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善意在邻里之间流动

让善意在邻里之间流动

00:00
03:02

虹口区居民把药挂在需要的居民门上。宏新 图

又见上海市民的互助精神。最近,上海不少社区内,许多居民主动分享家中多余的药品。在微信群里发一句求助,便有人及时送去药品,大家还在群里分享经验、互相鼓劲儿;或是直接在楼道口设立“共享药架”,家中有闲置的药物可以共享,如果发烧咳嗽了则根据需要自取。

眼前的一幕幕似曾相识。今年上半年疫情来势汹汹,同样是上海居民的互帮互助精神和社区自治能力,为城市筑起了最坚实的防线。可见,邻里之间的自发连接,体现出的是上海的温度和人情味,也是城市品格的精神底色。它一直都在,当我们每一次需要它的时候,就会被唤醒、激活。每一段特殊的日子,都是触动它的契机。

如果说此前的疫情防控时期需要的是一般的生活物资,那么当前部分家庭对药品的需求可能更为紧迫。尤其是本来就应该被重点关照的老年人群体,由于手机操作能力的不熟练、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出门又担心被感染,所以想要及时买到药品,并不容易。另外,受制于产能、快递等多重因素,当前药品的流通确实也有不少现实的困难。

也因此,社区内的互助精神更显重要。如果看到身边有急需帮助的邻居,尤其是老年朋友,我们理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伸出援手,多关心关心他们,共渡难关。

此前,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和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已经联合发出倡议,呼吁上海市执业药师和药品经营企业做好服务疏导,尽力满足患者用药需求,把药品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这也是对大家的提醒: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不必恐慌性地买药,更不应该囤药,把药品留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说到大城市,总有人感叹生活节奏太快,每个人都变得“原子化”。但上海市民再一次的挺身而出、自发连接,已经充分诠释了城市“远亲不如近邻”的时代内涵。如果说疫情期间的“抱团”还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构建,那么如今大家在微信群、在楼道口的积极行动足以说明,互助精神已经成为市民们形成自然反应的“肌肉记忆”。

城市很大,有时候也很小。让善意在邻里之间流动,让更多人在冬日里也感受到温暖,我们从来不只是楼道里点头致意的陌生人,而是能够风雨同舟的好朋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