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如何理解谢赫“六法”?

42 如何理解谢赫“六法”?

00:00
24:58

42-42 如何理解谢赫六法


一、知识点


1.李后主: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末代君主、诗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李煜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后改封吴王,入住东宫,奉命监国。建隆二年(961年),李璟去世,李煜继位,继续尊宋为正统,奉献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李煜即位以来,广建寺院、普度僧尼,浪费大量资财。在这一时期,外有北宋虎视眈眈,内则财政开支紧张。他虽然实行过某些轻赋宽刑的仁政措施,却不能持之以恒。其推行的货币改革,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负担,使社会矛盾激化。开宝七年(974年),宋军大举征南唐,李煜虽坚持抵抗,仍在开宝八年(975年)兵败投降,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在汴京去世,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作前期大多描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则追怀故国,感叹身世,写出另一境界。语言清新洗练,感染力强,李煜由此被称为“千古词帝”。其词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后人将其词与李璟的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2.谢赫:

谢赫,南朝齐梁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善作风俗画、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早的绘画论著。评价了3世纪至4世纪的重要画家。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3.六法平衡:


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自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


“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气韵,原是魏、晋品藻人物的用词,如“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指的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


画论中出现类似的概念,首先是用以衡量画中人物形象的,后来渐渐扩大到品评人物画之外的作品,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如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张庚《浦山论画》)、“气关笔力,韵关墨彩”(黄宾虹《论画书简》)。这已不是谢赫原意,而是后代艺术家、理论家根据自己的体验、认识对气韵的具体运用和新的发展。气韵与传神在说明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传神一词在顾恺之乃至后人多指人物的面部尤其是眼睛所传达的内在情性,而气韵则更多的指人物的全体尤其姿致谈吐所传达的内在情性,或者说内在情性的外在化。


在谢赫时代,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骨法”最早大约是相学的概念,后来成为人们观察人物身份和特征的语言,在汉、魏很流行。魏、晋的人物品藻,除了“风韵”一类词外,常用的就是“骨”“风骨”一类评语。如“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羲之风骨清举也(《世说新语》)。”“骨”字是一个比喻性的概念,“骨”“骨力”乃借助于比喻来说明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其外在表现等。文学评论上用“骨”字者,如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等,指的是通过语言与结构所表现的刚健有力之美。书论上用“骨”字,如“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阵图》)等, 指的是力量、笔力。绘画评论中出现“骨”始于顾恺之,如评《周本纪》:“重叠弥纶有骨法”;评《汉本纪》:“有天骨而少细美”等。这里的“骨法”、“天骨”诸词,还和人物品藻、相学有较多的联系,指所画人物形象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谢赫使用“骨法”则已转向骨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出。因此他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着笔力、力感(与书论“善笔力者多骨”相似)、结构表现等意思在内。这可以由“用笔骨梗”、“动笔新奇”、“笔迹困弱”、“笔迹超越”诸论述中看出。谢赫之后,骨法成为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这是传统绘画所特有的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必然产生的相应的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绘画民族风格的发展。


“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应物”二字,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庄子·知北游》:“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应物”在这里包涵着人对相应的客观事物所采取的应答、应和、应付和适应的态度。东晋僧肇说“法身无象,应物以形”,是说佛无具体形象,但可以化作任何形象,化作任何相应的身躯。对于画家来说,应物就是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这一点,早于谢赫的画家宗炳就以“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山水序》)”加以说明了。在六法中,象形问题摆在第三位,表明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对象的真实性很重视。但又把它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这表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后代的论者有的贬低形似的意义,有的抬高它的地位,那是后人不同的艺术观念在起作用,在六法论始创时代,它的位置应当说是恰当的。


“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也”,是说着色。赋通敷、授、布。赋彩即施色。随类,解作“随物”。《文心雕龙·物色》:“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这里的“类”作“品类”即“物”讲。汉王 延寿《鲁灵光殿赋》:“随色象类,曲得其情”。随色象类,可以解作色彩与所画的物象相似。随类即随色象类之意,因此同于赋彩。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我们讲说这是临摹的基本功,这是写生的一个训练,这是构图学的学习或者透视法的学习,这个是线条的学习。


2、你看到一个东西以后,你怎么样去用一个色彩去把它表现出来,谁类看到不同的质感,不同的类别去敷彩,去加上色彩出来。


3、就是我觉得这条线条很好,跟那个人觉得那个线条很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因为这里面跟眼力跟经验都有很大的关系。


三、全文逐字稿


好,我们今天继续把那个魏晋的这个艺术史的部分跟大家讲完,因为下次我们大家就要开始讲佛教艺术了,就进入到云刚跟敦煌的介绍。那上次我们主要介绍了一下在魏晋南北朝这一段时期迁到南方的这些氏族,他在美术上的一种非常精致的一种创造力,所以我们大概要有可能修正一点我们过去在历史上的观点,就是中国在南北分治的这个状况里面被抄一直是政治上的阵痛,就是他常常构成了下一个世代里面比较强大的军事或者政治力。




可是南方千万不要忽略,南方一直是文化上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创造者,因为南方我们叫偏安,因为它避开了战争的灾难,所以南方它通常有一个能力去把北方原有的文化高度地精致化,所以我们上次也特别提到南朝这个字,在过去这个字的意思并不好,南朝有一点颓废,有一点萎靡,或者有一点弱的感觉,可是这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那在文化的角度上,南朝就是宋齐梁陈、南宋、南唐都是文化创造力最高的时代,我们看到南宋整个在绘画上的贡献,我们看到这个南唐李后主这样的人物,文学上的成就都非常地高。




所以我想我们从美术史的角度上来,我们并不赞同一个用政治的角度去看待美术史,所以我也特别希望我们能够对这样的问题能够重视。那今天我们集中在一个部分来讨论,就是魏及南北朝,它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在书法,书法上面,那这个书法出现了我们在美术史上大概最重要的一位书法,叫王羲之,那对我们来讲王羲之这个人物简直有一点神话了。我们所说的书盛这样的一个人物,那翩翩他现在留在人世间的作品,基本上又都不是原件,都是魔本,都是唐代的魔本。那在史书里面记载是因为唐太宗太喜欢王羲之的字,所以在彝族当中指定所有的王羲之的字陪葬,所以大概都在昭陵里面,那昭陵现在也没有打开,所以大家都没有办法证明王羲之的真姬到底是什么样子。




所以我们看到都是唐朝人经由所谓的双勾填墨,就是用细线勾出来,双勾以后再填墨的,这样的叫做双勾填墨本,那包括溜到日本去的上乱帖,等一下我们会看到的上乱帖,那这些书法对日本文化发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日本当时唐代留学中国的这些学生僧侣,他们回国以后就把王羲之的字拆解开来,用偏旁的方法制定了日本的所谓的评价名片假名这个系统的东西。所以它已经不只是在我们的美术史里面有影响力,对整个东方的文化里面发生了极大影响力。所以我想我们就可能要谈一下,因为全世界很少有一个民族,它的书法变成艺术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来讨论。那等一下我们就会针对这个问题先谈一下。




那在谈王羲之前,我比较希望我们整理一下上次已经跟各位谈过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说过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第一次在文学跟艺术史上有美学的专门的理论性的作品出现。比如说钟荣的诗品,他会把诗的好坏列成九品来讨论,这是上品,这是中品,这是下品,那在之前我们很少看到一个艺术品囊来被当成一个品类来归类,所以这里面很明显的说明,在偏安的江南这一段时期,由于氏族的文化,他们有了一个真正对艺术专业上的一种欣赏的能力,一种审美的习惯,所以开始有画品,有书品,那品的意思就是他要评定出艺术上的等级,艺术上的优劣这些事情。




因为在汉朝以前,我们觉得艺术的创造没有那么被看重,艺术只是生活里好像可有可无的东西,可在魏晋南北朝的这个南朝系统当中,一个文人身上审美的部分变得很重要,我们上次也讲说,包括容貌的美都非常被讲究了,所以美被当成是一个特殊被歌颂的事情,被重视的事情当成了一个社会里面的某一种习惯,所以我们叫做审美,一种审美的重视跟审美的意义的来临。




所以在这段时间,除了刚才讲说钟荣的食品对文学上的这个美学的讲究以外,那出现了绘画理论,所以我下面跟各位介绍一个绘画理论重要的一个人,叫谢赫。其实谢赫本身也是画家,他也是画家,因为他有创作的经验,所以他也画画,可是他绘画上的名声不大,可能精油创作以后,他领悟了很多绘画上的道理,所以他就留下了一本很重要的书,叫做谢赫六法。那先河六法一直到现在都大量被研究,也翻译成了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字,那里面其实很精简的来讲,它是六种对绘画学习的一个教科书,等于是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讲,等于当时的一种教科书的范本,告诉你学画要经由哪些不同的阶段。所以先河六法很多人在研究它,那先河六法当中有一法有,其中有一项它是六项不同的项目,有一项被讨论的最多,就是气运生动,这一项被讨论了很多。我自己看过的好几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是写论气运生动、论胁和气运生,用气运生动来讨论中国绘画里的这个精神跟它的整个美学宗旨,因为气运生动地谢赫之后变成了中国美术界或者美学界最喜欢弹的一个字,就认为一个话,好或者不好,关键在于它是不是气运生动。




可是各位会觉得气运生动其实很空泛,因为到底什么叫气运生动?因为,嗯,我们说气运,我们说一幅画有没有气运,然后气运是不是生动的,其实很抽象,非常抽象。你面对毕加索的那幅画,你说气运生动其实很难解释。就像有人问齐白石说怎么样断定一幅画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那个线条是好的还是不好?他说好的线条就是活着的线条,那这个讲了等于没有讲,因为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判断哪条线条是活着的线条,这个才是重点。就是我觉得这条线条很好,跟那个人觉得那个线条很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因为这里面跟眼力跟经验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气运生动本身是我觉得六法当中最抽象的,所以我跟一般人的习惯不同,就是说一般人谈六法一定先谈这个,因为他觉得气运生动是六法里最重要的。可是我反而先谈其他五项,因为我觉得其他五项谈完之后,你回过头来,你会发现气韵生动你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嗯,因为其他的无法是比较具体的,非常具体的。我下面就跟各位讲这个其他的五项。




那尤其如果在座有可能在美术教育界的朋友的话,我觉得这无法对我们今天帮助非常大,甚至我觉得我们在美术教育里面今天很缺乏对这样的一个谢赫六法的认知,就是它里面包含了一个现在都还可以用得上的一个美术教科书的一个钢架,一个基本的架构。比如说它里面有一法叫做传移模型。




好,什么叫做传移模型?我想其实大家这个字一看到以后就会想到所谓的临摹。我们现在常常讲临摹,是说不管书法或绘画,有一个你很喜欢的前代大师的作品,你认为非常好,你可以从他的学习里面得到经验,所以我就临摹,把它做得一模一样临摹下来。比如说你们最近如果去故宫看到张大千的展览,张大千有很多仿唐人什么什么作品临摹唐人什么作品?就是画的跟古人的那幅画很像,很接近,用他的笔法,用他的颜色的方法,这叫做膜。可是临跟膜在魏晋南北朝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动作。膜是什么?膜是拿一张纸,一张很薄的纸蒙在一个绘画或者书法上,有点像我们今天设计的那个透明纸,蒙在上面,然后在上面用线去勾,这个叫磨,这个工作叫做磨,所以我们叫做磨本。刚才讲双钩田磨也是。我不知道各位小时候有没有学。比如学书法的时候,你会拿一张纸蒙再比如说颜真清的书法上,然后去勾那个边,这个叫做膜,这个动作叫膜。其实临不一样,临是说我把这个前代大师的作品放在旁边,我一面看一面写,这个叫做临,就是接近他的这样临,所以膜跟磷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动作。膜是比较初级的,就等于小学生磷的时候其实功率已经比较高了,因为经过膜的阶段以后,他对大型的掌握已经准确了,它才有磷的能力。所以那现在我们是把它合在一起临摹,所以魔这个字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入门。




那好,大家了解了魔这个字,又再来了解遗这个字好,遗这个字也非常清楚,就是把传统绘画拿来移到我的绘画里去移动好,不去改变的,不去创造的这样子来做。所以它等于是一个今天我们讲的骨化临摹的一个工作,一种训练。比如说毕加索在 16 岁的时候,曾经跑到马德里的这个皇家的这个博物馆去临摹前代 300 年前的大师维拉斯奎斯的一张作品,临摹得一模一样,这个叫做临摹,就是一个学习艺术家创造之前的学习的过程。可是你不能说这幅作品是自己的,那是别人的作品,我为了学习他的技法,我做的临门工作,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最入门的一法,就是说从传译摹写开始,那现在一般的学习美术的人大概都有临摹古画的习惯,临摹古画的这样一个习惯,所以传音摹写等于是第一个对美术教育学习的练习。




好,接下来就出现了另外一法,我们就看到硬物象形,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感觉硬物象形跟传译模型很大的不同,是硬物象形本身是面对着一个物,好比如说我的面前有一个鸟,然后我去向它的形,我去画它应物象形,它其实是写生的观念好,从临摹到写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我不知道各位能不能分辨这件事情,就是我们今天如果拿一张古画我来临摹,那这个画家已经帮我把他看到的东西整理成一个画,我画下来,所以我不能说这是我的创作。可是如果我今天看到一只鸟在我的面前,我去看这个鸟,然后我自己去想办法把这个鸟画下来,所有的构图、设色彩都是我自己想办法去把这个东西来做下来的东西,它是不同的。




噢,各位能够分这样分出来吗?就说好,我面前我拿一张古画,里面画了一个侍女,那我来学习张大千画的女人,我就画下来,跟我真正面对一个模特,我去写生,它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写生非常难,因为你自己要观察光线、观察色彩、观察线条,把它构架出来。所以到硬物象形的时候已经有写生,已经有创造的意义,就创造的部分,临摹这个部分完全还是学生的作业,还是作业的东西。那到了硬物象形的时候就有写生的工作。




我们现在训练美术的年轻人,我们大概也就说第一个哈,你临摹古画,大一的时候进来有古典油画技法,你临摹一些林布兰特或者是古代的这些作品。那接下来,好,我们就直接找模特在面前,你去画模特,这个叫硬物象形,所以大概到大二、大三其才会有这个能力,写生的这个能力之前他大部分还是临摹的这个工作好,所以我们看到其实六法当中他很注意的去把艺术教育的科目定出来。比如说我们再看一个。好,其实我觉得硬物象形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你一旦开始写生了以后,你就开始有怎么样去构图的问题。硬物象形之后就有经营位置好,什么叫经营位置?我现在如果在,比如说这一张是一个画布,现在黑板是一个画布,然后我请各位站到这边来看你看到的东西,然后请你在这里画一幅画,那你看到东西很多,冷气机中音响上面的屋顶,然后各位坐在这里,你要怎么样去把这些人组织在我的画面上?其实是一个构图的能力,所以经营位置是说我怎么样把第一排到最后一排的这个空间放到这一张画布上,放到合理,其实就像我们今天讲的构图学,在美术系他要学的构图的概念,我怎么样在这幅画里面去构图这样的一个方法,所以这等于又是一个不同的类别,叫做经营位置。




好,还有一个部分可能各位对这个名称比较不容易了解,古法用笔,那这个跟中国的绘画比较有关,就是什么叫做古法?据说这个名称来自最早是中国的看相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看到那种街上帮家算命的那种点痣,什么那种,它是用线条勾出来的一个脸,像那个叫做古法,那他用纯粹用线条去勾出人的五官,因为我们注意一下,上次各位看到顾凯子的女死贞对不对?洛神赋全部是人物化,中国当时山水画还没有发达,就是人物画,那人物画怎么样?把一个人物的身体画比例什么都画对,这叫做古法,就是说一个人的一个相貌的形象的掌握叫做古法。




那什么叫做用笔?其实是线条,因为当时的画大部分都用线条来勾轮廓,所以上次我们看到女史针或者洛神赋,他都是用线条勾的。我们特别提到顾凯茨的线条叫做春蚕吐丝。好,所以春蚕抽丝基本上在想线条的美,你用这个字来形容,说反谷的话,春蚕抽丝就不对了,因为它简直是火焰在冒,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春蚕抽丝是一根细线,完全在讲线条,所以这是中国画的特色,因为中国画是以线条构成的线条,所以等一下也会看到。




为什么绘画跟书法有这么大的关系?因为书法是线条的素描,等于是一个基本功的练习,所以画家不可能书法不好,因为他线条要在这里锻炼,他写字是为了锻炼他将来画画的这个线的掌握,所以用笔这个笔本身是一个线条的意义,这个字我想只有在东方的艺术里是不重要的,因为西方比较不是讲究这个笔的这个部分,所以它在整个的这个泄和六法里面就列出了传移、膜、邪、硬物、象形、经营位置,无法用笔。




我们讲说这是临摹的基本功,这是写生的一个训练,这是构图学的学习或者透视法的学习,这个是线条的学习。当然我们看到绘画里一定有一个东西就是色彩的问题,色彩的学习,垂类复彩,那等于是我们今天在美术系开的一个色彩学的一个课,就说你看到一个东西以后,你怎么样去用一个色彩去把它表现出来,谁类看到不同的质感,不同的类别去敷彩,去加上色彩出来。




好,所以我们看到其实这个五项当中,今天的美术系还在用,就是临摹的课程、写生的课程、构图学的课程、线条训练的课程,色彩学的课程,几乎还是要这样,所以今天的画家的训练还是要经过这些项目,所以如果这样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这 5 项都非常的具体,它是一个具体的技巧的练习,它是一个具体的技巧的练习,我们美术系每一年招 30 个人进来 3 个人, 30 个人都用一样的技巧训练,可是你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有一个人画的特别好,那个部分只好叫做气运生动,其实是一个最后你没有办法讲的,因为我们每一年训练都一样, 30 个人一样的训练。




可是有一个东西很奇怪,它是属于他性情上的东西,属于他对生命的感觉的那个东西你教不出来的。你可以教色彩学,告诉什么叫冷色,什么叫暖色,什么叫做线,你可以教线条,你可以告诉他构图学的规则。可最后那个学生能不能画一张感动人的画,有一部分来自于他自己生命里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气运生动。所以我一直觉得气运生动其实反而是切合六法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可是它是最不可教的部分。嗯,我们今天在大学里还是不能教那个部分。我也教,可是我教的方法不是在课堂里,可能带他去爬山,可能鼓励他去听一个音乐,鼓励他离开技巧去感觉生命,甚至鼓励他。有时候学生实在用功的不得了,每天在那边画。




最后说我说你可不要再画画,你去谈谈恋爱,这样,那他就听不懂我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你没有感觉,因为他这东西一直在弄技巧,你没有感觉,那如果你要画一个感情的东西,你自己感情的东西没有经验,他绝对出不来的。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艺术家的辛苦,创作的辛苦,是他必须做画家学技巧,他必须同时是完整的人,他是丰富的人。




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反谷的话,为什么感动我们?他的技巧其实并不好,他其实是人的部分太丰富了,他整个生命在燃烧的状况,所以那个东西就是气运生动,气运生动,所以很多人在研究气运生动,可是我又觉得气运生动没有办法研究。气运生动是你从生命里面带出来的东西,它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敏感,有一部分是后天里面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关心,所以你常常会看到后来进到大学里面 30 个人,你会发现那个一直在关心画的最后可能不如那个关心人的。你看到一个学生,每次人家在那边努力的画画,努力的准备细载,他就去帮同学做这个,帮那个人做那个东西,然后有一个同学失恋,他就在那边陪他哭,这样,唉,这个人如果到最后画画,他会很感人,因为他有一个人的关心在里面,那个东西很难解释。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教育当中,最后又不敢鼓励这个东西,还是鼓励说你们多画画,多把技巧弄好。可我的意思就是气运生动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它是人的生命的一个性情的东西,其实是一种物。那悟这个字根本就是一个你个人心灵上的感受。所以在教育里面最难的是这个东西。有的时候觉得教育里面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你会觉得一直讲的东西其实不如那个感受到的东西。可是在现代的教育里面越来越难,因为太多的考试,太多的分数的限制你,你很难鼓励一个学生说你敢不敢在生命里面有更多的留白,更多的自我的面对,那个对孤独的感受这些东西,那个是完成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我觉得气运生动。




其实相对于这 5 项,一个是技巧的练习,一个是心灵的练习,它是一个心灵的课,那心灵的课是最难教的。大部分我们的训练,我自己的感觉都是带学生到大自然里面,他自己会去感受,他自己会去。




我做过类似的练习,就比如在东海,我会鼓励学生说,嗯,今天不要画画,你们到对面荣总去走一走,就感觉一下生老病死,你走到医院里面,他就是,那你在学校里面你画的是石膏像,石膏像是一个训练你技巧的一个东西,可是石膏像是没有生命的,可是你到了溶种以后,你会怎么样去看到那个生命在每一个病房里的生命的感觉?那有的学生就很老实,反正老师一讲他就拿着笔记本就去了,就看到病人他就画这样,那有些人就回来跟我说,老师我画不下去,因为我看到那个人很痛苦,我没有办法画下去,我就跟他聊天,那我说好,各位知不知道其实第二个可能是真正的气运生动的东西,就是他真正在面对他生命里的感觉,所以有些学生很好玩,然后还会跑去找生,哪一个人病比较严重,去化量,我就觉得很奇怪,因为那里面在考现人的感觉,对人有没有感觉?有时候你会觉得怎么画石膏像会画到呆到这样子,他因为他只关心他的画了,他没有关心到那个时刻你画不下去,有一个时刻你是画不下去,因为他是人,所以在这里面其实艺术的创造有一个非常矛盾的东西,就是人跟技巧之间怎么去平衡,所以我觉得西河六法非常了不起。




就在这么早的年代,他对艺术家的界定,他有五个技巧来作为基础,而且是一层一层深入的,先学临摹,然后慢慢学写生,学构图学线条学色彩。可是他有一个东西,他在这边讨论,说这些东西并不代表你将来会变大。画家毕加索的巴勒塞隆那艺术学院,跟他一起毕业的人已经上千上万,可是都变成作业而已,没有人出来过。那毕加索出来,那有一部分其实他人的东西丰富,他人的部分丰富,它不只是一个技巧好的一个人。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技巧的部分,艺术的技巧的部分在教科书里面占了五个部分,可是心灵的部分只要一项,它就可以平衡这个部分。




我们看到历史上有技巧非常好,而没有心灵最后出不来的人,就是我们讲的将技巧是一种像,可是有技巧完全不好,完全靠心灵的丰富出来的画家像凡古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因为凡古根本没有学过画,他完全只是因为心里面燃烧东西太多,他就爆发了,全部爆发出来。所以在这里面当毕加索是两个最平衡的,因为它是学院技巧好的不得了,最后心灵又丰富的人那是少有的,少有大部分这两个东西有时候不平衡,不平衡。可是在这样的一个状况里,我特别推荐说谢和六法这样一套在魏晋时期设定出来的一个教科书,其实对整个的中国美术此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这个影响有好有坏,因为后来大家太重视气运生动了,我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宋朝的时候,因为文人化起来了,文人化最不喜欢的一个字就是将啊,苏东坡这些人他最不喜欢就是将,所以苏东坡不会画画,可是他说,我画的东西都比你们将还好,因为他的意思说,画画画到那么呆板,还画下画干什么?就每天坐在那卖那种技巧了,所以苏东坡很随意的可以画竹子,很随意的去画一个东西,然后别人说你,你不会画画,你画的都不像。




他说绘画以形似建,与儿童林那画的很像,那是给小孩看的东西,那文人化开始讲究的东西,其实是气运生动好,这个时候他以文人的心灵对抗了工匠的技巧性的东西,所以文人化起来。可是也很遗憾,就是说他越来越不重视这五项,所以我还是觉得这五项的跟这个气运声道的平衡,就六法平衡是最好的时代。所以谢赫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念很重要。可是我们当然知道提出这样的观念的人未必一定是好的创作者。




谢赫本身绘画上一点名都没有,就他知道理论这是应该这样,可他还是不见得创作上可以出来,因为创作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非常微妙,我们实在很难知道怎样去培养一个好的创作者,因为他又需要技巧,他需要又需要生命伤,某一种豁达的东西,某一种对生命本质的那种关心的东西。




可是我还是很希望把谢赫六法介绍给各位,因为大家就了解到当时的绘画理论、美学或者绘画教育的这个系统已经被规范到非常完整。那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主管美术教育的人,国家级的这些部长、市长都应该了解一下协和六法里面这一套东西,它其实到今天应该都可以用,都还是一个训练孩子怎么样进入美术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怎么样子去临摹东西,怎么去写生?怎么样去训练什么?训练什么?所以这一套的规范我觉得我相信是全世界最早的一个美术教育的系统,完整的系统,非常精彩的一个一套东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孤独白马

    这一节让我陷入沉思。。。。

  • 听友48158785

    这个有没有配套的书呢? 不对照图看,真是听了个寂寞。

  • janey珍

    这个就跟大学教授教不出一个文学家小说家出来,是一个道理。小说家不是教出来的。

  • 听友48158785

    实在喜欢蒋勋老师的音色和观点啊,能不能把对应的图片上传呢

  • 听友48158785

    本来在喜马拉雅应用软件有的,至少还有文字,在这里既没有文字也没有图片。 为此又买了蒋勋老师的《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两本书,也不太对应。

  • 听友48158785

    这样的话,这个音频真是很很尬。如果不是蒋勋老师的音色很美,讲的声情并茂,对于艺术从业者之外的听众来说,真的不知所以。