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效孟郊体三首.谢 翱

1025.效孟郊体三首.谢 翱

00:00
01:53
效孟郊体三首.谢 翱

其一

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这一首以漫漫秋夜比喻南宋灭亡后的景象,皎洁的月光将柏树投影在空庭之中,这柏树的影子犹如漂浮在水上的荇藻一般,诗人谢翱独步在空庭中,看到眼前的景象,恍惚在梦中一般,他似乎看到了空庭里有人经过,走近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只有自己独自一人。开头两句化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时正是仲秋时节,诗人谢翱抬头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在头顶上空;平视前方,似乎海色已经变白,黎明马上就要到来,然而这一切都是幻觉,想到此,诗人谢翱感到无比的绝望。现在,南宋王朝已经灭亡,宋恭帝等人被俘北去。但元朝廷依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就像汹涌的波涛一样,继续扫荡着南宋在南方仅存的一点残余力量。

其二

落叶昔日雨,地上仅可数。

今雨落叶处,可数还在树。

不愁绕树飞,愁有空枝垂。

天涯风雨心,杂佩光陆离。

感此毕宇宙,涕零无所之。

寒花飘夕晖,美人啼秋衣。

不染根与发,良药空尔为。

这一首描写亡国之痛,南宋王朝的国势就像这树叶一样,一开始在秋风秋雨中,地上只能见到几片飘落的黄叶;到后来地上的渐渐增多,但树上还有依稀可数的几片,南宋王朝以日见衰微,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南宋王朝还在的话,即使流亡也还有地方,如今就像这光秃秃的树枝一样什么也没有,诗人谢翱能脱身何处呢?这才是他发愁的原因。“不愁绕树飞”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意。
接下来,诗人谢翱认为自己品行高洁,不屈守节,但河山沦落敌手,自己却无计可施,因而感到深深的痛苦。这种痛苦将与宇宙共存,没有穷尽。面对山河沦丧,诗人谢翱就像美人一样,在这仲秋时节只能潸然泪下。但这就像染发一样,只能染白发不能染根部,是不能拯救南宋王朝的,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其三

闺中玻璃盆,贮水看落月。

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

爱此日与月,倾泻入妾怀。

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

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

这一首以闺情抒写对文天祥的怀念,诗人谢翱就像独守空闺的女子一样,想起文天祥已经被俘北上,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痛,他端来一盆水,静静地看着水中,希望文天祥能在水中出现,可是就这样日复一日,却始终不见文天祥的影子。此时,文天祥大约已经渡过淮水和济水,他或许在用两只手捧起水的时候,就会看到自己,这是因为诗人谢翱的泪水已经流进淮水和济水。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诗人谢翱对文天祥的日夜思念之情。

这三首诗格致高古,词意精确,境界凄楚迷离,有孟郊和李贺的风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