一家也好受益。” 男人说完,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张青山将男子葬在了屋后,把老太太带回了自己家,精心奉养,半年后,老太太也去世了。

可是后来,张青山却突发疾病,扔下他娘仨走了。

想到此,张氏不由地长叹一声,把铁盒塞进了包袱里,并叮嘱两个儿子,此事谁也不能说出去。

第二天清早,张氏用仅有的玉米面做了几个饼子,又带了两皮囊水,背好包袱,准备带着两个孩子出发。

那只小白鼠,不知从哪儿窜了出来,“吱吱”地叫着。张二宝蹲下,摸了摸小白鼠的头说:“我们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路上非常危险,不能带着你,你自己另寻出路吧!”

张二宝说完,掰下一点玉米饼子,放到了小白鼠面前,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就这样,娘仨也加入了闯关东的人流中,这一路上,人们挖草根、吃野菜、啃树皮,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没挺过来,死在了闯关东的路上。

这一日,人们饥渴交加,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便停下来休息,黑压压的一片人躺满了山野,时不时传来婴儿撕心裂肺的哭声。

张氏娘仨也靠着大树坐下,多日的颠沛流离,三人已经瘦得不成样子,张二宝靠在娘的身边,看到不远处躺着一个男子。

“水……”男子极其微弱的声音传来。

张二宝摸了摸自己身上皮囊,刚起身就被张大宝拉住说:“这是咱们的救命水,给他喝了,咱们怎么办?”

“可是他快渴死了,我不能见死不救。”张二宝说完,挣脱了张大宝的手,来到了那人面前,将水小心翼翼地的倒入他口中,又掏出怀中仅有的半块干饼子,喂给了他吃。

男子喝了水吃了饼子,身体有了些力气,坐起来对张二宝说:“小兄弟,今日这救命之恩记下了,来日有机会必报。”

“你没事儿就好。”张二宝说完,就回到娘身边继续休息。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四个月之后,到达了东北的白山市。

张氏望着这片苍茫陌生大地,心中万分悲凉,如果丈夫还活着,最起码有个主心骨,眼下虽然到了东北,却连个容身的地儿也没有,想到此,张氏不禁潸然泪下。

“大嫂,你们也到了。”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

张氏赶紧抹了抹眼泪,抬头一看,说话的正是逃荒路上张二宝所救之人,那人一改那日的狼狈之相,身穿黑衣,手提一把大刀,英姿飒爽。

“是呀!大兄弟,我们今日刚到,你这是……”张氏回答道。

“我走路快,比你们早到了一个月,现在镇上做镖师。”男子说道。

“大嫂,你们没地儿住是吗?我有一个朋友去淘金了,去年过来的,他的茅屋一直空着,如若你们不嫌弃,可以先住在那里。”男子继续说道。

张氏一听,赶紧道谢,随着男子大约走了五六路,来到了住处,屋子虽小,但生活用品齐全,对于张氏母子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男子临走之时,告诉张氏他叫刘大刚,有事可以去镇上的龙门镖局找他,并且留下了几十文钱,感动地张氏热泪盈眶。

接下来的日子,张氏就带着两个孩子去田里挖马铃薯,这边的马铃薯已经刚刚收过,但是田里还有残留的,比如特别小的,还有半个的,一天下来也能挖个不少。

回来以后,张氏带着两个孩子挖了个地窖把整个的马铃薯储存起来,挨过今年冬天就好说了,明年春天自己开一块荒地,再种上马铃薯和玉米就可以了。

虽然每天吃马铃薯,喝野菜汤,但是能填饱肚子,娘仨已经很知足了。

天气再冷些的时候,村民开始收白菜了,他们就捡拾村民不要的白菜帮,每天吃一部分,储存到地窖里一部分,东北的冬天冷而且漫长,必须想办法储藏足够的食物。

张氏是个勤劳能干的女人,在她的带动下,附近其他几户逃荒过来的人,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储存食物,好在准备充足,大家平安地度过了冬天。

第二年开春,冰冻的大地已经开始融化,张氏带着孩子们开了两大块荒地,每天早出晚归,一块儿种马铃薯,另一块种玉米,玉米种子是从附近村民那儿买的,等收了粮食,日子就会好过了。

空闲的时候,张大宝和张二宝就跑到长白山上学着采药材,还有山货,拿到镇上去卖。

日子就这样过了两三年,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三间土坯房,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张大宝也拜了邻村的王木匠为师,开始学习手艺,其实张大宝这孩子,除了有点小心眼之外,还是蛮聪明的,学什么像什么,王木匠也挺喜欢他的。

张二宝呢,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在生活安定下来之后,他每天都早起习武健身,虽然年纪不大,但小体格挺好,结实的很。

在张大宝十八岁这一年,师傅将自己的女儿王玉梅嫁给了他,张大宝和媳妇住一屋,张二宝和张氏住一屋。

这时间长了,哪有马勺不碰锅沿的, 玉梅认为,和婆婆小叔子住在一起很不方便,话里话外要分家,小俩口想自己单过。

这王氏是何等的精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把家里的钱和粮食分成两份,一份儿给张大宝,一份儿留给他们娘俩,三间土房也给了张大宝。

“娘,还有那金……”张大宝的话还没说完,被张氏狠狠地瞪了一眼,吓得他赶紧把后半句话咽了进去。

张氏带着二宝搬回了原来的茅草屋,茅草屋的主人一直在淘金的地儿住,这些年很少回来。

一天,刘大刚押车途经这里,顺便来探望他们,见张二宝今年已经十六岁,身体结实,也会武功,就提出让他和自己一起押镖,母子二人欣然同意。

临走之前,张氏叮嘱道:“二宝,去了以后和刘叔多学习,不要偷懒。”

“娘,你放心吧,我会多挣钱,回头咱们盖新房子。”张二宝说完,收拾了一个小包袱,随刘大刚去了。

张二宝走后,张氏也没闲着,除了种地之外,又去山上寻找野货,她也想多攒点钱,再盖几间房子,将来好给二宝娶媳妇。

再说张大宝两口子,自从分家之后,是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小日子过得滋润的狠。

这一晚,两人缠绵完之后,王玉梅突然说:“大宝,分家的那一天,你说那金什么来着?”

张大宝一听慌了神,忙说:“没说什么,可能是你听错了。”

“我听得真真切切,绝对没错,看来你对我有二心,有事儿瞒着我。”王玉梅说完,竟然哭起来。

张大宝被王玉梅哭得心烦意乱,急忙说:“好好好,我得姑奶奶,告诉你还不行吗?”说完,对她耳语了一番。

王玉梅听完,惊得目瞪口呆:“天那,这不是做梦吧,婆婆家里竟然有金碗。”

“看来婆婆从没把我当自家人,这么大的事儿都不告诉我,分家的时候也不提,一定是把它留给张二宝。”王玉梅酸酸地说。

张大宝一听,觉得媳妇说得很有道理,这金碗娘黑不提白不提,指定是把它留给自己的弟弟,不行,自己得想个办法。

夫妻二人趴在被窝里谋划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若是张二宝不在了,那金碗不就名正言顺的归他们了吗?

有一天,趁着张二宝回家探母的时间,王玉梅把他请到了家里,又是酒又是菜的招待。

“嫂嫂,有什么事儿直说,不用这般客气。”张二宝对王玉梅说。

“二宝呀,你哥每天出去干木匠活,厨房漏了,都没时间修,今天麻烦你帮嫂嫂修一下厨房。”王玉梅说。

“这有什么难的,都是一家人。”张二宝说完,就踩着梯子爬上了厨房,正当他修补完房顶时,突然发现厨房起火了。

他想顺着梯子下来,却发现梯子也不见了,眼看火势越来越大,他纵身一跃,跳了下来,好在厨房不太高,他又会武功,所以没有伤着。

下来之后,赶紧找水灭火,幸亏灭得及时,才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再找王玉梅,发现她压根没有在屋里。

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王玉梅搬着梯子从屋后回来,手里拿着两个梨,“嫂子,你干啥去了,厨房失火了。”

“我去给你摘两个梨解解渴,可能是灶堂里的火没熄灭引燃的吧!只要是你没事儿就好。”王玉梅假惺惺地说。

张二宝没有怀疑,又把厨房烧毁的地方,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回家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王玉梅狠狠地抽了抽嘴。

这张二宝和兄弟们一个月押了好几次镖,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镖局一干就是两年,用这两年挣的钱,又盖了三间土坯房。

由于镖局近期不太忙,张二宝便向刘大刚请假,准备回家陪母亲几天, 刘大刚痛快地答应了。

张二宝收拾好东西,刚出镇子没多远,突然听到前面有呼救声,仔细一看,一个男子正在抢夺一女子的包袱,那女子拼命护住包袱,不肯撒手。

张二宝见状,赶紧飞身向前,一脚踢飞了那个男子,男子一看他手里拿着刀,出手不凡,吓得一溜烟地跑掉了。

“多谢大哥救命之恩。”那女子赶紧道谢。

“姑娘不必多礼,这是去哪儿啊,我送你一程。”张二宝对女子说。

那女子一听,竟然哭了起来,张二宝赶紧说:“姑娘别哭,有什么难处说出来,看我能不能帮你?”

女子擦干眼泪说:“我是从北京逃荒过来的,一路上,亲人都不在了,就剩我孤身一人,大哥可否暂时收留我几日。”

张二宝心想:也罢!暂且先将她带回家去,以后再做打算。于是对女子说:“姑娘,请随我来吧!”

那女子便欢天喜地的随他回了家,张氏得知后,也没有怪他,她深知自己的小儿子从小生性善良,就赶紧张罗着做饭。

饭熟之后,那女子一连吃了两碗,虽然吃的不少,但是吃相非常的优雅,倒像一个大家闺秀。

接下来的几天相处,张氏发现这女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竟然还识文断字,应该是出身大户人家,女子自己不说,张氏也不好问,只知道她名叫玉婉。

“玉婉,婶想和你商量件事。”张氏对正在刷碗的玉婉说。

“婶子,有什么事儿?您就直说吧!”玉婉应声道。

“我看你也无处可去,你看我家二宝咋样?如果不嫌弃,嫁给他如何?”张氏问道。

玉婉的脸微微一红,说道:“只要二宝不嫌弃我就行,我没意见。”

张氏听了,心里非常高兴,觉得这二宝是傻人有傻福,捡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回来。

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是蚊虫叮咬的缘故,玉婉的腿上竟然溃烂了一块儿,张二宝赶紧请来了大夫,大夫说是毒虫叮咬所致,但他这里缺一味重要药材,这种药材很稀少,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已经不好采了。

张二宝听完说:“我去山上碰碰运气,以前也采到过这种药。”于是,直奔长白山而去。

他在山里寻了半日,也没找到那个药,只能来到了山的最高处碰碰运气,你别说,还真发现了几棵,不过是在峭壁上,要想采到它,绝非容易之事。

张二宝一手抓住小树,一手伸向那几棵药材,手指尖刚刚能触到,他又使劲探了探身子,刚抓住一棵,还没来得及采下来,上面的小树“咔嚓”一声断了,张二宝随之落下了山崖。

“完了,看来今天要葬身于此了。”张二宝心想,于是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突然之间,他感觉身体不再下坠,好像有什么东西托住了,睁眼一看,只见身下一团白光,带着他慢慢下落,落到崖底之后,那白光一闪,竟然变成了一个白衣美少年,那少年眉毛之间有一颗醒目的红痣。

看着眼前的少年,张二宝觉得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二宝哥,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你儿时的好朋友。”那少年说。

“你是……”张二宝问道。

“我就是你以前养的那只小白鼠。”少年说道,张二宝一下子想起来了,那小白鼠的头上,也有一颗这样的红痣。

“你真的是小白?怎么也来了这里?还变成了人的样子?”张二宝质疑道。

“那年那日你们走后,我就远远地跟在后面,不想跟丢了,然后跟着人群,来到了这个地方,一路上提心吊胆,怕被别人抓住吃了,偶然间,在这山上发现了一颗千年灵芝,吃了之后,就能化成人形了。”少年说道。

张二宝听完,一把抱住了少年,高兴地说:“太好了,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你,快跟我回家吧,我家离这不远,过段时间,我可能就要娶媳妇了。”

少年说:“我在这山间自由自在,还有好多人参灵芝供我食用,更有助于我的修行,如果以后有事儿,我自会去寻你。”

少年说完,纵身飞到山崖上,采下了那几棵药材交给张二宝,然后说:“二宝哥,闭上眼睛,我送你上去。”

那少年又化作了一团白光,将张二宝送到了山上,临行之时,又对张二宝说:“二宝哥,成亲那日,洞房之夜,千万别睡枕头。”说完,化作一团白光消失了。

张二宝回家之后,并没有将山上发生的事告诉家人,而是忙着熬药,熬完之后,又趁热让玉婉服下。

七日之后,玉婉腿上溃烂的伤口,竟然慢慢愈合,半月之后,就好得差不多了。

三日后,在乡亲们的见证下,张二宝和玉婉拜了堂 ,刘大刚也带着兄弟们,一起来喝喜酒,喜事虽然办的极其简单,却是非常热闹。

晚上,嫂子王玉梅帮他们铺好了床和被子,才让张二宝进入了洞房内,在北方有一个习俗,就是成亲的那晚,需要有嫂子铺被子,如果没有亲嫂子,就找一个邻家嫂子也可以。

张二宝进入洞房后,帮玉婉揭下了盖头,二人又饮了交杯酒,刚准备休息,二宝一眼看见了那对大红枕头,若有所思后,拿起枕头察看,没有发现特别之处。

他又拆下了枕套,竟然从枕套里抖落了两只毒蝎子,二宝赶紧拿起床上的笤帚疙瘩,“啪啪”两下,将毒蝎子打死了,吓得玉婉尖叫一声, 同样,另一个枕套里也有两只,都被张二宝打死了。

此时,张二宝再不明白谁做的,那他就是傻子了,那天厨房失火,看来也是嫂子故意放的,她肯定知道了金碗的存在,想害死她们独吞金碗,以后需要多加提防。

婚后,玉婉把小日子打理地井井有条,张二宝去镖局的日子,她就在家里陪着婆婆干农活,有不会做的,就虚心向婆婆请教。

玉婉是一个生活特别有情调的女子,在院子的篱笆周围栽满了花,都是平时在山脚下挖来的,引得村民们都驻足观看。

没过多久,玉婉就怀孕了,嫂子王玉梅也马上要临产了,张氏非常高兴,因为马上就要有两个大孙子了。

这一天,张氏正在田里做农活,玉婉慌慌张张地来到田里大喊:“娘,快点儿回家,大哥出事了。”

张氏赶紧和玉婉去了张大宝家,一进门,就听见王玉梅撕心裂肺的哭声,再一看,张大宝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身体已经冰凉。

原来,这张大宝嫌做木匠挣得钱少,前些日子,和村里的邻居作伴儿,去帮别人淘金,干着干着就起了私心,将一小丁点金子吞进了肚子里,想借此将金子带出淘金场,结果反而要了自己的性命。

张二宝闻听后,也赶了回来,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把张大宝葬了。

就在刚葬完张大宝的时候,王玉梅的肚子疼的不得了,应该是悲伤过度,动了胎气。

张二宝又赶紧请来产婆,可是产妇胎位不正,折腾了两个小时都没有生下来,大人已经筋疲力尽,产婆只得不断地帮她调整胎位,王玉梅用尽了最后一口气,终于生下了孩子,可是自己没来得及看孩子一眼,就离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氏差点哭瞎了眼睛,幸亏有张二宝和玉婉在身边,要不然,她这条命也搭上了,张氏给孩子起名为张正,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像他爹娘一样,只顾贪图利益。

转眼三年过去,张正是被玉婉带大的,玉婉生的儿子也已经两岁了,这几年,玉婉和张二宝对待张正像亲生的一样,对他的百般疼爱,胜过于自己的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氏的眼睛越来越不好,看东西都有些模糊不清了。

这一天,她把张二宝和玉婉叫到面前,从柜里拿出一个包袱,然后打开,玉婉一看,是一个上着锁的铁盒子。

突然,玉婉的眼光停留在了那把小锁上,她赶紧抱起铁盒子打量一番,忽而又放下,一转身回了自己的屋里,只见她打开箱子,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

她拿着木盒来到婆婆面前,从木盒里取出一把金色的小钥匙,插入了那铁盒上的小锁中,“啪”的一声,锁被打开了,玉婉打开铁盒,一只精致的小金碗出现在她们面前。

张氏和二宝被惊的不知所措,“玉婉,你……钥匙……”张二宝说话都变得语无伦次。

“娘,二宝,事到如今,我就不瞒你们了,你们听我说。”玉婉说道。

原来,这玉婉本是王府的格格,原名爱心觉罗玉婉,这金碗是当年宫中太后所赐,王爷命人给锁了起来,准备将来给格格当嫁妆,不成想,一天夜里,金碗被盗,最终也没有抓到那个盗贼。

再后来,大清朝灭亡,府上值钱的东西,都被下人抢走了,没过两年,老王爷和福晋也走了,只留下玉婉一人,没有办法,才跟着难民一起闯关东来到这里。

母子二人知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不可思议。

“看来这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我将这金碗交给你们,也算是物归原主吧!”王氏说完,就带着孙子出去晒太阳了。

一年之后,玉婉在村里办了一个学堂,每天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张二宝也成了镖局二当家的,平时镖局不忙的时候,他就回家陪陪孩子,教孩子们练习武术,强身健体,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