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邓小平被调往江西,离开前向汪东兴提出:我要带走一个人

1969年邓小平被调往江西,离开前向汪东兴提出:我要带走一个人

00:00
06:21

1977年7月16日,华国锋主持召开了十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一致通过了恢复邓小平职务和工作的“决议”。彼时已经73岁高龄的邓小平,本着“做点工作”的心态,再一次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后来邓小平在回首自己被错误批判的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道:“很多人都知道我是‘两落两起’,如果算上苏区那次已经是‘三落三起’了。”早在“文革”初期,邓小平就受到了严重冲击,1969年10月,他又被调至江西工作,临行前曾恳求汪东兴带走一个人。

1966年8月1日,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经会议决定并通过了发动“文革”运动的决策。在此之前“文革”已经悄然展开,并出现了十分混乱的局面。

为此刘少奇和邓小平曾在毛泽东的默许下,向各地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意在控制和整顿“文革”乱象,但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这次会议最后居然演变成了“刘、邓批斗大会”。1967年7月19日,在“四人帮”的一手策划下,已经退出中央领导岗位的邓小平,又被“第二次打倒”了。

1969年3月初,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苏联军队非法入侵我国固有领土,并制造了多起严重流血事件。林彪作为当时的“二号人物”,不顾国家安危借题发挥。同年10月17日,林彪作出“紧急指示”,要求陆、海、空三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战备需求,经中央决定要把毛泽东在内的多名党和国家以及军队领导人,从北京紧急疏散到外地。朱德、叶剑英、陈毅、聂荣臻、陈云等人,分别被送到了江西、河北等地,就连重病在身的刘少奇,也被抬上了飞机送往河南开封。

邓小平也在被疏散人员名单之内,他被要求送往江西南昌。后来聂帅回忆这段往事时曾说:“这其实就是林彪的一次阴谋,他是在为夺权做预演。借备战之名把军队中的老同志,一个个的都赶出了北京,实际上就是在扫除障碍。”

周总理早已察觉了林彪的险恶用心,所以才建议毛主席让汪东兴留在北京,毛主席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让汪东兴晚走10天。于是和邓小平谈话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肩头,1969年10月的一天,汪东兴和王良恩敲开了邓小平住所的房门。

汪东兴告知邓小平因战备需要,中央决定将他们夫妇疏散到江西新建县,抵达之后将安排他们去工厂参加劳动改造。邓小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感觉很突然,思索片刻之后表示服从组织安排,但有一个请求希望汪东兴能答应自己。

随后邓小平便向汪东兴提出,想要带继母夏伯根一起去江西,对于邓小平提出的请求,汪东兴当即同意。夏伯根只比邓小平大五岁,父亲去世后邓小平就将她接到身边赡养,待她就像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顺。

1967年,邓小平受到“文革”冲击后,继母夏伯根只能搬出中南海,一人个在外居住。这一次邓小平夫妇要去江西,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返北京,所以为了照顾年迈的继母,邓小平只能向汪东兴提出这个不情之请,幸好汪东兴很爽快的答应了。

夏伯根出身于苦寒之家,十几岁便经历了丧夫之痛,为了养大女儿遭受了很多苦难。1926年,邓小平的母亲因病去世,沉浸于悲痛之中的邓绍昌根本没有续弦的打算。不过当地人都知道邓绍昌是一个品行兼优的人,所以才将善良、本分的夏伯根介绍给他。

两个经历过丧偶之痛的人,相识之后很快便结为夫妇。当时,身为家中长子的邓小平,一直在外地参加革命活动。邓绍昌为了家庭生活常年在外打拼,家中的几个孩子都由继母夏伯根照料,她对孩子们视如己出,孩子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个善良的继母。

1936年,50岁的邓绍昌从重庆返回老家的途中遭遇意外。身为继母的夏伯根并没有因此离开邓家,而是以一己之力将几个孩子拉扯长大。在此期间邓小平从未见到过这位既朴实又善良的继母,直到建国之后才在小舅的介绍下,见到了素未谋面的夏伯根。

自此之后为了报答继母对邓家的恩情,邓小平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位只比自己大五岁的继母一起生活。即使当年被下放至山西时,年过花甲之年的邓小平夫妇,也依然将古稀之年的继母带在身边,或许对邓小平而言,她才是自己最亲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