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徐渭:分裂的知识分子

96 徐渭:分裂的知识分子

00:00
33:56

96-96 徐渭分裂的知识分子


一、知识点


1.徐渭: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中国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年二十时为诸生,但屡次参加乡试,均不得中。曾担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万历元年(1573年),徐渭获释,此后浪迹京中,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时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抱愤而终,享年七十三岁。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有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的称誉;书法上善行草,兼工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人”,“无之而不奇”;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有诗文集有《徐文长集》《徐文长佚稿》及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传世。今有校点本《徐渭集》。


2.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制度(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


在中国,这种形式起源于秦朝,并在清朝达到顶峰。这种制度通常与君主专制政体相提并论,然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必然联系。另外,也跟地方权力较大的几种政权体制作为对照。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当前中国实行行政管理体制,不是君主专制体制。




3.郎世宁: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1766年),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画家,意大利米兰人。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传教,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郎世宁擅长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风格上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受到皇帝的喜爱,也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其主要作品有《十骏犬图》《百骏图》《乾隆大阅图》《瑞谷图》《花鸟图》《百子图》《聚瑞图》《仙萼长春图册》《心写治平图》(《乾隆帝后妃嫔图卷》)等。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唐伯虎的那样诗书画的这种才子,他也要选择一个可能比较高身份的女子,可是她不是,她是跟一个秋香点,秋香这样的故事可是变成民间的戏曲,流传非常地广。


2、明朝晚民的这个运动,其实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被用比较健康的或正面的力量来看待,所以我今天要提到明末清初这一段艺术史,其实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


3、我们也看到明朝的画家是充满矛盾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分裂的状态,就是唐伯虎,我们会觉得他一方面他其实很想去做官,他是因为做不了官,他最后就醉舞狂歌 50 年就变成一个潇洒的才子。


三、全文逐字稿


大概特别提到就是明代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时期,过去比较简单的方法都把明朝当成一个比较保守,在不管在政治上、在文化上都很保守的一个时期。那可是现在其实很多研究明史的人都会特别觉得那个时代其实它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可能。那最主要是说中国这个长久的这个历史,尤其是它的那个封建的体制,到明代可以说是有点集大成了,所以它在向明太祖的这个废掉宰相制度,然后独揽大权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完全建立起来。




可是我们不要忽略,就是我们上次有点特别在强调明代在民间的文化的创造力特别的丰富,比如说小说、戏曲,我们上次也举到像金瓶梅这样的一本,到今天可能都还变成禁书的一本书,它其实很明显地说明民间有创作的活力。我们说创作活力就是面对一个可能跟正统的道德观很不同的一种对于情欲的描述,这样的文学或艺术的形态其实大量在出现。




我的意思是说到今天我们很可能还不太能够正面去面对像金明妹这个小说为什么在明朝出现这个历史的课题的问题,那因为在这个小说里,我们看到比如说像西门庆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商人,那这个商业的起来其实说明一件很有趣的事。因为如果各位也在修西洋美术时,你就会发现同一个时间西方刚好是文艺复兴,那欧洲的文艺复兴刚好带动这个文艺复兴的就是社会的中产阶级,就是商人阶级,就是我们谈到肥冷翠佛罗伦斯,我们一定要谈到那个经营羊毛业发财的梅迪奇家族,那这个家族是一个商业的文化,那商业的文化它有它的好处,它因为经由自由的贸易,它会特别活泼,他整个在思考上特别的活泼。可它也有它的缺点,它缺点可能是特别容易煽动欲望,因为商业本来就是一个欲望的文化。




今天我们在台湾,我们绝对很了解台湾今天在整个物质欲望的这种要求性是比我童年要高很多的,因为我的童年时候比较农业社会,可是今年商业的社会,它会刺激你想要有更多的欲望,买衣服、吃更好的东西,那包括感官欲望的享乐绝对是有关的,所以商业主义的文化起来,它说明一种新的一个转型。那欧洲经过这个文艺复兴以后,它的商业文化的转型转得非常成功,一直到今天。




其实西方是在自由贸易跟商业文化的基础,可是我们文化当中很特别,因为我们的文化当中始终没有给商人一个比较公平的地位。我想我们过去也提过说我们的社会阶级一直是士农工商,商人一直是最后的。在很多的时代当中,商人不准穿丝的衣服,商人的孩子不准读书,有很多的法律,今天看起来是觉得不可思议的,因为中国社会非常瞧不起商人,而且非常的防范商人利用利益的获得,最后跟政治结合,所以一直切断政治跟商人之间的这个关系。




为什么不等商人的孩子读书?因为读书以后就可以做官了,所以就预防很多的官商勾结,可是其实不见得是一个健康的方法。所以大家有时候读像余秋雨的书,它其实里面也提到中国有非常严重的返乡主义,在它的传统文化当中,那这个部分我们就提到说明代其实它的商业文化已经慢慢在发展。像西门庆这个角色,我们在小说里看到是在山东经营绸缎的这样的一个商人,所以他就开始去放纵他的欲望,然后变成这个整个的情欲描写的这个部分,可是我们也同时知道说,会不会是因为这个社会里面,因为对商人阶级的一种贬义跟排斥,所以商人的文化,他在富有之后,他不知道他的富有财富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是对的。




因为我们举一个例子,跟西门庆同一个时间,佛罗伦斯的这个梅迪奇家族,他们富有了 COC MOS 这个第一代,就像王永庆这样富有了以后,他就开始让很多的画家到他家里来画画,装饰他的墙壁,像波迪蔡丽是在他们家画画的,然后他就开始盖了欧洲第一个公众的收容孤儿的慈善医院。




好,这是中产阶级他做的事情。可是我们看到西门青是把所有的财富拿来变成个人的享乐主义,今天买一个切,明天买一个切,所以你就看到商业的文化起来在欧洲跟中国发展的不同,所以其实那本小说很重要,我们大概可以看到中国的商人阶级一直到今天是不是健康还是一个大问号。可是大问号不能只怪商人,必须可能要探讨。




是说这个文化渊源当中始终没有给一个商业文化一个比较健康的出路。就他将来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样在社会建立起来,比如商人,他爱财之后,他如果爱民,其实是比较健康的。梅蒂奇家族后来很爱民,就是说米格朗基罗也是他们家里面培养的,他们家里面就培养米格朗基罗 15 岁就到他们家领薪,岁他变成梅迪基家族培养的雕刻家,达·芬奇也是他们家养的,所以他开始有一种社会名流的这种,你可以说是虚荣、附庸、风雅,可是没有什么不好,他培养了很多艺术的活动这一方面的东西,那可是西门庆,不是他把所有的财富可能用在一个情欲感官上的一个发泄的这个部分。




所以我提到明朝,我特别希望大家了解到明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它有很多民间的活力已经在酝酿,已经可以值得我们去思考,它下一步要走到一个很西方的近代主义的这条路,可是结果没有,所以大概现在一般比较懂西方的历史的人,尤其是文化史的人都非常关心明朝,就是认为我们第一次失败输掉了,就输在明朝。




其实在明朝以前我们的文化都没有输,各位可以看这个所有李月瑟的这个科技与文明,明朝以前都没有输掉,明朝以后输了,那黄仁玉的历史书里面写到万历多少年讲的就是明朝,就是西方在一个中产阶级、商业阶级起来而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的商业文化刚好受到压抑,而商人也变成社会里面不能够主宰它的主要力量的一群人。




所以我想一直到今天,我们可能还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蛮推荐大家看一下像余秋雨的梳理,他探讨就是这个问题,就是说上海人,他是谈到上海人就是中国的近代商业文化的一个基础,所以这里面有点让我们想到说明代的这个艺术史,它的这个变迁将来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因为我特别要提到,我觉得到了明朝以后,上一次我们在课程里讲,我其实对明朝的什么文人化我都没有太大兴趣,因为我觉得明朝的文人化已经有一点形式化了。我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明朝的文人化让我觉得不舒服,因为基本上明朝的文人已经不像宋元,是真正住在山林里的。




元朝的黄公望、尼战、吴镇都是住在山林当中,而且是不做官的,而且真的是退隐的,隐居的隐士,所以他们标榜一种孤高,一种清高,画着淡漠的山水,所以非常地感人。可是明朝的画家都住在城里头,那个时候的苏州、杭州已经是十里红尘,已经是酒楼歌,是非常繁华的城市。所以在这样的状况里,文人继续画山水画,其实有一点作假,就是他的生活并不是在山林当中。




所以上次我们特别提到说唐伯虎说醉舞狂歌五十年,你听他自己 50 岁生日写的诗,你就知道说他绝不是住在山里的隐士,它其实很多感官享乐的东西,所以唐伯虎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是他追逐情欲,它去点秋香,去跟一个好像在社会阶级上不同的另外一个,一个佣人去谈恋爱。




其实都看到明朝社会里面一种有趣的变迁的东西,就是这个社会是在等待变化了,等待要革命了,可是还不晓得怎么革命啊,就是在其他的时代,一个文人去跟一个丫头这样的去谈恋爱,不会传为佳话的,可是在明朝传为佳话,其实你会觉得里面已经有一点阶级革命,唐伯虎就是一个才子,他不要管这个社会阶层,以古代来讲,唐伯虎的那样诗书画的这种才子,他也要选择一个可能比较高身份的女子,可是她不是,她是跟一个秋香点,秋香这样的故事可是变成民间的戏曲,流传非常地广。




那些地方都说明代其实有一点叛逆,有点叛逆,所以像比较文峥名或者是一些文人画家,我都觉得不是那么活泼,生命力不是那么活泼。反而唐伯虎这一类的人,上次我们提到因为他考试结果被除名那年有人作弊,所以他从此不能做官以后,他的叛逆感才真正发生出来。那我也特别提到,明代我真正喜欢的画家,反而是像徐文长、徐渭,充满叛逆性地去跟那个时代一个很已经很封闭的,很僵化的那个时代去对抗的那样的一个生命形态,那这些东西大家都可以说,明朝一方面它的正统力量强大到一直要压抑人性,可是相反的另外一方面反抗的力量、叛逆的力量就极度出来。




所以我常常会提醒很多朋友说大家注意一下,在 20 世纪快要结尾的时候,明朝是一个重新翻案的时代,我们只要看上次我提到说潘金莲这个角色,最近大概有四五个剧本一直在写潘金莲,而且潘金莲变成主角潘金莲从过去被谩骂的人淫妇转变成为一个第一个革命的女性,就是她为什么不可以追逐她自己的情欲?如果她是一个一直被卖来卖去的女子,他在这个小说里面一直是被卖的,这个人玩完了就把他卖给另外一个男人,所以他就开始用情欲来反抗,而那个东西的大胆我们今天看起来都会吓一跳,他就开始去思考说作为一个女性,她自己到底存在的价值跟意义是什么?她没有能力去对抗这么大的一个男性的一个权力结构的中心,最后她用情欲的反叛去对抗这个部分。




所以这个小说张爱玲一直讲说她认为她的重要性是比红楼梦还要高的,其实一般人看不出来,因为一般人很容易就看到那个性的描写,就不重视她。其实刚刚好说明代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它有很多个人主义东西要出来了,个人的觉醒,个人的反省,然后要去叛逆那个牢固的那个封建形态的这个东西。我一直觉得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明代可能是后来“五四运动”的前锋部队,只是我们看到这个革命拉得很长,它因为中国的那个封建体制的这个力量太大,其实很难去松动它,非常能松动他。




所以我自己一直很喜欢中晚明的东西,尤其晚明的很多的这个,他们有很多在文学上、在戏剧上的一种,对于牢固的那个正统跟主流力量的巨大的这个对抗,去轰、去轰,他可是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就是他基本上对抗那个主流时候力量很微弱,非常的薄弱。可是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一些很个别人性的一些小的事物的这种观察,其实是非常有趣的,非常活泼,非常值得看。




比如说晚明的有一位作家我都很喜欢,就是张代写西湖梦寻,然后他在其实他经历过明朝王了,然后他住在西湖,写西湖梦寻,写他当年怎么样荒唐,怎么玩乐,然后写感官,写享乐,而这些人很好玩。刚才提到的徐渭、徐文长、张岱,他们都曾经写过墓志铭,自己为自己还没有死,就为自己先写好墓志铭,可是那个墓志铭里面几乎全部是把自己感官的这些东西全部暴露出来,我们其他的时代从来没有看到过,因为中国写墓志铭都写得很假的,如何如何,这个人一生什么样子,道德文章如何如何。




可是徐文长跟张代的墓志铭如果你找出来看,你会吓一大跳,因为他们就讲说他们当初什么样子养妾,什么样子宠爱铜,什么他全部血在里面,他对他自己生命当中的这些东西从来没有避讳过,我称他为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因为卢梭写的忏悔录也是同样的。类似的东西在西方得到很大的重视,因为一个知识分子开始很诚实地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例来研究,绝对是启蒙运动的开始。可是明朝晚民的这个运动,其实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被用比较健康的或正面的力量来看待,所以我今天要提到明末清初这一段艺术史,其实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




从大学以后,我大概自己研究的艺术史的主题一直在摸清楚,因为我觉得那个时代很精彩,那种精彩是说因为亡国了,明朝忽然亡国以后的那个时代里面所释放出来的那个创造力特别值得我们去珍惜,也特别值得我们去注意。所以我想我试试看用这样的角度,等一下我们会提到几个画家,然后我们也看到明朝的画家是充满矛盾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分裂的状态,就是唐伯虎,我们会觉得他一方面他其实很想去做官,他是因为做不了官,他最后就醉舞狂歌 50 年就变成一个潇洒的才子。可是你说他是不是就已经叛逆到他就不跟那个主流合作,也没有那么伟大?他有时候还是要去想办法去跟那些做官的人混一混,然后想办法能够往上。就是说我讲分裂是这个原因,就是他其实没有力量完全的背叛,完全背叛的人就是徐文昌,根本就进到监牢去了,那是社会上根本就觉得这个人是不入流的,把他当成是一个败类来看待,唉,他反而自由了,他就当成一个疯子活着,就所有人讲学文长其实是把它当疯子,因为他又自杀,又杀太太,又做监牢,那每次连自杀的方式,他后来都玩得很,很吓人,就拿砖头敲,敲到骨头裂开,然后揉那个骨头给人家听。




我们看到他所有的传记里面讲到的那个徐文长根本就是一个比梵高还要疯狂的一个状况。可是这里面我们看到其实这是可能是我们艺术史里面最早出现了非常独特,有绝对个性的这种自我个性的画家开始出来,只是梵高的时代,梵高没有多久,他们的时代就开始研究梵高的重要性,我们一直没有研究,我们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徐文长都是民间喜爱的人,可是正统文化其实并没有把它列在明四,大家对不对?我们上次讲明四大没有徐文强,没有徐位,可是我自己一直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写中国美术史,我想徐渭会变成我的明代最重要的代表。




因为我觉得那个时代太苦闷了,所以在那个苦闷的时代里面,一个真正想要呐喊的声音,它会变成疯狂的声音,它的叫声会变成别人会认为是一个疯狂的声音。可是我自己在读徐蔚的剧本,看他的书法,看他的绘画的时候,我觉得里面的震撼性非常非常大。那我特别要提到说,因为中国历史太久,它的那个封建跟正统的那个力量太强,所以你要挣脱他的那个苦闷的那个局面,其实非常不容易,所以需要一些很绝对的悲剧性的人物去对抗他,而大部分的人其实是半妥协半创造。比如说等一下我们看到一个人物,上次我们已经提到他,今天我们会从他开始就是沈周,我想谈到明朝的代表性画家。现在看到所有的明朝的艺术史,大概提来提去,最有代表性的一般人还是沈州,还是讲沈州。我的意思说如果你要去参加一个比较正统性的艺术史的考试,人家问你说明朝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谁?我会建议你说你最好写沈州,哈哈,因为大概现在一般人都会问,因为谈到沈州时候大家争议性不大,就说大家认为沈州是最能够代表明朝的一个大师级的一个人物,而当时已经讲出 500 年来一沈州,就像我们今天讲 500 年来一大千一样。可是明朝跟现在讲的 500 年来一整周, 500 年一来一大千。我都觉得讲这个话的人本身就在正统文化当中,就是如果不在正统文化里面,大概不会是大千,也不会是神州。




我举这个例子说他们其实很像,他们做人很规矩,他们永远跟官场关系非常好,你可以看到张大千有多少画是为张群画的,当时的总统府秘书长画的,他的官场关系好得不得了,所以他其实说明了一个明清以来中国文人在生存上的艰难,你说他是因此去攀缘,或者是做什么坏事也没有,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可是他必须用这个方法活着生存下去。




昨天前天报纸上还在讲大千离开四川的时候是一个专机带走的,那什么人可以有这样的特权?什么人可以到巴西去买,那样子巴德园什么人把韩熙仔恹恹途卖回大陆?其实中间我们在讲韩熙仔恹恹途说这张画他带到台湾来,可是周恩来说要这张画他就卖回大陆去,所以他永远跟官场的关系非常好。




那我现在要提到说,大概你会看到文人在明清其实有一点可怜,因为它其实没有生存的空间,它必须在那个官僚体系当中活着,所以它必须变成一个官僚体系,也借它来清,借以清高。所以我记得以前张大千在世的时候,在国军文艺中心看戏,那个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永远是张大千,因为那个位置如果给别人坐,大家会争,他是什么部长,他是什么院长。可是如果是张大千,他没有官位,可是他身份又极高,所以那个位置就让他坐了。我不知道各位了不了解,它是一个官僚文化体系里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所以在这样的状况里,我们看到沈州本身也有一点,这种就是规矩,然后圆融永远没有得罪任何人。可是沈州是不是好话讲?绝对是。我说是为什么?第一个它的传统实在太好,跟张大千一样,画谁像谁好,这是一个好画家的基本功实在太好,你不能够说他不是好画家,始终如一。可第二个创作上如果要有表现自我的时候,表现到什么程度?这个时候我们要打折扣了。就说你表现到什么程度,就是说艺术家,我们说一个艺术家是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生命的情操,跟自己生命的向往的。这个时候沈州跟张大千表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会思考。比如说很多人说,你看张大千画里面那种山高水长这种文人的意境,可是张大千的生命形态,你再去思考一下,再去了解一下,他应该也可以表现更多的东西。




光是他结四次婚这件事,我常常在想,唉,一个画家为什么四次婚姻在绘画里都没有表现?那皮卡索表现了对不对?表现了以后大家骂他说你看皮卡索有四几个两,其实比卡索结两次婚,那有几次恋爱这样子?可是比卡索从来没有烟盖,可是张大清也不一定是烟盖,是说他根本不提,他完全不提,而且最后一任太太是买的徐文坡。所以你会发现这里面很有趣的一个问题,说如果你从生平上去看一个花家的话,他真的还是活在那个社会体制当中,就是说以男性权力结构的那个体制,而这个体制当中他在绘画上根本不表现这个部分,就是他需要连情欲都谈不到,就是甚至像一个物质的需要。




那它我常常跟大家比较说,哎,这两个发展快结束了,你去感觉一下皮卡索在第一段婚姻发生破裂痛苦的时候,他疯狂地在超级市场看到德雷莎,然后就追着那个 17 岁的女孩,然后追的那个女孩害怕说你干什么一直跟着我,皮卡索说我是皮卡索,然后德雷斯卡说皮卡索是谁?因为那个女孩子是完全对文化不知道,也没有上什么艺术欣赏这种课的,她不知道皮卡索是谁,所以比卡斯觉得简直是兴奋的不得了,就是他,他其实在爱一个,好像想去征服一个,可是他是真的恋爱,可是张大千不是,你是可以用钱去买的,你如果要一切的话,在那个权力结构当中,所以我常常在问朋友说,你比较一下哪一个是真正的恋爱,哪一个叫做真正的爱?这个东西如果去买一个东西其实不叫,他只是说婚姻上需要就买了,所以这些部分其实我蛮想跟这样的小众,因为不太愿意在外面的大众谈这个事,就说这两个画展是非常有趣,我自己一直在做笔记,就是你会看到两种文化,因为到明清的时候,中国的文人其实很作假了,可是我不怪他作假,因为那个文化你不作假,你活不下去,你必须向大家遵守的那个规则,你三妻四妾都没有关系,可是这是男人大家默契的规则,你都可以这个样子,可是像张大千那样去那个比高手那样去谈恋爱,反而出问题,反而会出问题。




所以我的意思说这是明朝文化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课题,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个艺术家的这个样的情况,所以沈周的身上你会看到说他也是中规中矩的。可是等一下我给大家看的一张幻灯片,我觉得非常感动,神州到了八十几岁了,他忽然在镜子里看自己,然后觉得活了一生,到底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脸上都是老人斑。然后他在镜子里竟然画了一幅自画像,我非常非常看重这一幅作品,因为中国的画家一直不画慈画像,我觉得是我们的文化堕落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看到西方各位学西洋美术师,记不记得西方什么时候开芝华乡文艺复兴,波迪蔡丽他们就开始画自画像,可是把它画在隐藏的角度的。然后第一个长期画质画像的是德国的画家丟勒,德国人真了不起,就是哲学强的民族。从 23 岁一直画自画像,看在镜子里看自己,然后接下来林布兰特从 23 岁画到 63 岁,画了六十几幅自画像,画到自己整个是一个难看的苍老的老人,从英姿风发画到 63 岁,这是西方弥足珍贵的人性历史,就是自画像历史,然后近代梵高,在割了耳朵以后开始画自画像,画了两年,画了 22 张自画像,那最后一张自画像最近还来过台湾展览过。




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的自画像传统,其实说明它人性历史的一个自我凝视,敢于看自己,敢于检查自己,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和中国的画家长期避开自画像的问题,那这个问题整周面对了,所以这是为什么?我要提到说其实明朝的画家是矛盾的,我们一方面觉得沈州有一部分好妥协哦,活得那么辛苦,那么不敢活出自己。




可是另外一方面,沈州到老的时候还是有检查自己的能力的,这是为什么?我希望大家了解明朝的画家都有两面性,而这两面性其实让我很感动,因为我相信我们在座大部分人其实活出一个两面性,也许我们在学校、在同事当中,在工作的岗位上是一个样子,也许我们自己私下又有一个希望活出的自我,其实这两个东西本来就是矛盾,凡是近代文化,一定面对这个两面性,并不是分裂,也不是不健康。两面性其实是真实的,真正看到自己的两面性以后,才有能力检查自己作为人的真正的意义跟价值,就是说不再说假话了,能够真实了。




好,所以我们会发现整周的这个自画像等一下我放出来,我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上一次我们看到沈州都是临摹宋朝的大师的,永远在仰望宋朝的大师,自己不敢创作的。可是今天的 80 岁的沈周终于看了自己,而且上面还写了一些字批评一下自己,说眼睛太小,颧骨有点太高,好像觉得如果再活一次,不想这样活,也许可以有另外一个活的方法,可这是一个很难得的自画像,历史因为在中国太少,所以我会把这个芝华像放出来给大家看一下,大家也可以因此重新去检查。




明代的这种自画像,传统虽然又中断了,可是它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可是明朝出来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就是一种写真画,跟我们今天写真的意义不太一样。那其实它是一种肖像化的像,明朝有一个有名的画家,等一下我们就看到叫,曾经大家可能听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故宫博园也没有他的画。




那为什么听都没有听过?为什么没有故宫博越?没有他的话?可是为什么现在大陆很多的学者在研究真经,因为真经是什么样的人?他就是在那个路边帮人家画像的那种人,所以文人画根本不会看得起他,也觉得不重要。可是明朝已经开始有画自己的像的习惯了,各位会发现你现在走到故宫博越,你根本看不到人,对不对?都是山水,那是中国伟大的传统。可是你同时也觉得很遗憾,怎么这个民族不会画人?我常常称呼中国的中国一部美术史,是一个人的缺席的历史,因为没有面对过人的问题,那这里面当然也还是会觉得是一个很巨大的遗憾。




可到明朝的时候,我们看到在街头,在这个城市的繁华的这些脑区,开始有画家替人家画像,你给我一点钱,我就帮你画像。那当然大家会比较说,唉,哪一个画得更像?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照片。那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重要,那过去文人画完全不提,所以真经这些画家就自生自灭。




你,你们大家走过圆环,看到圆环,还有一个人在那边拿一张小照片帮你画那个,把它放大,其实就是这种写真管,让南京出现很多这种写真管,所以现在大陆很多学子在民间研究找到这种老的替人家画像的这种部分,所以我讲我想,我相信将来明朝的美术史要再改写,就是真正的重要的画家可能是这批画家,而且很有趣,他们受到外来的西洋的传教士的影响,因为南京当时已经有很多外国人来了,各位已经听过像立马都有这种名字,他们已经到了中国了,在上海跟徐光启立马斗合作翻译了几何原理了,已经开始有了西化运动,那西方人带来了画像的习惯,所以影响到民间,所以最早接受这个观念的其实是民间。




各位知道说中国人过去不太喜欢被人家画像,尤其是身份高的人,特别不喜欢。一直到慈禧太后,你会知道大家要说服他拍那张照片好难好难,因为当时他们很迷信,他们觉得拍一张照片灵魂就会被摄走,摄影吗?摄走了,这样就没有了。所以齐太后刚开始也是不接受这个这样的观念,所以我们会发现人像的历史其实最早是在明泰末年,慢慢在发生了,所以沈州是不是受到这个影响,我们不敢确定。可是这个运动本身应该当成是明朝美术史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来看。所以我觉得大陆在前几年有一个杂志要 1 元多,因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的探讨,觉得非常有价值。那后来台湾的汉生杂志在前几年也开始做了一点这样的研究,就把整个中国写真的画肖像画的这个历史做了一点研究。所以各位也许可以买到那本汉生杂志出的那本书,就可以看一下,它最早最终的就是明朝,然后一直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画像的习惯。




那当然真经我们名字还是知道的,还有很多的画工我们根本连名字都不知道,可是我们会特别珍惜,在文人化运动之外,其实有了另外一个不同的替人家画肖像画的这样的一个社会习惯出来。我们也注意一下,凡是以商业为主的个人主义的这个社会的基础开始建立的时候,人像画一定会兴盛起来。




我不知道各位记不记得我们讲中国美术史,讲前面时候中国在上古时代也是人的缺席,在商周的时代,夏商周的时代,我们的青铜器上很少看到人,都是动物,全部是动物的图腾。我们中国最早开始有人的觉醒是在春秋战国,我们看到春秋战国、楚国,还有一直到后来秦始皇的秦雍这个系列,基本上人开始觉醒了。那这个人的觉醒是因为当时哲学个人的这个意义的价值被探讨。孟子在探讨人之易于禽兽这几息探讨人的问题了。一个社会一定是重视人的价值,艺术家才会去表现人的形貌。希腊的人相很发达,因为希腊的哲学一直在探讨人的价值所在,那如果他不探讨人的价值所在,那个社会里面很少会有人,特别是个别的人像的这个艺术的形态,所以我们在艺术史上,我们反而看到艺术史凡是人像一萌芽,一定说明民间的思想里面对个人存在的意义跟价值开始思考。




所以这里我就会,我们就会呼应到这个金瓶梅里面的潘金莲的意义,李平儿的这些意义,这些被玩弄,这些女性可是这么自觉地想要用情欲去叛逆的这些人其实是最早想要活出自我的一群人,然后形象开始有了造型,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从比较大的这个范围再来看一次明末清初,因为我非常重视这一段时代,我觉得它是中国人性史里面很值得再去好好探讨的一个阶段,当然很辛苦在这个时候进行革命的他,或者掉在那个情欲的那个泥沼当中,或者是有一些很艰苦的文人,像徐文长这样,其实去冲撞这个牢固的铁墙一样的东西,想把这个东西打出一点窗口出来。




所以从沈州到曾经,我们就从自画像到肖像画,我们等一下会做一个系统,我会插进来一个郎世宁的作品,当然跳得快乐一点。照理讲郎世宁我们会在下一次的西洋画,清朝初年的这个西洋画运动里面谈到。可是今天我先把他画的一套东西,这套东西很好玩,现在已经不在台湾,已经流传到美国,在华盛顿的这个美术馆当中,它是一个很长很长的长卷,那长卷一打开,里面全是人,第一个人是乾隆皇帝,后面全部是他的,从皇后到贵妃到妃嫔,就是大概乾隆皇帝有点好玩,就找了一个郎士尼,一个意大利画家说你把我的这一家子全部画进去吧,他就画了一个他,然后后面全部是女的,全部是他的太太,这样的一个手绢好像一个家谱一样的东西。




那当然郎世宁因为他的细化的这个技巧非常好,所以每一个都画得很像,所以我想这样子我们就可以连接到,说的确是受到西方的某些影响,我们对人的相貌的真实性开始注意了。我说人的相貌的真实性大家注意一下,因为即使在宋元的时代还画人,可是那个人只是一个精神的象征,并没有真正人的这个存在的形貌上的真实性的东西。就等一下我们会看到我们为什么重视这些人像,就这些人像有科学上的研究,眼睛的大小,鼻梁的高低,脸的宽窄,胡须的状况,它有一点我们叫写真的原因是它要真实地把这个人的形貌、物理的这个存在的形貌画下来,它不再是宋朝也画了,宋朝画什么柳荫高士,所以那个柳荫高轼长什么样子不重要,它就是一个精神的状态。




可是现在是说我这个肉体的状态能不能被描述一下?我想这样各位不知道了,不了解,因为我们的美术史里面的人一直是一个精神的存在,当然它意境很高。可是到最后我不知道各位会不会有一个意图,说你还是觉得你的肉体存在其实是蛮重要的,你对你自己形貌长得什么样子,你还是很希望能够被拍摄出来的,你去拍一个婚纱摄影,你还是希望它不要只是意境,只是虚幻的一个状态,它还是一个很实际的物理性的一个物质性的存在。




那西方是从希腊开始对人是做很物质性的掌握的,很写实的,可是我们一直比较没有这一方面的一个做法,所以在明朝的时候,这个东西慢慢出来,开始很认真地研究人骨骼肌肉,那也受到西方的解剖学或透视法的影响,去把一个人画到有体积、有量感、有光影,那这光影出来也不容易,因为中国的过去没有光影的概念。你看到历代帝王图坐在那个地方,你不知道光从哪里来。比如说我现在看各位看,我都知道光源,光从哪里来,所以脸上有些地方瘦光,有地方背光,有明亮的地方,有暗的地方光影。




那慈禧太后第一次被一个西方画家画了一张像以后,就勃然大怒,他说我怎么脸上一块黑?因为他完全不接受影子这个东西,所以这里面也看到很有趣的,就是在人性化的观念的革命上,我们要很慢很慢才能够了解到西方的光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东西。所以因为他原来中国的人像画的是一个抽象的人,所以它不存在于时间跟空间当中,你必须存在在时间跟空间当中,你才会有光影的这个变化的东西。所以当然我们这一代已经都接受了西洋画里面对于人像的这个概念,可是在明代的时候,这个东西刚刚在开始起步,所以他非常辛苦地慢慢去把人的这个细步重新这样建立起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_你说啥是啥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自号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吴门画派”创始人,“明四家”之一,江苏长洲人(今苏州)。终身未仕,专事诗文、书画,明代著名画家。

  • _你说啥是啥

    乾隆御用画师郎世宁 所画的《心写治平图卷》

  • 王阿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