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连日来,全国多地血库告急。现阶段,奥密克戎第一波感染高峰和寒潮降温来势汹汹,多地血液库存遭遇献血淡季与疫情的双重冲击。受此影响,街头无偿献血人数急剧下降,团体献血活动几乎停滞,多地血液库存跌破最低库存警戒线。部分地区情况更甚,危及孕产妇、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生命需要血液,爱心呼唤奉献。缓解“血荒”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献血,越来越多的人无偿献血、甚至二次献血、返乡大学生就地献血,只有这样血液来源的稳定性才会增强。漫漫寒冬,随着一封封献血倡议书发出,人们迫切需要一场爱心接力。
在特殊时期,献血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一些网友不知道自己新冠转好后能否献血、献血后免疫力是否会降低、献血是否需要出具健康证明,针对这些问题,官方作出了答复。
12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确了献血者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阳性7天后即可献血。如果是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复6个月后可以献血。多位专家指出,无数学术研究已经表明,献血跟抵抗力没有直接关联。现在许多采血机构已不再查看献血者的核酸阴性证明,献血没什么后顾之忧,只需要人们行动起来。
眼下,血液短缺问题严峻,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积极献血,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配置,这对提高民众的献血积极性也非常重要,小到增加街头的采血流动房车、增设咨询电话,大到分时分点献血、线上线下增设献血渠道等。
具体可参考2020年春天,浙江在疫情期间应对“血荒”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例如,疫情严重地区以线上预约献血为主,确诊零报告的县加大动员团体献血,分批分时段组织安排上门采集。这些举措使得献血活动更有保障,获得网友点赞好评,献血者也更安心,民众的献血积极性自然就提升了。
此外,缓解“血荒”,相关部门责无旁贷,应建立应对“血荒”的紧急机制,在突发情况下,保证孕产妇、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守好“红色生命线”。
无偿献血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这个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未来一段时间,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或许会不减反增,血液供需矛盾会愈发突出,珍贵的生命急切渴求血液救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即将“入九”的寒冬,我们急需一场爱心接力,急需每个人献出一份爱心,捐出一袋热血,凝聚全社会守望相助的力量,为寒冬里病床上亟待救治的患者送去一份希望。
戴好口罩,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去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