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广义》连载四|宗圣曾参(一)
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原话,曾子只是将其忠实地记录下来;“传”文部分是曾子解释“经”文的话,为曾子所说并由曾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自《大学》成篇以来,曾子一直被认为是其作者,至少被认为是其主要作者。曾子(前505~前435年),姓曾(zēng),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生于鲁国东鲁(今山东省平邑县),后移居鲁国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等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除《大学》一书外,儒家另一部重要经典《孝经》亦归为其名下。曾子为先秦儒门五圣之一,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另四圣为:孔子“至圣”、颜回“复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曾参之父名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生卒年月不详,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曾点对子女教育之严堪称第一。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愤愤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参曰:“参罪大矣!”——孔子说:“如果父母不是很严重的责打,做子女的承受即可。如果此时父母处于盛怒之下,出手难免过重,这样很可能将子女打伤残,待父母气消之时,必然后悔莫及。你这不是孝,而是陷父于不义之中。”(曾点那时已处于盛怒之下,而曾参并没有溜走,任其责打直至休克为止。)曾参听到孔子这一番教导后说:“(我以为任由父母责打就是所谓的孝啊!)看来是我理解错了。”据《论语·先进》载,曾点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旁谈论各自的志趣,当孔子问曾点:“点,尔何如?”曾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问:“曾点,你的人生志趣是怎样的呢?”正在弹瑟且近尾声的曾点“铿”的一声将瑟放下,站起来答道:“我和他们三位所言志趣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点道:“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再一路唱着小曲走回来。”孔子听后喟然长叹一声说:“我的志趣与曾点不谋而合呀!”)鲁国大夫季武子(春秋时鲁国正卿,若今日之国家总理)去世了,曾点前去吊唁,“倚其门而歌”,故被称为“鲁之狂士”。但其狂狷之状受到了孟子的赞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被称为“狂狷之士”的,他除了于人生中积极进取之外,还要有足够的智慧与德行,明白何事当为,何事不当为。有这样一位狂狷之士的父亲才能调教出如此出色的儿子。曾点教子,一直以来被作为教子有方之典范,与“孟母三迁”的故事一样,被后人所传诵。曾子小孔子四十六岁。孔子去世后,曾参始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曾子终生汲汲于讲授孔子思想,并身体力行之,对先秦儒家学说有颇多丰富与创造。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史称“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其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其于儒家思想史上以及中国思想史上崇高的学术地位,在唐、宋以后才为一些人所逐步承认。唐玄宗时追封其为“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国公”,元代的至顺元年时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代世宗时改称为“宗圣”。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