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最近的冲突,有人在撺掇中国打仗了!

借着最近的冲突,有人在撺掇中国打仗了!

00:00
11:52

最近,借着中印边界冲突的热点,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登了一篇带节奏的文章。

文章标题叫做《边境摩擦不断,预示1962年的中印战争可能会重演》,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一句话——

中印很可能会像1962年那样再干起来!

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的感觉?

大国战争嘛,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是说打就打的!

哎,先别急,人也有自己的说法。

作者就说了,为啥会打起来呢,主要是因为,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现在有足够的理由在边境发动一场“军事冒险”!

言下之意,中国有不得不开战的理由!

啥理由呢?

两点,咱们逐个唠唠。

首先,打压印度版的“大国崛起”。

我们知道,1962年那场仗的起因,是尼赫鲁对自身实力太过自信,想靠着打场胜仗,来坐实英国人划的“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侵吞十几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但当时的解放军陆军,堪称地表最强战力啊,对上17国联军都不带怵的,你拿鸡蛋碰石头,能碰得过吗?

所以最后解放军实际只用了15天,就把印军干翻了。

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就睁眼说瞎话了。

他认为,那场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当时印度和尼赫鲁都窜起太快,美苏之外,阿三无敌,所以这才引起中国的“忌惮”,不惜用战争来“羞辱”尼赫鲁。

咱先不论印度啥时候混出息了,让中国忌惮到这程度,以致于不得不举国来打压。

单就作者这描述,中国作为一个欺压邻国的“恶霸”形象,是不是就出来了?

然后按照这个逻辑,今天中国在边境再干印度一顿的理由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在莫迪老仙的带领下,印度再次崛起了!

而且还是中国不喜欢的那种崛起,比如大力发展基建,和中国抢生意;比如大肆渗透西亚、非洲等地,和中国争夺影响力;比如打压中国投资,封禁中国手机应用......

作者认为,面对这么一个“强大”且“强硬”的印度,中国又开始“极度不安”了。

不安怎么办呢?

打呀!

就和1962年一样,忌惮他就干他,用一场对付尼赫鲁那样的压倒性胜利,来“羞辱”莫迪,打击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

注意啊,他说的不是通过战争打击印度,而是打击莫迪这个人儿——打击他的个人威信,打破他的强人形象。

为啥针对莫迪呢?

因为作者认为,印度当前的崛起,主要是得益于莫迪的强大领导力,属于是印度的“指路明灯”,他就是印度的明天、印度的希望——当然,那自然也是整个印度最让中国“忌惮”的东西。

于是,中国当然要掐断这条崛起的故事线了。

反正,最后的目标就是,要把”莫老仙干下去,打断他的改革,封锁印度在全球地缘层面的扩张,让印度重回之前的不死不活状态!

呵呵,有没有看霸总狗血剧的感觉?

你想想看,中国对一个14亿人口的核国家发动一场战争,只是为了让该国领导人没面子下台,因为这个人在一天,中国就难以心安!

和莫迪一比,当年诸葛村夫卧龙出山、三分天下,简直弱爆了好嘛!

那么,作者为啥要把莫迪捧得这么高呢?

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给中国人看的,而是给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者看的!

在莫迪背后,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盘子非常大。

印度媒体都有小报特质,很爱传这些东西,印度老百姓也爱看这些东西,看多了,那能不愤怒吗?

——我小三三这么善良无争,只是因为履行成为超级大国的天选宿命,就被你中国强行按在地上摩擦60年,一再打断我们的“复兴”的希望,你说中国可不可恨?

那既然这么“可恨”,印度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国,能对中国示弱吗?

决不能!

所以啊,在这种腔调下,印度不管谁当家,对华政策都只会越来越强硬。

而中印两个亚洲大国互相敌视、互相消耗,谁最高兴?

而且,他的这套推演逻辑也挺有意思。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因为印度日益崛起,让中国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中国借着一块有争议的领土,用“边缘战争”的方式一再挑衅、百般打压!

眼熟不?

这特么不就是美国借着台湾打压中国的那一套!

主客体一换,就成了中国“强势”“霸凌”的证据!

还要脸不要了?

作者说的第二个理由,那就更扯淡了。

他认为,如果中国要打印度,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为什么呢?

因为俄乌战争爆发后,莫迪和普京暧昧不清,已经伤害到了印美关系。

所以如果中印这个时候发生军事冲突,美国可能不会全心全意支持印度。

反正印度和美国,既不是军事同盟,美国对印度也没有安全承诺,那人美国凭什么给你阿三出头儿?

这就属于睁眼说瞎话了。

美国想打压中国,要的只是一个抓手。

这个抓手既可以是台湾,当然也可以是印度。

如果真是中国动武,美国会不借着这个送到手上的机会,趁机孤立中国?

毕竟,印度对美国最大的战略价值,就是牵制中国,至于买俄罗斯一点石油,那叫事儿吗?

所以你看,这些所谓的智库文章,也就那么回事儿。

观点为视角服务,带节奏歪到他妈都不认识了。

而且每次中印冲突后,类似的文章,都是成片成片地蹦出来。

比如和上面这篇文章前后脚,《国家利益》还挂出了另外一篇文章,叫做《1962年的回声:中印战争如何塑造亚洲》。

这篇文章就更阴险了。

说1962年那次之后,印度被打怕了,将中国视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为了应对“中国威胁”,印度几代人厉兵秣马,又是保持巨额国防开支,又是搞军队改革,又是研发航母、远程导弹甚至核武器,总之就是很认真。

而中国呢,则显得有些“轻佻”。

一来,因为1962年的大胜,对印度产生了强烈的“军事优越感”,甚至有点“自大”的意思,反正就是完全不在乎印度军力的增长;

二来,因为有这种“军事优越感”,所以中国就喜欢在边境“搞事”,反正印度不敢挑起战争嘛,那么偶尔在边境激化冲突,反而可以起到对印度施压的效果。

你看,这就是说胡话了。

别的不说,就说最近几年闹得最激烈的加勒万河谷冲突,谁先越境,大家都心知肚明。

包括前段时间,美印在边境的联合军演,题目就叫做“准备战争”,这又是什么意思?

印度都特么这样挑事儿了,你还在这渲染印度的“弱势”、中国的“咄咄逼人”,这不又是有意带节奏么?

当然了,举例这两篇文章,只是因为黑得比较有代表性。

其实对于中印冲突,西方舆论普遍都是这种拼命拱火的尿性。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为了缓解边境紧张局势,中印举行了多轮军长级会谈。

这本来是平息干戈的好事吧?

但每次会谈的当口,西方媒体总是各种姿势来挑拨关系。

比如冷嘲热讽型的,说中印实力“不对称”,分歧巨大,肯定谈不拢。

比如激将型的,渲染“印度的困境”,蔑视印度“害怕与超级大国对抗”;

比如批评型的,说印度对华政策“混乱”,还不和美国合作,以致于被中国“利用”;

比如PUA型的,说莫迪领导的“脆弱印度”,被夹在中美的“锤子和砧板之间”

......

还有美国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煽风点火。

比如美国的策略,一方面对中国“霸凌”印度表达担忧,塑造中国的“恶邻”形象;另一方面,又对印度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一通猛吹,吹得印度一些飘飘然,甚至将中国维持边境稳定的意愿,解读为“可以利用的软弱”。

......

类似的舆论操控,对印度的民族主义起到的是火上浇油的作用。

你看现在莫迪对中国够强硬了吧,但在印度国内,还总是被人骂“软弱”“退让”。

这种情况下,中印的边境争议,注定会螺旋式上升,让两国关系更加撕裂,甚至走上永久性的地缘战略对抗。

成功将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变成中国不死不休的对头,你说美国人是不是做梦都该笑醒了?

当然了,对于中国来说,有这么一个执拗的邻居,战又战不得,和也和不了,确实很烦人。

那怎么办呢?

当年对印反击战时,毛主席曾说过两句话。

第一句,“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

坦白说,当前的印度对于中国来说,确实只是个次要威胁,没必要过度纠缠。

但如果美印勾连加深,印度在“反华同盟”中的戏份加重,以致于解放军不得不应战,不得不再次打出一个“十年的边境安定”。

那中国也有信心“奉陪到底”。

总之,就是我们不主动挑事儿,但也不怕事儿!

第二句,“中国和印度吵架不过是一件小事。”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不光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场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多方面的综合胜利。

包括请广大亚非拉国家主持公道也好、主动退兵也好,把战争对中国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也给中印之间缓和关系留下了空间。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局上,你印度不是主要矛盾,对印一味强硬,最后只会让中国的敌人受益,犯不着啊!

所以,战略上,就要有把中印争议当“小事”的魄力。

这个思路,放在今天也是这样。

举个例子。

发生边境冲突的2020年,中印贸易总额,从前一年的928亿美元,暴减至770亿美元。

但在2021-2022财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年增长率立马反弹44%,接近1300亿美元。

今年截至11月,中印贸易额已经接近了12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

而且,双边贸易的一个特点:印度对中国高度的进口依赖。

这几年莫迪做了很多改革尝试,但这种依赖的程度,反而逐年剧增。

这说明什么?

说明哪怕在地缘政治逻辑下,中印两国已经打上了对抗的“死结”,但边境问题,只是中印关系中的一个小部分,并不代表全部。

这个时候,处理当前的中印问题,就和当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一样,“寸土不让”的对抗是一条线,综合利用各种政治、外交、经济手段,增强两国的相互依存和关系弹性,让中国能缓出手来处理主要矛盾,也可以是另一条线。

一手软,一手硬,两手并进。

如今,西方杀人不见血的舆论战愈演愈烈,连开战的声音都起来了,可见,西方对于挑唆中印矛盾、用印度牵制中国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中国智慧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51374213

    结尾语太忍晦,直接一点:干他,TMD小日本

  • 哈韩专灭秦470836015

    搞得印度搞得过巴基斯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