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国产纪录电影“爆款”?

如何打造国产纪录电影“爆款”?

00:00
08:38

以“新时代新征程新纪录”为主题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于12月12日—14日在珠海举行。大会举行期间,主办方组织了开闭幕式、电影展映、主题论坛等多场活动,另推出了《中国纪录电影十年报告》。报告显示,十年来中国纪录电影总票房数超过了27亿元,彰显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如何打造国产纪录电影“爆款”,赢得市场与口碑,更是成为与会专家、嘉宾和创作者热烈探讨的话题。

12月10日,动画版《三体》在B站开播。首播当天,作品播放量就冲破一亿大关,近600万人追番,同时创下该平台视频在线观看人数新高,足以见证这一科幻超级IP的人气和号召力。从目前已经上线的剧集内容来看,尽管观众口碑分化较为严重,但动画改编上的创作得失,仍然为《三体》之后的影视化之路,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积累和创作启发。为此,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青年教师、电影学博士曾严彬,应邀撰写了评论文章予以分析。

此外,《永远粲然一朵花——南粤文化出版名家岑桑回顾展》日前在穗揭幕,展览引起各方关注和积极反响。本期文艺评论特刊发相关评论,敬请垂注。

近年来,从聚焦文博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烟火气十足的《人生一串》系列,越来越多的国产纪录片正在走进大众视野,引发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九零后》等作品也乘势而上抢占院线阵地,以破千万元的高票房,展现了纪录电影潜在的巨大市场号召力。

一部纪录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创作者的功力,更不能脱离题材内核与市场的联结。在注重“眼球经济”的融媒体时代,传统纪录片和纪录电影创作者也在谋求转型,力图让这个相对小众的片种打破固有受众群,涌现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而这,也正是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举办的初衷。

情怀与市场的有机“融合”

怎样才能让观众走进电影院为纪录电影买单?这是摆在所有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曾经斩获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的“70后”导演,徐蓓仍然记得最初得知要拍摄《九零后》时的茫然和焦虑。

2018年,她筹拍的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在没有任何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一经播出好评如潮,在豆瓣上获得了9.4分的高分。她随后接到了将这部纪录片改编为纪录电影的任务。

观众到底想看什么样的纪录电影?徐蓓带着这个疑问走进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试图寻找“解题”思路。

随后,她为纪录片中展现的西南联大风云历史,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叙事角度。她将影片定位为一部青春片,片中西南联大学子的状态令人联想起今天的“90后”,创作团队抛弃了原本的全知视角,尝试从学子个体生命的角度展开讲述。

在很多影迷眼里,《九零后》的确带来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观影体验。随着杨振宁、李政道、许渊冲、杨苡、马识途等名家在影片中接连出镜,有影评家认为,这部影片为一个时代留下了殊为珍贵的文化档案。因为有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口碑作为基础,上映三个月,这部影片交出了票房1124万的成绩单。

但是,像徐蓓的《九零后》这样既有情怀又成为市场“爆款”的作品,在国内纪录电影市场上,仍然是少数。

纪录电影难以“破圈”,很大程度上与其宣发模式有关。一般来说,纪录电影宣发投入少、排片少,导致没有口碑的发酵期。此外,受众对于纪录电影认知的提升和消费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时间,因此,创作者更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

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吴飞跃曾提出一个观点,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电影要想拓展市场,创作者就要有“发行前置”的想法,与宣发平台一起提前策划,为影片积蓄人气。在宣传纪录电影《我的诗篇》时,他尝试做了一场云端诗歌朗诵会,由此打开影片的知名度,激活宣传势能。此外,他还转型创办了精准宣发平台“大象点映”,探索出“众筹点映”等模式,可以聚焦热爱纪录电影的受众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纪录电影排片偏少的困境。

在当下,一部纪录电影需要文学、影视、市场运营等不同领域和专业的人才思想融合碰撞,才能更好地推向市场。《掬水月在手》联合制片人徐薇对此深有感触,她原本并非电影人,而是书店相关文化产业运营者,在方所文化投资《掬水月在手》这个项目的契机下,她成功转型成为一名电影制片人,进而将自身的跨界文化资源,转化为影片宣发上的优势。

“现实本身就是最伟大的‘编剧’”

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举行期间,一个热词被与会嘉宾频频提及——“现实关切”。回顾近两年来的纪录电影市场,“热”起来的大多都是现实题材。多位受访人士一致认为,与商业电影竞争,纪录电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题材的现实性与人物故事的震撼心灵,“现实本身就是最伟大的‘编剧’,做纪录电影就是在和最伟大的‘编剧’合作。”

聚焦绝症病人生活的纪录电影《人间世》在今年公映后广受观众好评。不少观众认为,这部“治愈电影”带给人一种“与生活和解”的力量,尤其是影片开头的“离世倒计时”,让观众一下子把情感代入电影中的人物命运里。

在《人间世》制片人陈爽看来,欣赏纪录电影的逻辑,实际上是要与观众形成情感上的广泛联结,从而引导大众去探讨关于生命、社会的话题。他很遗憾片中的主人公没能看到成片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才是真正的导演,用生命最后的时光来导演了这部电影,我们也希望观众能够在主人公的激励下勇敢前行,直面生活。”陈爽说。

创作好的纪录电影,除了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动事件进程和社会进步。《落地生根》导演柴红芳谈道:“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珠海人民和珠海政府的故事。”在云南怒江拍摄期间,她亲眼见证了珠海作为“精准扶贫”援建单位,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云南怒江州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改变命运、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柴红芳也透露,她正在筹拍另一部选题和珠海相关的纪录片《暖风》。

王洪导演的影片《听见光》讲述的是一群视障人士组成盲人歌唱团的故事,该片上映后,中国盲协与福建盲协共同推出“听见光计划”,由专业的基金会、艺术团老师定期举办培训班,为更多的视障人群提供音乐、艺术教育方面的培训机会,让他们在丰富精神生活之余多掌握一门技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负责组织编写的《中国纪录电影十年报告》显示,十年来中国纪录电影靠拢现实诉诸生活,依靠题材优势助力自身稳健发展,同时不断完善自身产业链,以多样类型实现产业进阶。

在国内纪录电影迅速发展、艺术水准不断提升的当下,学者单万里期待,未来华语纪录片和纪录电影工作者,能进一步开拓视野,通过作品反映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他表示:“希望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关注华人生活的纪录作品。希望中国的纪录片和纪录电影能越来越精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